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2危机发展过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2 05: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6:44
我发现现在很多企业都不太清楚消费者到底是谁。或者更确切的说,他们不知道消费者在企业或产品危机链条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实质作用到底是怎样的。这个论点的得出是基于多年对国内企业、产品危机原委的观察了解,以及来自企业、媒体朋友们的评论和抱怨。上周末参加了一个公关危机为主要议题的论坛之后,更加深了我的这种看法。这次市场经理人论坛中都是些媒体、企业的资深人士,听到大家的讨论让我受益匪浅,但其中有些观点我却不敢苟同。比如,大部分嘉宾都把危机的爆发或扩散原因推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知识欠缺、消费者普遍不理性、消费者素质不高等等,听起来好像有一定道理,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
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企业出于某种因素(通常是更高的利润)选择了进入某个市场,那么只要这个因素还存在,你就要去主动适应这个市场环境,而不是责备这个市场环境不够适应你。因为在企业选择进入哪个市场的过程中,市场(即消费者的集合)是被动方,被动方不具有选择权所以不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常识。我们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要去游泳,他可以事先选择好是去更干净的游泳馆,还是去不用花钱的河里游,一旦他选择了前者,他就不该一边游一边抱怨“游个泳还要花这么多钱”;同样,如果他选择了后者,就不该对中国的自然水质骂骂咧咧。对于企业,道理其实相同,如果企业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利润丰厚、赚钱更容易的中国市场,就最好别抱怨这个市场中的消费者如何如何,否则当初就应该选择进入消费者素质很高但利润偏低的欧洲市场!例如有的企业抱怨消费者素质低,不会用自己的产品,弄坏了还来找企业的麻烦,其实这个企业应该反省,既然你的产品是打算赚这个市场中素质较低的消费者的钱的,你为什么不作相应的补充工作(比如图解说明书、现场使用培训、指导使用热线)?所以,在消费链条中,消费者作为市场本身,是不该受到任何责备的,如果你认为他们不够好,你可以选择不去赚他们的钱,否则就别那么多废话。
那么消费者在现在中国的危机链条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呢?在这次论坛现场,有一位朋友说,消费者是弱者,但和媒体结合起来就成了强者。从咬牙切齿的程度看来,他应该是企业方代表,在他的位置看来,每次兴风作浪的都是“消费者+媒体”的组合,消费者和媒体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但我认为这仅仅是现象而以。在我看来,在一次危机中,企业、媒体与消费者的关系,就好像现在北约、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关系一样,消费者只是企业与媒体两大势力博弈中的一个棋子而已。最简单的一个证据是,媒体不会为每个认为自己受害的消费者打抱不平,他们只选择具有新闻性的或者有利益影响的(比如这个涉案企业可以在自己刊物上投放广告以息事宁人)个例。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我在前面讲到过的富*,最初实际上是一次劳工纠纷,但在媒体介入后者就变成了企业与媒体的战斗,战斗结果是双方在第三方作用下言和,各得其所。那么劳工呢?本应是这件事情主角的劳工的状况是否得到了改善?他们的问题到底有没有得到解决?没人在乎。
综上所述,从企业的角度看来,要想基本杜绝或缓解因消费者引发的公关危机,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1、建立媒体关系网。企业必须与媒体保持紧密的沟通和联系,让媒体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是敌人或客人,因为媒体才是各种危机的载体,只有“控制”了媒体,才能影响或消除危机的核心动力。只有消费者本身的不满,是不可能形成一次像样的公关危机的。2、体谅消费者(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不包括在消费者范畴)。普通的消费者都是好的,他们的本意只是消费而不是找麻烦,只要企业在第一时间解决他们的问题(或者让他们感到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们是不会找麻烦的,因为他们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这么做。3、充分的*公关措施。当公关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对这个企业的生杀大权实际上是掌握在相关*部门、机构的手中,“天兵天将”永远是“孙猴子”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企业如果不想成为欧典或者sk2之流,平时的公关工作就一定要紧抓不放。
消费者是谁?在企业看来,可敬畏的并不是消费者个体,而是他们的组合体——市场。媒体,则是可能将这些个体的意志统一起来,以形成组合体的粘合剂。只要不广泛的团结起来,对于企业来讲,个体的消费者就什么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