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启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8 15: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0:11
据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里的阐述,中国哲学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它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有关社会,也有关宇宙,最终实现两者的统一。
儒家更倾向于“入世”的哲学。设定的目标是“仁义”。所谓“仁”,不过忠恕之道。方*是推己及人。“己所立而立人,己所达而达人”是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恕”。所谓“义”,在于“知命”,即“无所为而为”,承认外在世界的必然性,掌握自己的主动性,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在乎结果成败。从而达到“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不惧”的最终境界。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如此言,也是如此行的。他“十五志于学道,三十知礼而立,四十知者不惑”致力于道德价值的追求。五十知天命,之后追求超道德价值,也就是精神境界,最终七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于孟子而言,则是“万物皆备于我”。
相比之下,道家更倾向于“出世”的哲学。道家的准则是”无为”,它强调“知常”,也就是遵循天道、自然规律而为。贯穿其代表人物老子《道德经》最重要的一条规律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物极必反”。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少则得,多则惑”,”弱之胜强,柔之克刚”,“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根据自然规律,来指导个人言行,叫做“袭明”,教导人们要“知足、知止”,不要走极端。最终达到“大智若愚”,“无知之知”的境界。达到这个境界的人也就是圣人了,他们忘记了所有的知识,也就是事物之间的区别,万物都是宇宙的一部分,自己也不过是一粒尘埃,所以无生无死,无好无恶。”也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境界。
其实儒道两家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比如孔子提出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与老子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如出一辙。发展到后来,有了“新儒家”、“新道家”做的就是“合二为一”的工作。比如宋代的新儒家代表人物王阳明的一首诗里写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到这个阶段,哲学之道,或者说“内圣外王”,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皆是修行。即,每个人只要不断朝着正确的方向修行,就有成为圣人,追求至高精神境界的潜能。
正如孔子所说“性相近,习相远也”。真正把人区分开来的是他们的“习惯”,也就是他们每时每刻,此时此刻所在做的事情。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下了什么习惯,那么就会收获什么结果。在我看来,做重要的习惯或者准则有:克己、恕人、慎独、自律、自知、勤奋等等。
哲学让我们更了解自己、更了解世界、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活,去向何处。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