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7 09: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6:23
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是一部上古至唐五代的乐章和歌谣总集。
郭茂倩,南宋后期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本集上署为“太原”,是以通例指望郡而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褒之孙、源中之子,其仕履未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现知其生平唯一业绩,就是他悉心纂辑了这部彪柄千古的《乐府诗集》。
编集乐府诗,非从郭氏始。《汉书·礼乐志》即已著录若干汉郊庙歌,《宋书·乐志》更著录了不少相和歌辞。按《隋书》、新旧《唐书》的《艺文志》载述,两晋、南朝,曾有众多私家辑录乐府的诗集。可惜这些书籍已大都亡失。郭氏之后,元代左克明编的《古乐府》,明人梅鼎祚编的《古乐苑》,也都是乐府总集,但在内容上颇多因袭《乐府诗集》。唯其如此,现存成书最早、流行最广而最完备的乐府诗总集,就是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言乐府者,以是集为祖本,犹渔猎之资山海也。”(《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乐府诗集》,设十二大类,共一百卷。其中:
《郊庙歌辞》十二卷。汉至五代,用于朝廷举行的祭祀大典。
《燕射歌辞》三卷。汉魏皆取周诗《鹿鸣》,自晋荀勖始自造诗,至隋,用于朝宴、飨射。
《鼓吹曲辞》五卷。初为军乐,后一度与俗乐结合。汉以后又转为雅乐,用于朝会、田猎、道路、 *** 等场合,奏以短箫铙鼓等器。本集所录汉《铙歌》,有多首西汉民歌的上乘之作。
《横吹曲辞》五卷。传自西域,西汉李延年更造新声。初也称鼓吹,后定有鼓有角者为横吹,用为军旅马上之乐。至东汉专用于赏赐有功边将。汉曲多已不存。本集所收《梁鼓角横吹曲》,由北朝传来,保留了不少北方民族的优秀民歌。
《相和歌辞》十八卷。汉世街陌讴谣,初为徒歌(注:不配乐的歌曲),后渐被于管弦,“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为汉乐府之大宗。本集大量录历代拟作。
《清商曲辞》八卷。其始即相和三调(平调、清凋、瑟调),皆汉魏旧曲。主要是江南吴歌、荆楚西声等民歌。
《舞曲歌辞》五卷。汉至隋,为配合舞乐的歌。包括用于郊庙朝飨的雅舞,用于宴会游乐的杂舞。
《琴曲歌辞》四卷。唐虞至隋唐郭茂倩简介,合于琴曲的歌,有五曲、九引、十二操等。
《杂曲歌辞》十八卷。汉至唐,未配乐或乐调难明的歌辞。题材杂广,“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思之所感,或宴游欢乐之所发,或忧愁愤怨之所兴,或叙离别悲伤之怀,或言征战行役之苦,或缘于佛老,或出自夷虏,兼收备载”。
《近代曲辞》四卷。隋、唐两代杂曲,皆为文人作品。
《杂歌谣辞》七卷。唐虞至隋唐,徒歌谣谚。
《新乐府辞》十一卷。唐代新歌,辞实乐府而未配乐,或寓意古题,刺美人事,或即事名篇,不复倚傍。
十二大类之分,兼顾了乐府诗的来源、用途和音乐系统,大体合乎乐府库的实际。这无疑是郭茂倩的一个创造性成果。
《乐府诗集》以音乐曲调分类著录诗歌,在具体编织上,也匠心独运,尤着意体现乐府诗的流变轨迹。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论:“每题以古辞(按:或以较早出现的诗)居前,拟作居后,使同一曲调而诸格必备,不相沿袭可以药剽窃形似之失。其古辞多前列本辞,后列入乐所改,得以考知孰为侧,孰为艳,孰为趋,孰为增字减字。其声辞合写、不可训诂者,亦皆题下注明,尤可以药摹拟聱牙之弊。”对各类歌曲,更冠以解题,“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考乐府者,*出其范围”。
《乐府诗集》所以能成功地展现出历代乐府诗的完整风貌,实赖郭茂倩的网罗宏富,编辑精当。例如《陌上桑》,《宋书·乐志》仅录曹操、曹丕的拟作。《乐府诗集》则先著录古辞,以明曹氏父子所作只是依古辞而拟的新辞;又将《采桑》、《艳歌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日出行》等历来各种拟《陌上桑》的诗,悉附于后郭茂倩简介,以见《陌上桑》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
(摘自南宋·郭茂倩编撰《乐府诗集》现代人聂世美、仓阳卿的《前言》。题目是后加的——岁寒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