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6 23: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5:04
I型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引起的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的一种发生快消退亦快的免疫应答,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生理功能紊乱。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发生机制
1、机体致敏。
2、IgE交叉连接引发细胞活化。
3、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a、预先形成储备的介质;包括①组胺(histamine),引起速发相症状的主要介质,可使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黏膜腺体分泌增强,其作用短暂,很快被组胺酶灭活。
b、激肽原酶(kininogenase),可将血浆中激肽原转变为缓激肽等,后者是参与迟发相反应的重要介质,可引起平滑肌缓慢收缩、强烈扩张血管、增加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吸引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b、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sinophil chemotactic factor of anaphylaxis,ECF-A),能趋化嗜酸粒细胞。
新合成介质
1、前列腺素D2,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环氧合酶途径产物,其与平滑肌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可使血管扩张、支气管收缩,并趋化中性粒细胞。
2、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代谢脂氧合酶途径产物。
3、血小板活化因子,是细胞膜磷脂的分解产物④细胞因子。
4、局部或全身Ⅰ型*反应发生。
防治原则
1.远离变应原:避免与变应原接触;
2.临床检测变应原:以便找出变应原。
扩展资料:
反应特征
1.超敏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
2.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3.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4.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参与。
5.IgE抗体参与。
根据发生的速度,可分为两个时相。
1、 速发相:在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后数秒至数十分钟内发作,主要由活性介质引起功能异常,一般在数小时后消退,但严重时发生过敏性休克 则可导致死亡。
2、迟发相:一般在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数小时后发作,持续24小时后逐渐消退,以局部炎症反应为特征,也伴有某些功能异常。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I型超敏反应
中国知网-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