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8 21: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0:38
中国古代的“劝学诗”
古代的“劝学诗”,按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六类: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二、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三、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四、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五、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六、乐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中国古代的“劝学诗”古代的“劝学诗”,按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六类:一、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二、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三、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清 钱泳《明日歌》) 四、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唐 韩愈《劝学诗》) 五、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 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观书有感》) 六、乐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拳不离口,曲不离口
铁不锻炼不成钢,人不磨练不健康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发明在于发现,发现在于实践
传播知识就是传播幸福,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与其苦苦等待,不如主动争取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
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
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 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周易》) 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6.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8.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9.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1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11.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1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1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1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15.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 16.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17.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 18.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1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2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1.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左传》) 22.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3.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 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25.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6.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27. 多行不义必自毖。
(《左传·隐公元年》) 28.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29.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3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国语》) 31.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32. 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策·燕策》) 3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34.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战国策·楚策》) 35.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战国策·秦策》) 36.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3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8.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39. 听其言,观其行。
(《论语》) 40.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1.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2.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3.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44.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 45.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46.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4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5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1.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5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5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54. 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
(《论语·宪问》) 5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5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7.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5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60.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6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63.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论语》) 64.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 6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6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6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6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70.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7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7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7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论语·述而》) 74.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7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76.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 (《老子·四十五章》) 7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7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79.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8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81.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82. 彼一时,此一时也。 (《孟子》) 83.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8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1.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 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周易》) 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6.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8.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9.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1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11.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1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1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1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15.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 16.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17.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 18.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1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2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1.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左传》) 22.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3.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 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25.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6.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27. 多行不义必自毖。
(《左传·隐公元年》) 28.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29.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3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国语》) 31.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32. 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策·燕策》) 3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34.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战国策·楚策》) 35.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战国策·秦策》) 36.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3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8.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39. 听其言,观其行。
(《论语》) 40.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1.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2.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3.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44.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 45.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46.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4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5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1.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5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5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54. 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
(《论语·宪问》) 5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5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7.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5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60.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6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63.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论语》) 64.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 6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6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6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6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70.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7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7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7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论语·述而》) 74.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7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76.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 (《老子·四十五章》) 7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7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79.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8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81.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82. 彼一时,此一时也。 (《孟子》) 83.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8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 穷则独善其身,达。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人立志的。
《神童诗》:“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宋 真宗《劝学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王安石《劝学文》 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
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劝勉刻若勤学的: 宋代诗人刘过也写过一道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 ,会有岁稔时。”该诗是说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 颜真卿《劝学》) 劝勉讲究学习方法的: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过一首“劝学诗”:“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诗中向我们提出治学上的四人重要方面:多读、深思、虚心、躬行(身体力行)。 宋代陆九渊也曾写过一首题为《读书》的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强调读书切戒争匆、慌忙,要贯彻“涵泳”(细心体会、琢磨、推敲的意思),这确是经验之谈。
关于惜时的: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关于学习体会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关于学习乐趣的: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文明时代是学会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
----恩格斯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有种全新的人,并 将创造出这种人类。 ------恩格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 轲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荀 况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朱 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 玄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
------贝多芬道德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度服务的。 ------列 宁爱护公有财产,就是*主义的特征。
------加里宁我国古代修身、治学、平天下名言警句1.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周易》)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6.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周易·系辞上》)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8.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9.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1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1. 《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远师》
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3. 《林琴南敬师》
清代:佚名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4. 《赠孟浩然》
唐代: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5. 《问说》
清代:刘开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