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8 10:05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1-08 14:27
1、在古代,对于兄弟的雅称有令兄、家兄、昆玉、昆仲,古时候家中兄弟众多,所以有着伯、仲、叔、季之分。
2、一般来说,最小的兄弟称为幼或者少,伯、仲、叔、季分别指的是家中的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
3、伯也就是兄弟中的老大,多是家里把持家政的,尤其是在礼乐制度严格的古代,权威性极高。
4、在我国古代,礼乐制度较为严格,对于宗法礼制、尊卑长幼有着严格的要求,称呼可以反应等级、地位、声望等方面。
5、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较为特殊的属于自己的称呼系统。
6、比如说对于老师,我们可以称呼为:师傅、夫子、师长、外傅、博士、教授、讲师、先生等等。
7、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是对对方儿子的雅称,千金、玉女、令爱等是对对方女儿的雅称。
8、除此之外,女孩7岁称髫年,10岁以下称黄口,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03:23
古代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或以数字为排行等。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另外,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等。
汉代称兄,可呼:兄、家兄、对长兄还可叫大兄,对死了的兄叫亡兄。对外人时称呼自己的哥哥为家兄,如果是兄弟之间没有外人的话,称呼为兄长。哥字不可用,哥称兄,是唐代才开始,唐之前哥只做一般男性之称。
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因此,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父之弟统称“叔父”。
如《史记•项羽本纪》:“其(项羽)季父梁。”这里的“季父”泛指叔父,而季父通常专指最小的叔父。
扩展资料:
古代常用的尊称: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二,公:古代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甚至父亲对儿子说话,有时也以“公”相称,用来表示郑重或爱重。
三,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男女皆可称之。学生对老师也称“子”。夫妻之间又互称“内子”和“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