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保法”正式实施:对科技、支付公司有哪些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2 15: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22:26
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愈发受到重视。
1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切实承担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主体责任,履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定义务,这其中就包括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
央行近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也首次将金融信息权益保护写入:央行依法开展职责范围内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制定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牵头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协调机制。
“我们将继续支持金融 科技 的发展。当然金融 科技 发展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寡头垄断等风险挑战,确保市场公平和金融稳定。”央行**、银**郭树清日前在2020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
什么是消费者金融信息?《办法》明确,是指银行、支付机构通过开展业务或者其他合法渠道处理的消费者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财产信息、账户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及其他与特定消费者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相关的信息。
消费者金融信息的处理包括消费者金融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在《办法》发布的第三天,央行对农业银行吉林市江北支行、中国银行石嘴山市分行、建设银行德阳分行、建设银行娄底分行、建设银行东营分行、建设银行建德支行(未公布处罚情况)6家机构开出了超4000万元的巨额罚单,处罚原因中均包括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上述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提出,金融机构要平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能以牺牲消费者金融信息安全为代价换取业务发展等要求。
据了解,银*近日起草完成了《银行保险机构信息 科技 外包风险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银行保险机构信息 科技 外包活动,加强信息 科技 外包风险管理,其中与第三方合作当中涉及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处理的信息 科技 活动,也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管理。
随着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监管的日益加强,对于商业银行、 科技 公司以及支付行业会带来哪些具体影响,同时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大数据的应用价值不仅对金融机构财务指标有直接影响,而且也推动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变革。金融机构通过构建场景,金融业务切入,最终通过大数据变现。
“将来,比较稳定和更加合规的做法是或双方或多方联合建模,通过联邦学习、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在实现各自数据保护前提下、多数据源和数据格式的深度挖掘与高效协同。在此意义上, 科技 公司调整角色定位,提出技术解决方案。”金天认为。
而对于支付行业来说,金天表示,长期来看,支付数据越来越集中于央行监管之下将是大概率事件,第三方支付“去账户化”、或至少“轻账户化”趋势也很难避免。“从*导向出发,不排除支付市场上业已形成的寡头垄断格局将会面临新的变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