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2 09:5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8 23:57
对每个妈妈来说,听到宝宝第一次叫出“妈妈”时,应该都极其惊喜和欣慰吧!
我第一次听到儿子用奶声奶气的声音模糊的发出“ma~ma~”的时候,真的是喜极而泣!有一种自己的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的感觉!
不过,每个宝宝第一次叫“妈妈”的时间各有不同,有的早些、有的晚些,如果你家宝宝能早于这一月龄,说明他的智商高于同龄人!
宝宝多大会叫“妈妈”?
正常来说,宝宝会经历4个语言快速发展期:
有些孩子因为初期语言发育受到环境的影响(听的语言少等),可能在时间上还会有推迟,但是如果宝宝能在6个月左右甚至6个月之前提前进入咿呀学语期,说出“mama”这样的词,说明宝宝的大脑发育很健康,他的小脑袋瓜很聪明!
0—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的黄金期
不过,即使宝宝开口的时间稍微晚了一点点,但只要抓住了0-3岁的语言发展黄金期,宝宝的语言能力和大脑发育程度也还是可以通过训练提升的。
具体需要家长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全家多和宝宝说话
语言是需要刺激和模仿的,要想宝宝的语言能力好、早说话,家长就别嫌麻烦,尽量和宝宝多说话。
要知道,宝宝安安静静听你说话的时间可能就那么短短的一两年,越大越嫌你“唠叨”,不如就趁宝宝还不会说话时,多说一点吧!
当然,说话也是有技巧的,技巧就是:尽量多的向宝宝介绍事物。
比如,指着路边的花朵说:“宝宝你看,那是花花,这是*的花花、这是红色的花花、这是粉色的花花……”
让宝宝能接触更多有意义的单词,并且提升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在家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看绘本、挂图、卡片或者照片(打印好的,尽量不要用电子的)等方式向宝宝介绍。
2、积极回应宝宝的发音
当宝宝因为模仿或者有需求主动发音时,即使发音错误或者模糊,家长也要积极的回应宝宝,让宝宝感受到发音的有趣或者有成就感,鼓励宝宝更主动的练习发音。
一定不要刻意的学宝宝错误发音或者严厉、焦虑的纠正宝宝发音,避免宝宝以为错误发音是对的或者不敢开口说话。
3、故意装傻、明知故问
如果宝宝不太愿意说话,或者因为平常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不用说话的情况下,家长就要学着故意装傻、明知故问。
即使明白宝宝想要什么、要表达什么,也多问两遍:“我没听清/听懂?宝宝你能再说一下你要什么吗?”尽可能让宝宝习惯多说一些话。
4、创造好的语言环境
最后,家长还要给宝宝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比如经常玩一些需要语言的小游戏、全家都要避免脏话,多说一些优美的语言、经常给宝宝读一些绘本、经常带宝宝找同龄小朋友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8 23:57
宝宝一岁到一岁半会叫妈妈是正常的时间段。早一些开口说话的宝宝,并不代表智商高。只能说明宝宝语言功能发育的早。有的宝宝先学会走路,有的宝宝先学会爬,有的宝宝先学会说话,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都不一样。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8 23:58
宝宝一般情况下在8个月左右的时候会叫我妈妈,这个时间段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是找一些的肯定是发育的比较良好,智商特别高,才会有这样的现象。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8 23:58
宝宝一般在一岁左右就会叫“爸爸、妈妈”了,有些小孩发育比较快,而且经常在语言的环境成长的话,可能也会在*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叫“爸爸、妈妈”的情况,这个跟智商是没有关系的,和成长环境有关。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8 23:59
一岁到一岁半之间,基本上大多数孩子都能够清楚地叫妈妈了。早一些并不能说明智商太高,很多是因为家长天天在孩子耳朵面前唠叨,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你天天教,有时候她就会跟着学。她有可能没有意识到妈妈是什么,只是无意间发出了这么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