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9 09: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3:27
事例: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俞飞鸿,从八岁起就参与了电影的拍摄,16岁就参演《凶手与懦夫》担任女主角,直到1999年参演《小李飞刀》中的惊鸿仙子杨艳而走红,遥想当时,惊鸿仙子的出场真可谓是惊鸿一瞥,艳压全场,本是位仙子,为了爱情,甘愿坠落人间,还没来得及享受爱情甜蜜的杨艳,却为了爱情灰飞烟灭!
他对李寻欢的爱,是理解和付出,而不是占有和痴缠,李寻欢对她也是先是欣赏,而后才是喜欢。俞飞鸿的表演恰如其分,不温不火,既演出了仙子的冷情与骄傲,又演出了仙子的高贵与痴嗔。她高傲自信的表情,微微上扬的嘴角,以及面对对李寻欢才流露出的柔情,表演的恰如其分,让人很难分辨出究竟是杨艳是俞飞鸿,还是俞飞鸿是杨艳。
接下来的俞飞鸿也是精挑细选了几部令人深刻的作品。2005年,自导自演的爱情片《爱有来生》再次把俞飞鸿的演艺事业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这是一个围绕着银杏树展开的凄美“人鬼情未了”,生离死别的一对情侣,男主角化身成一缕孤魂,在银杏树下无怨无悔的等待已经转世的情人,人鬼深情款款的对话唤醒了女主角前世的记忆,可是人鬼殊途,始终无法履行前世的约定。
故事不急不缓,娓娓道来,错过了爱情的彼此,仍会将心里最柔软的位置,留给对方,哪怕相隔不同的时空,俞飞鸿把爱情的真谛,诠释的淋漓尽致!告诉我们爱情不是霸占和拥有,是我们等待着,我们爱的人,一直幸福,哪怕她的幸福里没有我们!
俞飞鸿正如她所扮演的角色般,清醒的,睿智的,不焦躁的生活着,一切过得有条不紊,舒畅自然。岁月给了我们衰老的理由,却对俞飞鸿是偏爱的,人到中年的俞飞鸿,除了愈发的成熟有味道,岁月似乎没在她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被观众尊称为人生导师的俞飞鸿,她坦然的接受爱情,她崇尚自由,认真的诠释着每个角色,由衷的观众朋友们对她的喜爱,戏外又淡出荧幕,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重视*,能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对待男权和女权。活的轻松自然,但并不稀松拖沓。淡泊名利,宁静生活。
扩展资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双重否定"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淡泊”、“宁静”不是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战国时期的道家著作《文子》中亦有"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之句。
另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中还有“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之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