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7 00: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8:39
垃圾分类应坚持的原则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分而用之:
目的: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分类就是要提高物质利用比例,减少焚烧、填埋处理量。
如果没有后续利用能力,分类便失去意义。
2、因地制宜:
各地、各区、各社、各小区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回收利用废弃物的能力、居民来源、生活习惯、经济与心理承担能力等各部相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向公众提供便捷适用的软、硬件设施,起到便民、引导公众正确分类的作用。
3、自觉自治:
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
4、减排补贴,超排惩罚:
制定单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标准,低于这一排放量标准的给予补贴。超过这一排放量标准的则予以惩罚。减排越多补贴越多,超排越多惩罚越重,以此提高单位和居民实行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的积极性。
5。*服务,注重绩效:
在居民还没有自愿和自觉行动而居委和*的资源又不足时,推动分类排放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企业介入。
另外生活垃圾分类要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
法律依据:
《**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切实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根据党*、*有关工作部署,特制定以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