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3 05: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17:56
孙中山英文名:Sun Yat-Sen (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原名孙文,字德明,号逸仙。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所以后人称其为中山先生,其后此称谓便逐渐演化为孙中山。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华民国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被尊称为国父,妻子宋庆龄被称为国母。
孙中山是广东省香山县人,长兄孙眉, 姊孙妙茜, 妹孙秋绮, 另有一兄一姐早殇。独子孙科(1891年~1973年) ,长女孙娫(1894年~1913年) ,次女孙婉(又作孙琬,1896年~1979年) 。三人都是卢慕贞所生。宫川富美子是大月薰于1906年所生。
孙中山早年生涯
孙中山7岁时,进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9年,14岁的孙中山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亲乘船赴夏威夷。
1883年,由于孙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长送回家乡。同年冬天到香港,与陆皓东一同于公理会受洗入基督教,并就读于拔萃书屋(今日之拔萃男书院)。次年进入中央书院。
1892年7月,以首届毕业生中第二的成绩毕业,之后,他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
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会见旧友陆皓东、陈少白、杨鹤龄等人。准备筹划生平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目标。
1896年,与妻子抵达夏威夷,再转往美国,希望在旅美华侨中发展兴中会及筹款。
1897年,孙经加拿大,转往日本。先先结识宫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后来成为孙中山的长期支持者;透过宫崎及平山,孙再结识日本军政、帮会中人,包括犬养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并一度接触梁启超等保皇派。
1900年,庚子国变引来八国联军,孙中山借机联系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希望能筹划南方诸省独立,成立类似美国的合众国政府,李也答应与其会见。
1904年初,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门,成为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国,一度被美国移民局扣留在旧金山。后得旧金山致公堂保释及代聘律师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国。孙中山之后到东岸寻求华侨支持革命,并于纽约首度发表对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国人士对革命的支持与好感,但并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国旅欧学生资助,转往欧洲活动,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地中国留学生中活动宣传革命,并从留学生中筹得款项,于1905年中再赴远东,7月抵达日本横滨。在宫崎寅藏介绍下与黄兴见面,并开始筹划联合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并以华兴会机关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成为《民报》,在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继编定“同盟会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进行者为国民革命,将创立者为中华民国;并举所誓之四纲,定“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程序以达成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出任总统。
1915年10月25日,与宋庆龄在日本结婚。
1912年,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孙中山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孙中山重回中国。
1920年,陈炯明成功击退盘踞广州一带的桂、滇系,请孙中山重回广州。次年,广州非常国会取消军政府,选孙中山为大总统(习惯上称为非常大总统),开始第二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就职后力主军事北伐,最终与主张暂缓军事,联省自治的陈炯明产生激烈冲突,于1922年6月爆发炮击总统府事件,孙中山离粤退居上海。
1921年后,孙中山在宣讲解释三民主义时,几度提及有人用世界主义反对其提倡民族主义。关于此事,后来的研究者从反对帝国主义的角度解释演讲的内容,指出反对世界主义是孙中山在他后期活动中为了宣传民族主义而进行的思想批判之一。
孙中山1925年1月抵京后即开始病发,1925年1月26日,先生被确诊为肝癌,在协和医院接受手术。2月18日,先生移至行馆接受中医治疗;3月11日,先生自知不起,由夫人扶腕,在《孙中山国事遗嘱》、《孙中山致苏联遗书》上签字。最终于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8岁,孙中山临终时同意汪兆铭所代笔的《总理遗训》及《致苏联政府书》。
孙中山著作
《民权初步》《孙文学说》《实业计划》《伦敦蒙难记》《三民主义》
中山陵
中山陵是孙中山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中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临灵谷寺,依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如能到中山陵的,可以注意台阶的布局,从下向上看是一条直线,向下看,看不到台布。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17:56
孙中山英文名:Sun Yat-Sen (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原名孙文,字德明,号逸仙。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所以后人称其为中山先生,其后此称谓便逐渐演化为孙中山。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华民国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被尊称为国父,妻子宋庆龄被称为国母。
孙中山是广东省香山县人,长兄孙眉, 姊孙妙茜, 妹孙秋绮, 另有一兄一姐早殇。独子孙科(1891年~1973年) ,长女孙娫(1894年~1913年) ,次女孙婉(又作孙琬,1896年~1979年) 。三人都是卢慕贞所生。宫川富美子是大月薰于1906年所生。
孙中山早年生涯
孙中山7岁时,进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9年,14岁的孙中山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亲乘船赴夏威夷。
1883年,由于孙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长送回家乡。同年冬天到香港,与陆皓东一同于公理会受洗入基督教,并就读于拔萃书屋(今日之拔萃男书院)。次年进入中央书院。
1892年7月,以首届毕业生中第二的成绩毕业,之后,他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
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会见旧友陆皓东、陈少白、杨鹤龄等人。准备筹划生平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目标。
1896年,与妻子抵达夏威夷,再转往美国,希望在旅美华侨中发展兴中会及筹款。
1897年,孙经加拿大,转往日本。先先结识宫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后来成为孙中山的长期支持者;透过宫崎及平山,孙再结识日本军政、帮会中人,包括犬养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并一度接触梁启超等保皇派。
1900年,庚子国变引来八国联军,孙中山借机联系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希望能筹划南方诸省独立,成立类似美国的合众国政府,李也答应与其会见。
1904年初,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门,成为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国,一度被美国移民局扣留在旧金山。后得旧金山致公堂保释及代聘律师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国。孙中山之后到东岸寻求华侨支持革命,并于纽约首度发表对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国人士对革命的支持与好感,但并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国旅欧学生资助,转往欧洲活动,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地中国留学生中活动宣传革命,并从留学生中筹得款项,于1905年中再赴远东,7月抵达日本横滨。在宫崎寅藏介绍下与黄兴见面,并开始筹划联合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并以华兴会机关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成为《民报》,在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继编定“同盟会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进行者为国民革命,将创立者为中华民国;并举所誓之四纲,定“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程序以达成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出任总统。
1915年10月25日,与宋庆龄在日本结婚。
1912年,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孙中山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孙中山重回中国。
1920年,陈炯明成功击退盘踞广州一带的桂、滇系,请孙中山重回广州。次年,广州非常国会取消军政府,选孙中山为大总统(习惯上称为非常大总统),开始第二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就职后力主军事北伐,最终与主张暂缓军事,联省自治的陈炯明产生激烈冲突,于1922年6月爆发炮击总统府事件,孙中山离粤退居上海。
1921年后,孙中山在宣讲解释三民主义时,几度提及有人用世界主义反对其提倡民族主义。关于此事,后来的研究者从反对帝国主义的角度解释演讲的内容,指出反对世界主义是孙中山在他后期活动中为了宣传民族主义而进行的思想批判之一。
孙中山1925年1月抵京后即开始病发,1925年1月26日,先生被确诊为肝癌,在协和医院接受手术。2月18日,先生移至行馆接受中医治疗;3月11日,先生自知不起,由夫人扶腕,在《孙中山国事遗嘱》、《孙中山致苏联遗书》上签字。最终于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8岁,孙中山临终时同意汪兆铭所代笔的《总理遗训》及《致苏联政府书》。
孙中山著作
《民权初步》《孙文学说》《实业计划》《伦敦蒙难记》《三民主义》
中山陵
中山陵是孙中山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中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临灵谷寺,依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如能到中山陵的,可以注意台阶的布局,从下向上看是一条直线,向下看,看不到台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