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8 19:5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0:11
一、要先预习,后听讲。
对自感困难的学科进行课前预习是被动变主动的重要选择。通过预习,对自己能看懂学会的内容,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已感生疏的有关旧知识,复习之后,可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二、要先复习,后做作业。
知识是形成技巧的基础,只有知识掌握得正确,才能形成正确的技能技巧。保证作业不出错误或少出错误,迅速完成作业,作业前必须先读书,将知识很好地消化理解。很多同学不懂这个道理,也没养成这个良好习惯,总是急于完成作业。由于对知识理解不深,记忆不准,常常发生错误,从而降低了作业的质量。虽然增加了作业的时间,却没有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效果。
三、要先自己用脑,后请教别人。
实践证明,通过自己用脑学到的知识,印象深,记忆牢:即使有些问题自己用脑解决不也,仍须请教别人,然而一旦弄懂,其记忆效果仍然是深刻的。“信心比天才更重要”。自己用脑解决问题,可以坚定信心,锻炼意志,这就是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重要品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0:11
第一,让孩子有把控节奏的能力。万事万物都有节奏,学习也不例外。很多人为了提高成绩,夜里熬夜加班,这样势必导致上课的时候打瞌睡。这就是节奏与老师的不在一起,凡是能跟老师节奏在一块儿的,学习必然轻松而且成绩很好。原因是什么呢?节奏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违背这个规律,便与要做的事情格格不入,就好像齿轮一样,一个齿子必然对应一个凹槽,乱了这个,机器必然会出故障。老师上课,一般前十几分钟讲的是本节课的重点,也可以说是新内容,只要把握这十几分钟,学习成绩也就提上去了。但是有些学生,上课就打瞌睡,下课就精神矍铄,这样节奏不与老师一起,成绩怎能提升的上去?所以需要节奏训练,让身体处于一个可控稳定的状态,节奏是一种能力,是对事物把控的能力
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方式是不是与其他人一样,所以说,一个人是否具有思维能力,这个很重要。那么在学习中,思维的运用会有哪些?看问题看本质。我们见到一道题,总是一直想着如何把它做出来,却没有真正得想过它本身要考的是什么,哪些知识点,没做出来是因为忽略了哪些知识点。以前总是说题海战术,题海战术的真正的意义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知道出题者的意图,了解要考的知识点,一道题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解答,这样便有助于你的知识点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