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帆一百尺,出自三梭织。”这句诗怎么理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2 13:5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7:30
描述了长江一泻千里,春水涨时,行客只需扬帆破浪,千里之程一日就可至的地理特征。
《峡东曲》:“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欲试一日程,须待春水起。布帆一百尺,出自三梭织。风顺早归来,天际遥相识。”化用李白《朝发白帝城》的名句,描述了长江一泻千里,春水涨时,行客只需扬帆破浪,千里之程一日就可至的地理特征。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7:31
峡东曲(明·杨慎)
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欲试一日程,须待春水起。布帆一百尺,出自三梭织。风顺早归来,天际遥相识。
这首诗是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所作,这首《峡东曲》语言浅明畅达,简洁质朴。前四句描写长江一泻千里,春水涨时,扬帆破浪,千里之程一日便可以抵达,描述了白帝江陵一日还的地理特征。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有云:“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人化用前朝诗文名句,是对先贤的一种致敬。杨慎深受李白、杜甫、苏轼、郦道元等文人的影响,加之自幼聪慧好学,记诵渊博,著述丰厚,终成明代文学大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7:31
这首诗化用李白《朝发白帝城》的名句,描述了长江一泻千里,春水涨时,行客只需扬帆破浪,千里之程一日就可至的地理特征。明朝第一才子杨慎的癖好,更有视觉冲击力,更有行为艺术,更有画面感,也更让人侧目。入滇途经长江时,杨慎对长江自然风光进行了描写,当时的长江流域不仅自然风光秀丽,民俗物居古朴,而且物产丰富。
诗人杨慎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起笔,把世俗人生的超越性价值追求,放在宏大的时空背景中加以比照。通过比照,使读者强烈鲜明地感受到在永恒的宇宙自然面前,在迅疾飞逝的岁月中,个体生命在世界上的存在是多么的短暂和虚幻。接着,用“是非成败转头空”否定自古以来文人士子普遍信奉的价值观念。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7:32
峡东曲 杨慎 〔明代〕
原文
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欲试一日程,须待春水起。
布帆一百尺,出自三梭织。风顺早归来,天际遥相识。
白帝城到江陵城,一千两百里远,想一日到达,必须等到春水涨潮时。
一百尺的船帆,是用三梭织出来的。顺风的时候能更早回来,
赏析
化用李白《朝发白帝城》的名句,写长江一泻千里,在春水涨时,行客只需扬帆破浪,千里之程一日就可至。全诗描述了长江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地理特征,语言浅明畅达。
作者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杨廷和之子。他参与编修了《武宗实录》,嘉靖三年(1524年)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时,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他的著作达四百余种,涉及经史方志、天文地理、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7:33
《峡东曲》
明.杨慎
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
欲试一日程,须待春水起。
布帆一百尺,出自三梭织。
风顺早归来,天际遥相识。
百尺的风帆,出自三尺织台。宏大的目标,也是从脚踏实地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