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7 09: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5:22
导言:春秋战国,发生灾害后,有哪些救助措施?祭祀禳灾、省用度灾、赈济灾民、薄征缓刑,其救灾思想是禳弭思想、重视农耕、注重节约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灾害
虫害是五害之一,也是危害农作物生长的最主要的生物灾害,根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虫害主要有“螟虫”、“螽虫”、“蜚虫”、“糜虫”、“蜮虫”等,其中蝗虫灾害最为严重,蝗虫过境,遮天蔽日,庄稼尽毁,农民绝收,当人力所不能及时,就寄希望于田祖之神,付之一炬连同庄稼一起烧掉,可见对农业生产是毁灭性的打击。
地震,是最具破坏力的灾害,春秋战国时期的地震以“崩”、“震”、“地动”、“地坼”、“地忽长”等文字表述;《诗经》中记载地震的惨象“晔晔震电、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火灾,是最普遍的也是最无情的灾害,火对于人类来说,既亲切又可怕,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准,也能将文明毁于一旦,火灾包括天火,蓄意纵火或疏忽引起的人为失火;火也被利用于战争中,天灾之火具有不可知性,人为火则有多种目的。
疫病灾害,人类历史上的疫病灾害很多,天花、埃博拉病毒、非典以及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同样在古代也频繁发生,被记录为“疟疾”、“大疫”、“疾疟”等等;疫病往往也作为次灾害发生,在水患、干旱、虫灾、地震等长时间持续灾害时,极易诱发细菌滋生疾病,使得各种传染病肆虐,加之,春秋战国时期,医疗技术、公共卫生条件有限,这就造成大规模的疫病、传染病流行,造成“大疫”或“天下疫”的局面。
《史记》记载,“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秦始皇四年时期,有一次严重的传染病流行,造成疾病的原因是秦国连续三年大旱,虫害猖獗,饥荒遍起,疾病、传染病等次生灾害随之爆发。
除此之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雪灾、风灾、雹灾、霜冻、霜灾等自然灾害,简称为风雾雹霜,主要是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伤害,粮食绝收,饥饿流行,还有冻死人的现象,例如《春秋》记载鲁国“冬十月,陨霜杀菽”,《史记》记载“四月寒冻,有死者”。
春秋战国时期救助灾害措施
灾难救助措施包括灾前预防和灾后救助,灾前预防包括对灾害的预测,报灾方法以及粮食储备、兴修水利等等,本文由于篇幅有限,主要注重讨论灾害救助等方面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各国都在继承前代救灾经验,实施一些具体的灾后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祭祀禳灾
古人对自然现象认识有限,受知识、认识和生产力水平的*,将一切自然现象都归因于自然神、上帝以及先祖的操纵,认为灾难的降临是自然神对人类的惩罚,为了减轻惩罚,需要祈求上帝;于是,在祭祀禳灾中,君王常常向天神、上帝主动承担责任,接受上天的警戒。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主积极实施祭祀禳灾,主要有定时祭祀和临时禳灾两种方式,定时祭祀山川之神,日月星辰之神,在固定的节气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没有风霜雨雪失常的灾害;临时禳灾就是针对灾害突然发生时所举行的各种祭祀活动。
无论是定时祭祀还是临时禳灾,这里面都具有相当多的迷信成分,并不能真正禳除灾害;但祭祀禳灾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至少表明了官方的一种姿态,能有效缓解民众对灾害的恐惧,增加对官方的信任,树立救灾的决心,有利于广泛动员的集体行为;此外,祭祀禳灾也是官方一种自我反省行为,能起到稳定人心,规范秩序,巩固统治的作用。
赈济灾民
春秋时期,赈济灾民是灾后救助的主要措施,主要是通过无偿发放粮食给灾民,以解决群众最为急迫的吃饭问题,主要以赈粟为主;这种活动一般由君主主持,发放国家的储备粮食给灾民,也存在贵族、大臣发放私家粮食给灾民的情况。*通过无偿发放粮食给灾民,只是解决了灾民暂时存在的生存危机,如果灾民过多,或者赈灾时间过长,国家也会扛不住的,为了扩大救助繁荣,使灾民能够尽快恢复生产,官方还通过有偿的形式为灾民提供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包括向灾民借贷钱款、借贷粮食等方式,限期归还成本或只收取少量利益,或者让灾民通过劳动等方式来偿还,这就是“以工代赈”措施。
薄征缓刑
薄征缓刑也是春秋战国时期两项重要的灾害救助措施,薄征就是*对灾民减免全部或者部分税费或徭役;缓刑,就是*为了给灾区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而采取减轻刑狱处罚的措施。例如,晋悼公时期,发生严重的灾害,命百官“薄赋敛,宥罪戾”;齐桓公也通过减免税赋以救助灾害。
