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5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0 21:40
展开3全部泥糊菜,马兰头,猪毛菜,枸杞芽(甜菜头),茵陈,米米蒿,野苋菜,龙葵,鼠曲草。
野菜是指可以作蔬菜或用来充饥的野生植物的统称,广义上也包括野生食用菌。我国是野生蔬菜利用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野菜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文化底蕴深厚。 野菜可作为鲜菜用来生食凉拌、炒食蒸煮、配菜做汤,也可用来晒干菜、制酸菜、腌咸菜等。
我国作为野菜食用的植物很多。野菜具有风味独特、天然无污染、安全无农残、营养价值高、药食同源等特点,它们不仅孕育了栽培蔬菜,还具有栽培蔬菜无可比拟的营养价值、药用功效和保健功能等多功能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0 22:58
折耳根。四川也叫猪鼻孔。在医学上称为鱼腥草。有多种用途,如沙拉、医学、茶。折叠肌有利尿肿胀功能。初春,我们挖了他的根,做了凉菜沙拉,有了凉爽的味道。
蒲公英在农村随处可见。蒲公英有苦味,韩星肝,清热解毒,功效。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选择蒲公英,洗净,炒熟,或放入水中加热,然后冷冻。味道不太好,但效果还是很好。
忍冬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金银花,金银花的半常绿灌木、花和茎叶。可以用作美味的菜肴。花卉可以煮熟或油炸,干燥后浸泡在水中,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一些牙膏的成分中就含有它的成分。
车前草是很多年的草本植物了,它的熟悉环境性很强,在小山或是田里、路边小溪边,到处都是。果实成熟以后会会长出黑棕色的种子,被现代人称之为“盖果”,车前草除了能作为医用药材外,嫩叶还可以来炒着吃。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野生洋葱。野生洋葱被认为大家都很熟悉。多年生草本植物。从5月到6月最新鲜。可以冷吃,放在汤里,或者炒肉。味道很好。五味子。吴美子很特别。因为有5种味道,所以被称为五味子,秋天成熟的时候干燥,浸泡在水里。小时候我生吃,味道好甜。
猪毛菜。北部农村常见的野生蔬菜。也称为刺五加、马蓬尾和茵陈。那片叶子像松叶一样薄,那株树苗很好吃。年老的时候,没有食物价值。
茅莓,主要生长在山腰、阳光充沛的山谷、路边或旷野的杂木林下。水果成熟时,橙、酸、甜、多汁,不仅成为野生动物,也成为很多人喜欢吃的野生水果,还用来酿葡萄酒和醋。农村里有很多野菜,很多野菜很好吃,但是现在有些野菜很少见,这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1 00:33
5种常见野菜的吃法
1.荠菜
它是春天最具有代表性的野菜,很多人读过课文《挖荠菜》,自然也知晓了这种野菜。
荠菜本身所含的蛋白质质量上乘,含有多种氨基酸,味道鲜美。还含有维生素B2和维生素C,钙含量同样相当丰富。
传统医学认为它能够平肝明目、清热止泻、利尿消肿。
老百姓则常把它做成馅儿,包饺子、包子、春卷来吃,湖北汉江地区还有将荠菜做蒸菜吃的习惯。
2.榆钱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也是春季常见的一种野菜。它色泽嫩绿,气味香甜。
现代研究发现,榆钱含有丰富的营养,尤其是铁含量是菠菜的11倍。传统医学认为它能够健脾安神、止咳化痰、清热助消化。
民间常将其洗净拌白糖吃,或者与葱花香菜一起凉拌,或者与面粉搅拌一起后,蒸成榆钱饭,味道都非常不错。
3.鱼腥草
鱼腥草被誉为野菜之王,是我国南方一种常见野菜。
它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多糖等物质。
传统医学认为鱼腥草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痈排脓的作用。
老百姓常将其凉拌、当佐餐小吃、泡水喝,都是不错的选择。
4.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是很多国家和地区认定的健康食品。
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蛋白质含量也比很多蔬菜要高,还含有硫胺素、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等有效物质,能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传统医学认为,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健胃利胆、利尿通淋。
人们常将它清洗干净后凉拌、炒菜、做汤,味道都很不错。
5.马齿苋
马齿苋也是田间地头最常见的野菜之一,可以趁新鲜吃,也可以晒干吃。
马齿苋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它还含有丰富的钾盐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压、保护心脏。
老百姓一般拿它焯水后凉拌、炒菜,甚至做饺子馅来吃。
以上5种常见野菜以及其作用,你清楚了吗?
【参考文献】
[1]叶洁斯. 清明野菜健康吃[J]. 安全与健康,2012,(07):56.
[2]. 野菜抗癌不现实 科学采食才能更健康[J]. 中国食品,2019,(10):152.
[3]包育晓. 春天不能缺的四种野菜,这样吃更健康[J]. 决策探索(上半月),2016,(04):89.
[4]国华. 吃野菜也有学问[J]. 中医健康养生,2021,7(04):9-11.
[5]于新怡. 时令野菜正当吃 令人回味无穷的榆钱、槐花、柳芽[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09):51.
[6]范世忠. 蒲公英——药食俱佳的山野菜[J]. 食品与健康,200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