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不忧”的“仁”的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6 23: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7:56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感到迷惑,有仁爱的人不会感到忧虑,有勇气的人不会感到恐惧。”
宋朝学子的解释:“明足于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于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
聪明足于分得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所以在做选择或做决定时,不会感到迷惑。 明智,理性足于胜过私欲,没有私欲就更不会得罪别人,所以就不忧。 因为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是符合道义的,底气就足,所以就不会感到害怕。
这是学习的顺序。
也就是说:当学习的知识到了一定量时,自己的智慧足于让自己选择对的东西;自己的理性足于让自己能控制自己的私欲;在前二个前提下,自己表现出来的勇气就符合道义,所以就正气足,不会感到恐惧。 我对“仁者不忧”的解释是:
因为具有仁爱之心,能向人表达自己的善良,诚意,而不是怨恨,嫉妒,这样就在自己的周围环境中有了一种融洽的,理性的,对自己是善意的氛围,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不会觉得忧虑。 这也是做人的三个方向:智慧,理性,勇敢。 这点和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表述的国家统治者的品质是一样的。
也是苏格拉底一生所努力的并且几乎完美做到的。(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哲学”之父)。
只不过孔子希望:自天子以至于庶民经过教育都能做到。
而苏格拉底知道只有国家中的某一部分人经过训练才能达到这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