春秋时期“薄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减免税赋徭役,另一种是按灾情延缓征收;缓刑措施分为“宥罪戾”和“赦罪戾”,前者是减缓刑罚,后者为赦免刑罚,无论是减免或赦免刑罚,都是统治者为了临时增加灾区劳动力,安定民心,转移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措施。
省用度灾
就是采取一系列爱惜民力、节省物力的节约措施来缓解灾后物资紧缺的状况,也叫节约度灾,这种措施多被统治者所倡导,但真正付诸于实施的很少,大多流于形式;在大灾之年,灾区粮食不足,民用匮乏,赈济灾区需要大量的粮食和物资,统治者为减少民怨,就要进行赈灾,而赈灾的物品数量巨大,这就需要平时厉行节俭,将省下的粮食和财富存于国库,以备灾时所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为了度过灾难难关,常采纳谏言,以身作则,率行省用,垂范国民;孔子曾建议齐景公,灾荒之年,君主不修驰道,不建行宫等消费民力的工程,不过度祭祀以减少浪费,君主甚至还要乘坐劣等的马,目的就是为了省用度日以救助灾后的民众。
晋景公时期,发生了地震灾害,晋景公菜肴简单,不食杀牲,不用礼乐助餐,不穿华贵的衣服,不乘坐过分装饰的马车,居住在简陋的地方;之所以这样做,认为地震是天神对君主的惩罚,另一方也起到省用度灾的作用。
总之,官方的灾害救助主要有祭祀禳灾、赈济灾民、薄征缓刑、省用度灾等方式,种类繁多,措施丰富,对降低灾害起到关键作用,但这些措施过分依赖与统治者的好恶、以及辅国大臣的劝谏有关,缺乏的稳定性,往往治标不治本,需要我们辩证地分析。
民间救助和国外援助
灾后救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以*为主体的救助外,还有民间救助和国外援助等多种方式;毕竟*能力有限,民间互助和国外援助也是有力补充。春秋战国时期,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内部,发生灾害后能互相救助,以地缘为纽带的邻里互助也是灾后救助的普遍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 虽然战争频发,但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当一国受灾而无力应对时,其他诸侯国出于自身利益,出于人道主义,给予援助和慰问,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受灾国的压力,国与国的救助方式,主要通过吊恤救灾和盟约救灾两种方式;在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援助多存有功利主义倾向,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无信”的状况,但这种灾害救助行为具有一定正义性,对处理邦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减轻受灾国民众灾难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灾害救助思想
灾害救助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的某一个历史时期社会意识的反映,灾害救助思想根植于救助措施的实践中,并随着救助水平的提高而完善,并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依据。
春秋战国时期,是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时期,也是社会荡涤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稳定局势,对灾害救助措施给予一定的重视;而春秋战国时期,又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时代,诸子百家思想以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们对关乎国泰民安的灾害救助,都阐述自己的主张,这些不仅促进了灾害救助的实施,更成为我国传统救助思想的源泉。
禳弭思想
朴素的禳弭思想,就是史上所说的“天命主义禳弭思想”,翻译过来就是“祷神消灾”,当然这是一个比较迷信的说法;人类早期的生活、生产活动严重依赖自然界,受自然界只配,而那时候知识、科技、科学、技术都不发达或完善,对自然界的控制力十分薄弱,对很多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于是就产生了早期的自然崇拜思想,认为“万物有灵”。
进入阶级社会后,当统治者确立在社会生活中支配地位后,统治者又由“君权神授”思想,由社会生活推及到自然界,人们也认定自然界也有一个统治者,他主宰着自然界,这就是“天帝”;天帝操纵着一切自然灾害,因此每当发生自然灾害或者灾害时,人们自然会“祷天”以祈求天帝禳弭灾害,由此禳弭思想成为人类较早灾害的救助思想。
禳弭思想在西周时期灾害救助中占有统治地位,例如“敬天”、“巫术禳灾”、“祭祀禳灾”等灾后救助措施;春秋战国时期,禳弭思想仍然影响各诸侯国灾害救助行为,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此时的人们对灾害救助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意识到在“敬天”禳弭灾害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力救助行为。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更加强调灾害的实际救助,更加相信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更加相信人是可以改装大自然,战胜大自然的;而此时禳弭思想在更多时候成为灾害救助的精神支持。例如《春秋左传注》记载,鲁国发生旱灾时,鲁僖公想用“焚巫尪”的极端方法来禳弭灾害,但遭到大臣反对,臧文仲提出,救助灾害应该“修城郭、贬食、务穑、勤分,此其务也”,鲁僖公接受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统治者在救助灾害时,能够一种科学的理性思考,并不一味进行禳弭灾害;但禳弭思想依然影响灾害救助措施的实施,和实际救助措施相互融合起来,共同成为灾害救助措施的理论依据。
