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8 01: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22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
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
姚广孝擒龙的故事,说的是姚广孝和龙王一些小纠纷的故事,其真实性还有待考究,但从姚广孝敢和龙王抗衡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过人的胆识。
据说,明朝的永乐帝,让姚广孝监督建造北京城,这北京城的选址当然是颇具讲究,当时是召集了几十位风水大师,最后才定下的位置。哪知道这事惹到了龙王爷,应该是龙脉上被修建了凡人的城池不开心了,龙王爷就派自己的儿子来杀姚广孝。这姚广孝也是硬汉一条,依旧我行我素,还亲自外出监管,要知道和龙王爷作对可没什么好果子吃。
一日姚广孝步行到东直门的一座桥上时,忽然间天昏地暗,仿佛日月都被遮蔽了一般,这龙太子从水中一跃而起,直取姚广孝性命,霎时间刀光剑影,战局惨烈,二人都有拼个你死我活的决心。只见这龙太子手持一柄刚毅长矛,长矛的前端散发出刺眼的金光,就好似大地灵气全部汇集在一起。又见这姚广孝,却也没有却步,拔出腰间那只破魔神剑就是横砍过来,真是电光火石、雷霆万钧也不能描绘出当时的场面。
姚广孝以勇猛出名,龙太子败下阵来,姚广孝将龙太子*在河边岳飞庙的一口深井里。龙太子祈求何时才能出去,姚广孝说待到这座桥旧了,就是你重见天日的时候了。但是龙太子每天只听到人们称这里为北新桥,可这北新桥何时才能旧啊。而且在1955年,有人在岳王庙所在地建造百货公司,看到那口井里有粗粗的大铁链,还从井里不时传来吼叫声,吓得当时的人们立马把井填了。
姚广孝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他十四岁的时候,就出家当和尚去了,在做和尚的这段时间内,姚广孝开始了他疯狂的积累知识模式,这一时期的姚广孝默默无闻,专心做一名僧人,潜心修佛,学习阴阳数。
高皇后去世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明太祖面向天下招募得道高僧来辅佐诸王,为他们念经求佛,姚广孝应邀前往,在这一时间段,姚广孝结识了一位对他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这位拥有帝王之相的人物究竟会怎样改写姚广孝的一生呢。
燕王朱棣在见到姚广孝后,十分赏识他在佛学之外知识的积累,认为这是一位志向远大,见多识广的人,把姚广孝当作自己很好的朋友,明太祖死后,朝廷上下非常不满建文帝做皇帝,谋反的势力也越来越强,姚广孝建议朱棣站出来,他说自己只知道天道,只知道当今大明王朝皇帝的位置只有你能坐,我们不用管是不是民心所向。至此朱棣反叛的意识愈加坚决,姚广孝也暗地里招募将士和有才干的部下来辅佐朱棣。
建元元年,明成祖起兵,开展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变,在长时间的战争奔波后,战士们身心疲惫,姚广孝认识到这一点,他果断想朱棣建议,不要再继续攻打王都周边的城市了,我们应当赶快向南京挺进,南京的防守较弱,又是战略至关重要的决胜点,我们何不集中兵力一举击破。成祖采纳了姚广孝的意见,攻下南京称帝。之后成祖想要奖励姚广孝的战功,但是给的东西都被回绝了,他还把一些黄金发给同宗的人。自己仍旧只是住在寺庙。永乐十六年,已经八十四岁高龄的姚广孝身患重病,明成祖亲自前往探望。姚广孝死后朱棣大哭,赠他谥号恭靖。
姚广孝及其诗歌研究
明初的姚广孝一生饱受争议,历史上的姚广孝扮演着多种身份,从*角度说,他为明初主基调的奠定作出贡献,从文学角度说,他的诸多作品却又饱受争议,那么我们应该从怎样的角度去分析姚广孝的诗歌呢。
姚广孝的诗有几大特色,一个是一些他游览山水,拜访友人时候所作的,这部分诗歌多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抱负的抒发。
在写人上,诗中多是寄托了对离别友人的思念之情,记录下对游客离别的不舍,在这份离别的情绪里加上自己的些许祝福;在写景上,描绘自然风光抒发感怀之情这一时期的姚广孝,作为一名体验者僧侣生活的行者,游山玩水,结交朋友,诗中表达出的是真实写照。姚广孝诗歌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融会贯通,集大家所成,因为看得多了,体会也就多了,姚广孝将自己一些儒学思想,佛学思想写在诗歌里,这一时代姚广孝的作品中最能展现其远见卓识,胸怀宽广。
诗中还有一大特色,禅佛的一些思想贯穿整个诗篇历程,这也和其一生受的影响导致,姚广孝十四岁就成为僧人,受佛教思想影响极大,诗歌中不凡佛教的影子。总的来说,姚广孝的诗歌虽然没有同辈那样的豪放,或者淡雅,而且诗中也多是赞美赞美山水也没有过于深沉的思想包含其中,佛教文化的影响让姚广孝对于世俗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的心中不仅有心系百姓的情怀,对于佛学的结合也是历史上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