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0 15: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9:56
[英]约翰•厄里(John Urry),乔纳斯•拉森(Jonas Larsen),黄宛瑜译。游客的凝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286千字。
该书初版于1989年,原版的两次修订版分别是2001和2012年,差不多每10年修订一次。手里的这个版本是第三版的译本。
概念向来是人的发明。立得住的概念往往意味着一种洞见,意味着认识与思维的进阶。这本旅游社会学著作的最大创见,就是提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概念,即本书书名——游客凝视(the Tourist Gaze)。新概念构建新框架,在“游客凝视”的思维框架下,很多原来习以为常的日常现象需要重新审视,以下记录和梳理一些对笔者有启发的语词或概念,它们是对现象重新审视后的凝练表达。
观看 // 凝视 观看是眼睛的功能,是眼睛就能观看;而凝视则是一种观看方式——谁在看、看什么、怎么看——由“凝视”看到的,是事物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不仅仅局限于此二者,而是一种涵盖更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社会文化建构。
旅游 // 游客 旅游是一种“非日常”行为,因为它脱离了生活的日常轨迹,尤其是被住所与工作规制了的时间与空间安排。旅游活动使人变成了游客,游客身份的人,视觉会变得愈发敏锐,经常感到“目不暇接”。我们常说“旅游观光”,“观”就是目光所致,就是本书所谓的“凝视”(总觉得gaze被译为凝视有些别扭,但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译法)。
集体凝视 // 浪漫凝视 作者提出(说借用更合适)两种消费模型:福特主义大众化消费和后福特主义差异化消费。前者的典型是“麦当劳化”,强调的是同质化、标准化、高效率,以“一致性”“无风险”为标准;后者的典型是“迪士尼化”,强调的是多样性和差异性,以“个人化”“体验性”为价值追求。在旅游领域,简单说来,跟团游是“麦当劳”,而自由行则是“迪士尼”。用游客凝视的话语来说,跟大众旅游对应的是“集体凝视”,集体凝视带有“狂欢或运动的意味”;跟个性化旅游相对应的则是“浪漫凝视”,浪漫凝视“偏向个人、伴有精神意味”(页22,语词稍有改动)。
媒体化凝视 由于媒体文化的无所不在和推波助澜,游客无法摆脱媒体的介入和影响,游客凝视中会不自觉地嵌入媒体所见的相关文本和影像。我们常常说的“到某某地方打卡”就是“媒体化凝视”的典型表现。看看媒体给我们制作的几类“卡单”:1文化遗址;2重要经典的诞生地;3重要事件的发生地;4伟人行迹;5异域文化。正如书中所说:“无论是虚拟的旅游、想象的旅游,或身体抵达现场的旅游,三者以非常复杂的方式交会重叠,彼此的区隔也越来越模糊。”(页132) 。头脑中的仿佛更真实,眼前的反而成了需要加以验证的“复本”。
景观 为“观”设“景”,为游客凝视而作的设计。这是旅游产业绞尽脑汁挖掘的“重头戏”。看看吧:古村落景观化,原住民的日常变成了商铺小买卖的日常;乡村景观化,土地与作物、农忙与农闲都没有了,成就一幅幅“美丽乡村”风景画;购物商城景观化,逛商场像是在游世界;重大赛事与盛会(如世界杯、世博会)更是把一个国家打造成为一个景观巨无霸。游客置身其中,高度参与,在这般高级过家家的场景中,游客是演员,群演的那种,但感觉是主演。
主客凝视 我看你,你也看我,游客与当地人(尤其是在异域旅游中)相互“客体化”的那种眼神,有游客凝视,当然也有“当地凝视”(原文也许是local gaze)。游客经常是看景多于看人,当地人在游客眼中成了“布景道具”;而不管游客是否注意到,当地人也自有其眼神响应模式:或合作,或掩饰性反抗,或公开抵抗。
相机(镜头)凝视 这个概念书中没有明确提出,系笔者“杜撰”。第三版新增的一章“视觉与摄影”就是阐述“摄影堪称现代游客凝视的核心”这一观点。观赏的最佳地点,是既可保持距离,又足以令人陶醉其中的位置,而这正好是相机取景的最佳位置。取景拍照,通过相机镜头看过去,可以有一种“美景在手”的掌控感和获得感,难怪能看到那么多游人“低头族”——检查刚刚拍摄的照片是否好看。还有一种相机凝视是“凝视相机”,还记得“柯达时刻”的广告吗?镜头一出现,取景框中,甭管是家人朋友、同事同学、认识不认识的,啊呀呀,一片和谐“茄子”脸。相机凝视中的脸孔,是仪式化的“旅游脸”。
作者在第三版序中说,这一版“更理论地去思考‘游客凝视’这个概念,尤其是其‘黑暗面’”,上述概念可以说都是理论反思的构件。在这本著作中,还可以看到很多“巨人的肩膀”,如福柯(医学凝视),戈尔曼(剧场理论),坎贝尔(浪漫伦理与现代消费主义精神),贝克(风险社会),这些理论是作者解析“游客凝视”的工具刀。解牛,游刃有余乎?在刀,更在人。
【知识点】
201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