重视农耕
粮食是维持人类生活、生产、生存的最基本物资之一,因此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的国计民生,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对统治者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农业立国,农业生产不仅能增加物资储备,增强抵抗灾害的能力,也是最根本的灾害救助措施,因此,重视农耕是灾害救助的最基本措施之一,也是我国最久远的灾害救助思想之一。
春秋时期,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各国保守灾难之苦,统治者更加意识到农业生产对抵御灾害的重要性,也是灾害救助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因此“务穑劝分”成为统治者救助灾害之首举。《管子·治国》“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说明重农是富国之根本;而《论语》“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认为通过遵循农时,增加农业收成,保障民众和国家都有一定的粮食来抵御灾害。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铁具的应用、防虫、耕作技术的进步,使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各国都通过重视农耕变法图强,例如魏国李悝,秦国商鞅等等,其重农的目的是灾前有粮食储备,灾后能够及时赈济灾民,这是一种主动减灾、防灾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奠定的重农思想理论,成为我国传统灾害救助思想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千百年来历代统治者,至今也发挥着积极的思想作用。
注重节约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灾害时常发生,人们救助灾害,治理国家过程中,很多思想家提出治国方略时,都特别倡导个人德行修养,强调节约、省用的重要性,要想达到长期的灾害救助目的,必须“纤啬省用、以备饥馑”,节约救灾也成为灾害救助的重要思想。
在这个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环境提出不同思想主张,其中都含有类似的节约思想,例如,道家思想的《老子》,强调个人要节俭,统治者也要节约治国,平时要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资源。
儒家思想也有关于节俭、节约思想的论述,例如,孔子提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节俭质朴的生活方式,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孔子提倡“节用而爱人”,希望统治者减少奢靡浪费,不过分耗费民财,节约用度开支。《管子》强调,君王取财于民,要有所克制,要节约使用民力,若用之无度,国虽大必危。
提倡节约思想最突出的应该是墨家,《墨子·节用》中专论“用财不费”、“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家对君主的要求更高,希望君主能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去无用之费,这样可以是社会物质财富成倍增加。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先哲大师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呼吁从君主、臣子、庶人等各阶层人士,从各方面进行厉行节约,逐渐形成清晰的节约思想;节约思想对灾害救助来说,国家有储备保障物资,救灾时就可以征用调配,民间存有物资,其自我救助能力就加强。
灾害救助思想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社会救助能力的改造;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当时灾害救助思想透射着忧国忧民的本性,又表现人文关怀和统治者恢弘的气度;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灾害救助思想,是先民们经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救灾思想的源泉,被后世者不断借鉴经验和汲取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