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没有故事的人生不等于没有意义的人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2 02: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6:27
斯通纳出生在哥伦比亚的一个贫困的家庭里,父母都是农民,每天汗流浃背的工作才能勉强糊口。
小的时候,斯通纳也和父母一起干家里的农活。年纪轻轻的他因为田间劳苦的工作驼了背,手掌上满是深深浅浅的裂痕。
17、8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遇,斯通纳得到了去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农学的机会,他寄宿在亲戚家里,一边读书一边给亲戚做活儿,这算是在这居住的报酬。
亲戚一家把大部分辛苦活儿交给斯通纳干,斯通纳在念书的闲余时间也得不到休息,就这样,他一直坚持了几年。
一次,在一堂英语课上,老师请他回答一个问题。
开始,老师饱含深情地读了一首莎士比亚的诗,随后问他,斯通纳先生,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他回答不上来。
神使鬼差的,斯通纳像是被这首神秘的诗击中了,开始痴迷于文学,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的书籍,并且放弃了在农学院学习毕业后就回家种田的打算。
一天下午,英语课老师叫他去办公室,带着讽刺的语气对他说,我知道的,你想做老师。
斯通纳问,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兴奋的说,是以为爱,你置身于爱中,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斯通纳还不清楚。
就这样,斯通纳继续读完了本科和研究生,一战爆发前的混乱并没有影响到斯通纳对文学的热情,他在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前一个星期,那名英文课老师给了他一个大学讲师的职位,他也就正式成为了老师。
后来,在一次聚会上斯通纳见到了自己未来的妻子,她美丽大方,举止优雅得体,说话柔和,常常带着恰当的安静的笑容。
这让斯通纳着迷。他让朋友介绍两人认识。之后没过多久,他就决定拜访伊迪丝的父母,向她正式求婚。
伊迪丝的父亲是商人,父母两人都非常保守,母亲从小把伊迪丝训练成了一个在客人面前毫无破绽、近乎完美、面面俱到的芭比娃娃,教她礼数和规矩,让她弹琴,让她压抑个性,教她表现的精致又得体。
这样的伊迪丝,灵魂里面是空的。
和斯通纳独处的伊迪丝表现的十分客气,两人完全不像是在谈恋爱,就连斯通纳求婚的时候,她冷淡到面无表情,似乎意识不到婚姻意味着什么,她对婚姻不渴望也不拒绝,她最后同意了斯通纳的求婚。
但是在婚后一个月,斯通纳就发现自己婚姻失败了。
伊迪丝厌恶性。
在她的成长环境中,没有见过父母两人表现出任何亲近的举动,没有听过两人说过任何亲密的话,见过最多的就是两人规规矩矩的各坐在桌子的一边吃饭。她对性反感,因此厌恶斯通纳。
另外,她的心是空的,她根本不爱斯通纳。
这个失败的婚姻,给斯通纳的人生增加了许多辛劳和痛苦。
婚姻失败的他,转而把热情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中,他似乎找到教学的要领,所有学生都喜欢他的课,一时间,他成为了学校里知名的老师。
在家里,他还要照顾自己的女儿,因为伊迪丝没有兴趣照顾。
他常常把女儿带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书房,女儿温和又聪明,偶尔还会安静的冲他笑。两人在书房里度过了一段比较快乐的时光。
一次,两人在书房玩闹时,伊迪丝走进来了,出于对其他人快乐的憎恨,她带走了女儿,美其名曰要培养女儿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又减少女儿和斯通纳的见面时间。
从那以后,斯通纳每天见到女儿的时间就越来越短了。女儿也慢慢没有了笑容,脸上都是麻木和冰冷。
有一天,一位教授手下的研究生插班进入了斯通纳主讲的研讨课,课上这位同学表现的轻浮又无知。在论文答辩环节,他针对班上另一位女同学,以不恰当,甚至无理的言辞贬低了这位女同学的观点。
斯通纳对他的狂妄忍无可忍,没有通过他的论文。
但这一举动却招惹了这位学生的研究生导师——劳曼克斯。
这位导师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一定要保护这位学生过关,但是这位学生的水平都没有达到本科生要求的标准。斯通纳明知劳曼克斯将来会做文学系主任,他还是坚持原则,几乎无情的坚持不给这位学生过关。,他认为,如果让这样的人进入教师队伍是难以想象的灾难。
可是在这场斗争中,斯通纳还是输了。
并且,劳曼克斯成为系主任之后极力打压、排挤斯通纳,让他在20多年的时间里只能教些基本的英文课程。
此时,斯通纳42岁,他几乎和女儿妻子说不上话,在事业上也不如意。往前,看不到任何自己渴望享受的东西,往后,看不到任何值得费心记住的事物。
被张狂的学生攻击的女士名叫凯瑟琳,是学校里新来的一个实习的老师。
斯通纳欣赏凯瑟琳的才华,认可她论文的观点。
一天偶然遇见凯瑟琳,她把上次的论文优化后向斯通纳讨教。
一来二去,两人渐生好感,纠缠到了一起。
和凯瑟琳在一起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是斯通纳人生最快乐的时光,迟来的爱情算是给失败的婚姻做了补偿。
但后来,两人私通的事情被系主任知道了,扬言要开除凯瑟琳。
斯通纳找到凯瑟琳做了告别,他说“如果我放弃了,一走了之,你会跟我走吗,会吗?”
