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1:58
共4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6-26 17:32
对冲基金前面大家都有所了解了,下面学下来小编教呢如何购买海外对冲基金。
当很多国人对于“对冲基金”还处于似懂非懂状态的时候,已经有一些先富起来的高净值人群,开始偷步香江,买入海外的对冲基金产品。
据香港股坛经纪老友介绍,2007年大家还在讨论“港股直通车”的时候,就有许多内地富人将部分资金转至海外炒港股。这些人刚开始是自己炒买港股,但后来慢慢发现,香港市场跟A股市场特点不一样,因此一些有钱人开始寻找一些对冲基金产品,希望借助对冲基金经理的本领赚钱。
那么,如何在海外寻找优秀的对冲基金产品呢?
寻找同道之人
要真正选好对冲基金,其实以上的因素都显得次要,最重要的还是现任基金经理是谁,他的投资理念怎么样。
海外有不少专业的FOF基金(fundoffund),他们常常会寻找合适的对冲基金做投资,在事前的尽职调研中,问得最多的也是对方的投资理念,以及相关的投资策略。例如他们会判断对冲基金经理的投资哲学是什么;对于中国国情和市场的判断是否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他的对冲策略如何实施等。
对于投资者来说,基金的业绩对照其投资策略,是确定对冲基金经理是否“言行一致”的不错办法。如果基金经理自称是长短仓选股型的对冲基金,但是其表现却与大市有很强的相关性和联动性,那么投资者就要问:他的对冲体现在哪里?
海外对冲基金策略是千变万化的。就对冲基金来说,长短仓策略、全球宏观、事件驱动、量化套利等,不一而足。笔者还见过同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旗下有数只完全不同策略的对冲基金产品。每种策略之下,还可以细分不同的方向。
在香港,投资工具很多,有股票、债券、期权、认股证、外汇、利汇率掉期、商品期货……对冲基金经理可用任意工具组合做对冲,只要他发现有足够的成功概率,都可以拿来操作。
对冲界前辈老Sam做了很多年套利策略,他笑称,自己的很多策略看起来相当无厘头,不存在经济含义,只是短期内很有效,但他旗下交易员们迄今还很热衷这么做。前头说的西蒙斯的大奖章基金,只招聘数学、物理和统计学等专业顶尖人才而不招聘经济学家,可谓是极端代表。
有的对冲策略需要相当昂贵的技术支持,在大众电脑市场上奔四还在热卖的时候,老Sam已经重金从美国进口了双核PC,聘请香港理工大学的统计学教授给他专门设计了模型。他指明不需要学术模型,经济变量只是解释因素之一,他要求的是对相关度和拟合度有极高的显著性,适合操盘用。
要了解对冲基金的策略有很多门路,研究其基金文件是最基本的步骤,但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找基金经理面谈。笔者就曾经见到有内地企业家在认购某基金时,拿着问题单上门提问。问题问完了,基本上就能判断出来,这个对冲基金经理是不是你的同道中人。
了解对冲基金产品
什么是对冲基金,恐怕还真难以一言以蔽之。从字面来看,对冲基金是可以用各种方法和投资工具避险的基金,但现实中的对冲基金早已脱离避险目的,多数是以追求长期的绝对回报为目标。由于采用的策略各异,即使在香港,你问10个对冲基金经理什么是对冲基金,也可能会有10种答案。
不少人误以为对冲基金都是像索罗斯这样的金融大鳄一族管理的。其实索老这样的全球宏观型基金只是众多类别的对冲基金中的一种,从比重上看不占多数。
在香港,绝大部分的对冲基金规模在1000万至5000万美元左右,进入1亿至5亿美元级别的算是大的。规模10亿美元以上的通常都是全球宏观投资型或是由集团经营的,而且多以欧美机构客户为主。索老那种达到百亿美元级别的全球宏观型基金,在香港市场占比权重较小,通常只是部分资金投入香港,以达到资产配置多元化的目的。
对大部分国内投资者来说,索老这样的对冲基金是水中月镜中花。想购买他或保尔森这样的大型对冲基金,和全球金融大鳄为伍,不仅要有钱,还要有人脉和运气,否则爬上他们在香港国金二期的办公室也枉然。
寻找真正的对冲者
对对冲基金有大概印象后,用什么标准来寻找真正的对冲基金?很多人认为应该是看业绩回报率,这的确很直接,但更专业一点的判断是:基金长期的年化回报率是多少,是否和对冲基金章程及基金经理宣传的理念一致?如果基金经理的确是按对冲基金的章法办事,那么长期来看,业绩表现应该符合其产品特点。
在香港,对冲基金经理自认为真正的对冲基金具备如下特点:一是投资限制少,可以在不同工具和市场上做配置,如可以在股票、商品期货、外汇等市场之间自由切换;大的基金常常绕过交易所,采用柜台交易(OTC)或是黑池(darkpool)迅速出货。有对冲基金为了获得IPO高配售,会主动接受禁售期安排,但反手便把股票通过OTC市场卖出,以达到避险或套利目的,从而也可以极大挖掘盈利机会。
二是可以大量借用杠杆交易(类似A股的融资融券)。对冲基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手法是“卖空”。而与卖空配套的往往是高杠杆,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擅长用很有限的抵押品来借入大量证券做空获利。
第三个特点是管理费和业绩费同时征收,而且后者远远高于前者——这是对冲基金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鼓励对冲基金经理赚取绝对回报的重要砝码。
不少对冲基金同行相互交流时,除了问业绩,往往也会接着问:你们的投资有什么限制?一般用什么工具做空?你们的借贷限制通常是多少?你们的管理费和业绩费征收是什么标准……
熟悉收费结构
说到管理费和业绩费,其实对冲基金的业绩费标准大相径庭,投资者要做准确判断,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收费结构。
首先当然是业绩费的费率问题。对对冲基金经理来说,收管理费不是主要目的,只是维系生存的保障,而业绩费才是真正的激励。通常1.5%~3%的管理费以及20%的业绩费是行业最普遍标准,但也有牛气如西蒙斯的大奖章基金,收高达4%的管理费和44%的业绩费——看来这好像很贵,但即使这么高的收费也已经买不到了,该基金已经不再接受外部认购。它给投资者的回报又如何?据说扣除所有费用后,1988年以来它的年化回报率高达34%,较索罗斯和标普500指数分别高出10个及20多个百分点。
有些投资者不认同海外对冲基金的收费模式。在他们看来,投资者已经付了管理费,基金经理为何还要从盈利里拿提成?投资者为何不直接买做得好的公募基金?
