儒家思想里的“忠君”含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1 03: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5:24
孔子讲君臣关系时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也就是,君对臣要尊重,要礼数周到;臣对君呢,要忠诚。这君臣关系,是相互的,是有条件的。
如果君对臣无礼呢?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意思是,我用我的道来侍奉君王,如果他不听,我就停止。又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意思是,我的主张在这里行不通了,我就辞职了,不干了,或者乘船漂泊到海外去了。君君臣臣,如果君像个君,臣就像个臣。如果君不像君,那就对不起,臣也不做臣了。
孟子的态度比孔子还刚,就是你对我不好,我对你更不好。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的意思是说,你把我当你的手足一样爱护,我就把你当腹心一样忠诚;你把我当犬马一样使唤,我就把你当国人对待,国人就是路人、陌生人、不相干的人;而如果你把我当土芥,都不当人看,那我就把你当敌寇,你就是仇人了。
大家都知道孟子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按照重要性排序,第一是百姓,第二是国家,第三是国君。孟子还讲过一段什么时候可以换掉国君的故事。
齐宣王问孟子为卿之道,大概是想给卿定一个“岗位职责”,好让大家遵守。
孟子说:“大王问哪种卿呢?”
齐宣王说:“卿还有什么不同吗?”
孟子说:“不同啊,有两种卿,一种是与国君同姓同宗族的贵戚之卿,一种是从士大夫异姓中选拔出来的异姓之卿。”
齐宣王说:“那您先说说贵戚之卿吧!”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意思是,国君若有重大错误,他便加以劝谏,若反复劝谏还不听,就把他换掉。
齐宣王勃然变色,又继续问:“那请问异姓之卿如何呢?”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异姓之卿,没有宗族同姓那么大责任,当然也没有那么大权力。如果国君有过,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谏,国君不听,那他不能贪恋权位利禄,自己挂印而去罢了。
所以,大臣的职责,就是匡正君王,最大的责任是进谏,所以历代也以能纳谏为君王最大美德,儒家不存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
齐宣王又问了:“商汤流放了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这是以下犯上、以臣弑君啊!这怎么算呢?”
孟子的回答很精彩了,他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意思就是,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残贼之人,叫做一夫,众叛亲离,就他一个人,*民贼。杀掉纣王,不过是诛杀一个*民贼罢了,不存在什么弑君的事。这就是“*民贼”这个词的由来。
所以,我们看到在孔孟的那个时代,春秋战国,中国还没成为大一统的集权国家,君臣关系是比较松散的,不可能出现集权的思想。有了秦朝的大一统以后,董仲舒才提出一套“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理论。
但是后来历史的发展,就变成了国君的地位越来越高,臣子的地位越来越低,演变出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可事实上,早就有学者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翻遍儒家十三经,也找不到这句话。相反,史料可证的、在先秦时期就提出臣要绝对效忠君主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