“会”她说。
“可是你知道,我做不到,你知道吗?”
“嗯,我知道。”
最终只有凯瑟琳一个人离开了,斯通纳留下,与他的身份一起,与他的早就貌不合且神离的妻子一起。
接下来的几年,斯通纳迅速变老。
他从无奈的失败情感经历走出来之后,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用自己独特的风格饱含热情的开始教学工作。
他女儿格蕾丝突然一天向父母宣布自己怀孕了。从震惊中恢复的伊迪丝迅速准备为女儿安排婚礼事宜,像是她迅速步入失败婚姻的深渊一样,伊迪丝热爱这些形式上的东西。
斯通纳想知道女儿是否情愿嫁给孩子的父亲,女儿只是冷冷的说,没关系的。像是伊迪丝当时同意自己的求婚一样。
婚后,孩子的父亲便参军去了部队。随后战死在了前线。
结婚只是格蕾丝逃避不幸的家庭和可怕的母亲的工具,她只是利用他倒霉的丈夫,她不爱任何人。
后来她染上了酗酒的习惯,虽然生活的很绝望,但相比在家里已经算是幸福的了,她必须依靠酒精来对抗年复一年的变得越来越空虚的生活。
再后来,斯通纳老了,被查出了癌症,他向学校申请退休,最后终于安静的离世了。
就这样,斯通纳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斯通纳的故事和平常,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他也最多算是一个普通人。
他过了一个不怎么如意的一生,婚姻失败、事业受阻、家庭破裂。但这些不幸正是普通人有可能经历的。
他有时候勇敢,坚持原则,面对系主任的高压仍然能坚持自己觉得正确的决定,换来几十年的不公平对待也在所不惜。
他有时短视,没有完全了解伊迪丝就仓促结婚,造成了一辈子家庭上的负担,甚至女儿也深受其害,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他有时候有*,和凯瑟琳在一起的那段时间他丝毫不管外人的眼光,尽情享受爱情的甜美。
但大部分时间他只是一个比幸运的人更加辛苦和庸碌的普通人,他对事业竭力保持着热情,尽管他已经他意识到了“把一个人的自我完全托付给这些毫无理性和黑暗的力量纯属徒劳和浪费”。
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的故事带来的是真实感。正因为真实,所以才有力量,能让读者感同身受,把自己也带入到故事中。
我作为一个读者,当然希望主人公能有幸福的人生,我希望他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但这不真实。
一篇文章里写到,中国人比较喜欢追求物质上的享受,难以接受多元化的人生。这多多少少折*许多人的真实心理(不只是中国人)。大家希望斯通纳少些不幸,但这些不幸正是他人生变化多样又不稳定的组成部分。
即使不愿意,我也只能承认,大多数人不能拥有精彩、顺利、安稳、成功的生活。即使不愿意,也要接纳人不一定能过一个完美的人生的客观事实。
就像高晓松说的:“人总要被生活打败,只是早晚的问题。”
像斯通纳一样没有故事的人生也值得度过,重要的是它代表着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变得真实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