这个问题见人见智。拿公募基金的收费与对冲基金的收费对比意义不大,两者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产品。前者在策略上多以被动投资为主,目标是跟住自定的基准指标(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基金策略受到基准指标的限制);后者则要以主动投资胜出,需要基金经理在不同的市场、投资工具之间进行熟练的配置,博取绝对回报。产品不同,自然需要的管理技能、心智和软硬件配套措施完全不同,对基金经理投资经验的要求也完全不同,要找到合适的人选,显然需要更高的激励机制。
在香港,选择对冲基金的多是希望获得长期绝对收益的高净人士,一般也愿意付出一定的收益作为激励。根据香港理工大学的金融教授近期的研究成果,从全球范围内的基金样本来看,即使考虑到高昂的业绩费,对冲基金仍然要比公募基金给投资者带来更多收益。
其次,要买对冲基金的朋友,最好要看清其业绩费的征收条件,比如是否有门槛回报或是高水位标准。在香港有一些中小型对冲基金会主动提出,在收取管理费之前,提供一个门槛回报率(hurdlerate),有的还会用高水位标准(highwatermark),即基金净值(NAV)需要超过历史最高位时,才能征收业绩费。
举例来说,如果有基金采用高水位标准同时提供8%门槛回报,其历史最高NAV是2美元,那么其下次要收管理费时,NAV必须超过2美元,且要超过8%的年化回报水平。这种高保护机制的对冲基金当然对投资者的保障会更好一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4:40
购买海外基金目前国内的渠道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可以投资国内各大银行推出的QDII基金,大多是环球股票精选类的,增长型占多数,风险较大。也有指数基金可以考虑,但是大多基金建立时间较短。可以注册海外证券账户,比如First Trade, Interactive Brokers等网络证券交易商,因为账户管理非常便捷。可以通过国内的资产配置、资产管理平台。比如通过弥财可以实现全球资产配置,通过投资8支海外ETFs,分别来自美国的Vanguard与Blackrock基金公司。弥财还推出一款美元理财宝,一款宝宝类美元资产,是Guggenheim基金公司旗下的债券基金ETF(主要包含美元现金及短债),低风险,稳收益。购买方式和国内基金产品一样,也是分为整投和定投两种模式。
另外费率上来说,购买海外基金的申购费用会比国内基金贵一些,但在管理费上则于国内相差不大,一般来说,股票型基金较高,债券和货币型基金比较低。考虑到流动性的话,要看投资者赎回之后是将资金留在海外还是国内,如果留在海外,流动性上与国内基金相差不大,但如果赎回之后将资金回流国内,则由于涉及到外币兑换的问题,速度会慢一些。做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有困难就有解决困难的办法,有风险当然也有控制风险的办法。坚持长线、分散投资,无需专业的投资。从技术上控制风险:半仓操作原则,在大势并不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只有一半的资金配置在高收益的基金,另一半的资金配置在稳定的货币、债券或避险的对冲基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5:58
购买香港基金如何开户。在去香港之前准备身份证复印件、通行证/护照复印件、通讯地址、工作单位资料,填写开户申请表格。蓝石投资商务9点客户坐地铁去香港,约11点去开户。香港*持牌人面见客户,客户在他/她面前签署相关申请表格,然后把申请表格与资料递交给保险公司审核职员。初步审核通过后交付保费,完成整个程序需要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审核后完成签约。香港银联卡,在香港的银行开户,然后每月会从帐户上扣取保费;国内双币信用卡,带有visa,MasterCard标志的信用卡,每月会从帐户上扣取保费,我们只要在国内还款就可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7:32
海外基金的购买方式和国内基金产品一样,也是分为整投和定投两种模式。另外费率上来说,购买海外基金的申购费用会比国内基金贵一些,但在管理费上则于国内相差不大,一般来说,股票型基金较高,债券和货币型基金比较低。考虑到流动性的话,要看投资者赎回之后是将资金留在海外还是国内,如果留在海外,流动性上与国内基金相差不大,但如果赎回之后将资金回流国内,则由于涉及到外币兑换的问题,速度会慢一些。海外基金投资风险因素诸多、投资渠道优先且投资难度大,所以广大投资者在构建投资理财方案时不妨问问自己适不适合购买海外基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