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守长安——多种思想上的矛盾结晶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7 00: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0:11
在十年漫游里,杜甫曾仰望过李白的仙风道骨,也曾了解过高适豪迈的志向。然而家族中的变化和传统的价值观念,促使他心中最终形成了另一个追求的目标、努力的方向——为皇帝效劳。
于是,杜甫毫不犹豫地来到了长安,遭遇了第一次不得志,就是那次“野无遗贤”的科举考试。我想,这次榜上无名,可比第一次落第给杜甫的打击更大,更深。因为,这次他已是下定了决心,要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的。而上一次他的目标感并没有如此强烈,多半是家族给予他的观念,让他做出了看似正确其实盲目的选择。
那时的杜甫,一定会回想起,曾经那些与李白高适一起度过的“潇洒时光”,那不用说,杜甫的思想一定是混乱的,是交错的,是矛盾的。
不过,杜甫挺过了那一道道关卡,那一道道让他怀疑自己的难关。因为,无论是求官心切,还是生活所迫,他心里定是向往自由的。这种想法时时刻刻都会存在,而且在试图不顺时,会越来越明显。
既然,已经再一次重塑了目标,杜甫也开始更加努力的为之奋斗。
他到处去求人赏识,希望通过非常规的手段来得到官位,为皇帝效劳。可是过程哪有那么容易,所以杜甫不得不以一种“请求”别人的角度,去得到赏识。就算他的干谒诗写得那么豪气,他生活中的坎坷也可想而知,并不是与诗里豪气相符。那,杜甫在长安的十年,所显现的作风,定与他的性情并不相符。也就是说,杜甫为了实现目标与理想,抛弃了自己真实的相貌。
心中有所不甘,他可以向韦左丞长等人诉说不平;但心中的矛盾,他只能自己咽下去。
之后,杜甫又抓住了机会,作了《三大礼赋》,这次恰好被皇帝看到。也是杜甫自己急于得到官位,写的也很符合玄宗当时的口味,所以,得以来到集贤院,参加了一个人的考试。那个场景,他也曾在多年后提及过那是个使杜甫终生引以为傲的事件。
也许,正是这次考试发挥“自我感觉良好”,杜甫第二年就与几位朋友一起登了“慈恩寺大雁塔”,但在《同诸公登慈恩寺大雁塔》中,他表达的却是国家已经有了不少的隐患,是那表面上“太平盛世”局面下的动荡不安。那时的杜甫,心里也许会很苦恼,到底如何才能让皇帝知道“山河破碎”的前兆?到底怎样才能拯救这个国家与这些人民百姓?
你能说杜甫有了这种想法后,他心里不矛盾吗?这伟大的诗人,看到了不远处的战乱,看到了不远处人民的痛苦,却无法拯救他们,难道他不感到内疚吗?
所以,很显然,在长安的十年时间,让杜甫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局观能力和悲天悯人之心,他从为自己变成了更多的是为国家为人民,从而使他走向了伟大。
后来,杜甫一直在等待自己的官职,他很相信皇帝,很认可皇帝。但一件件现实却给杜甫的观点举着种种反例。不过,杜甫有他自己的执着,有他自己的初心,就算安史之乱爆发,他依旧说“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所以,杜甫经历了在长安这十年的困守,练就了一双“慧眼”,一双帮助他透过表面发现本质的眼睛;换言之:在经历了困守长安的十年后,杜甫能够从自己的矛盾中看到唐朝的矛盾,也增长了对社会的认识,而十年的经历与他的曾经也聚在了一起,那些矛盾与冲突在杜甫再一次的反省与思考下——结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