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州(地名)详细资料大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8 22: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2:34
怀州,古代州名,治今河南省沁阳市,范围为今河南焦作、济源所辖地域。
秦代,灭六国置郡县制,为三川郡之北境,河东郡之东境。
西汉,置河内郡,领县一十八,治怀县。
东汉,为司隶州河内郡,治怀县。
西晋,为司州河内郡,移治野王县。
北魏,罢河内郡,置怀州,领河内、武德二郡,治野王县。
隋唐,仍为怀州,或称河内郡,治河内县,属河北道。
宋代,为怀州,赐名河内郡,属河北路。
金代,为南怀州,属河北西路。
元代,升怀孟路,后改为怀庆路。
明清,升怀庆府,初辖六县,后辖八县,府治河内县。
*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怀庆府治河内县改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故名。先后属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及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建国后,沁阳县改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沁阳县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74年沁阳县划归新乡地区。
1983年,撤销新乡地区,成立河南焦作市。
1986年,沁阳县改属河南焦作市
1989年,沁阳县升为县级市,由焦作市代管。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怀州 地理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 门票价格 :免费 属 :河北道
历史沿革,史料记载,
历史沿革
怀州,古代州名,今河南省沁阳市古称,范围为今河南焦作、济源所辖地域。 夏代,为覃怀地,属冀州。 商代,为鄂侯国,属畿内。 周代,为畿内及卫、邘、雍三国。 春秋,为周地、郑地,后又为晋国之南阳地。 战国,时属韩、魏二国。 秦代,兼天下,为三川郡之北境,河东郡之东境。 西汉,置河内郡,领县一十八,治怀县。 东汉,为司州河内郡。 西晋,为河内郡,移治野王县。 北魏,罢郡,置怀州,领河内郡四县、武德郡四县。 隋代,开皇三年,为怀州,大业三年,为河内郡,治河内县。 唐代,武德二年,为怀州,州治河内县城陷,移治河清县。 唐代,武德四年,为怀州,移治河内县。 唐代,天宝元年,为河内郡,乾元元年,复为怀州,属河北道。 五代,置河阳三城节度使,驻孟州。 宋代,为怀州,赐名河内郡,属河北路。 金代,为南怀州,属河北西路。 元代,升怀孟路,后改为怀庆路。 明清,升怀庆府,初辖六县,后辖八县,治河内县。 *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怀庆府治河内县改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故名。先后属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及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建国后,沁阳县改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沁阳县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74年沁阳县划归新乡地区。 1983年,撤销新乡地区,成立河南焦作市。 1986年,沁阳县改属河南焦作市 1989年,沁阳县升为县级市,由焦作市代管。
史料记载
怀州,河内。雄。开元户四万三千一百七十五。乡八十九。元和户八千七百四十一。乡三十一。今为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理所。
管州一:怀州。县十。内河阳、?水、温县、济源、河清等五县,事具河南府。
《禹贡》冀州之域,覃怀之地。周为畿内及卫、邢、雍三国。春秋时属晋,七国时属韩、魏二国。秦兼天下,灭韩为三川郡,灭魏为河东郡,今州为三川郡之北境,河东郡之东境。楚、汉之际,项羽立司马?为殷王,王河内。高帝二年,?降,以其地为河内郡,领县一十八,理怀。后汉世祖南定河内,难其守,邓禹举寇恂。世祖谓恂曰:“河内殷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卿以河内。”惕遂伐淇园之竹,理矢百余万,养马三千匹,收租四百万斛以给军事,由是东汉之业济焉。晋河内郡,移理野王。隋开皇三年罢郡,置怀州。武德二年陷贼,其年于河清县界柏崖城置怀州。四年讨平王世充,自柏崖城移于今理,今属河阳三城。
州境:东西二百一十七里。南北一百一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一十里。西南至东都一百五十里。东至卫州二百六十里。东南渡河至郑州一百九十里。北至泽州一百四十里。
贡、赋:开元贡:牛膝。赋:丝,绢,绵。元和贡:平纟由十匹,牛膝。
管县五:河内,武陟,武德,修武,获嘉。
河内县,望。郭下。开元户一万八百五十四。乡二十一。本春秋时野王邑,《左传》曰“晋人执晏弱于野王”,是也。汉以为县,属河内郡。隋开皇十三年,改为河内县,皇朝因之。
太行山,在县北二十五里。《禹贡》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注曰:“二山连延,东北接碣石”。
太行径,在县西北三十里。连山中断曰陉。《述征记》曰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二州之界。有八陉:第一曰轵关陉,今属河南府济源县,在县理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此两陉今在河内;第四滏口陉,对邺西;第五井陉;第六飞狐径,一名望都关;第七蒲阴陉,此三陉在中山;第八军都陉,在幽州。太行陉阔三步,长四十里。
沁水,在县北四里。
丹水,北去县七里。分沟灌溉,百姓资其利焉。
济水,经县西南,去县三十里。
新城垒,在县东北九里。武德三年,刘德威于此置营。
武陟县,望。西北至州一百里。开元户九千九百九十九。乡十六。本汉怀县地,隋开皇十六年分修武县置武陟县,理武德故城,今县东二十里武德故城是也,属殷州。皇朝因之,贞观元年省殷州,属怀州。
沁水,在县东一里。
故怀城,在县西十一里。两汉河内郡并理之,晋移郡理野王。
故殷城,在县东南十里。楚、汉之际,司马?为殷王,都在此。
武德县,望。西至州四十七里。开元户一万二百六十二。乡二十。本周司寇苏忿生之州邑也,《左传》曰“周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州、陉、ㄨ、怀”,注曰“州,今河内州县”,是也。汉以为州县,属河内郡。隋开皇十六年,改州为邢丘县,遥取迸邢丘为名也。大业二年,改邢丘为安昌县,取安昌侯张禹国城为名也。武德二年,改为武德县。
太行山,在县北五十里。
沁水,北去县二里。
安昌故城,在县东十三里。即张禹所封国城也。
故大斛关,在县北一百六里太行山上。
平皋陂,在县南二十三里。周回二十五里,多菱莲蒲苇,百姓资其利。
修武县,紧。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开元户六千七百一十七。乡十三。本殷之甯邑,《韩诗外传》曰:“武王伐纣,勒兵于甯,改曰修武。”《左传》曰“晋阳处父聘于卫,过甯”,注曰:“汲郡修武县是。”汉以为县,属河内郡。
周武帝以为修武郡,修武县属修武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怀州。武德初属殷州,贞观元年省殷州,依旧属怀州。
太行山,在县北四十二里。
天门山,今谓之百家岩,在县西北三十七里。以岩下可容百家,因名。上有精舍,又有锻灶处所,即嵇康所居也。
浊鹿故城,在县界东北二十三里。魏文帝受禅,封汉帝为山阳公,居河内山阳之浊鹿城,即此城也。
禅陵,在县北三十五里。献帝陵也,以禅让名。
获嘉县,望。西南至州一百六十里。开元户一万一十四。乡十九。本汉县也,武帝将幸缑氏,至汲县之新中乡,得南越相吕嘉首,因立为获嘉县,属河内郡。
前获嘉县理,在今卫州新乡县西南十里获嘉县故城是也,高齐又移于卫州共城,隋自共城移于今理。
同盟山,在县东北五里。武王伐纣,与诸侯同盟于此山。
七贤祠,在县西北四十二里。嵇、阮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