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师——阿兰·罗伯·格里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30 03:0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21:06
实在来说,阿兰·罗伯·格里耶并不是一位我所熟知的作家,最起码对他的熟知比不上我书架上的杜拉斯、昆德拉、卡夫卡等,虽然对这个名字有所耳闻,也了解他对新小说和“左岸派”电影的卓越贡献。但我对他的了解仍然还处于理论性的知晓,在此之前我其实并没有读过他的小说作品,当然除了那部名叫《去年在马里安巴》的著名电影外。然而就是对于这部电影而言,之前我所知道也只是这是一部归属于阿伦·雷乃名下的电影,对格里耶所为此写出的这部剧本(或者是应该叫做“电影小说”)并没有阅读过。 所以当我现在阅读了他所书写的这些文字之后(其实就在我写这篇文字之前)我不禁大吃一惊,因为我发现他的这部电影小说已经不仅仅是属于传统剧本的范畴了,这实在是一部完整的、具体的、详细的“导演拍摄日志”,他对细节步骤地书写之详细要远超过杜拉斯所创作的《广岛之恋》这部同样为阿伦雷乃所导演的剧本。我的感觉是,如果说杜拉斯是在用那诗性的语言在进行文学性的诉说的话,那么格里耶就是在用那冷静的旁观者的视角在进行“拍摄”。《去年在马里安巴》实在是一部令人拍手叫绝的电影,曾引发了我十分美好的观赏经验,这使我阅读格里耶的兴趣大增。
在浅薄地阅读了一些格里耶小说后,我感到格里耶对小说所作的一个显著革新是属于叙事方式的,独到的视角(在这里我当然指的是那部《嫉妒》)使我感觉到他文本中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叙事*。
请允许我可能是不公正的做一个比较,虽然我特别特别的喜欢“喋喋不休”的杜拉斯(我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我其实是并不完全赞成这个词汇,因为她的重复并不是单纯的絮叨,而是她独特的层次性表述),我也特别喜欢那位喜欢把性和爱“讨论”过来讨论过去的米兰·昆德拉。但我在必须在叙事方面指出一点:他们在叙述方式上依然沿袭传统的,这方面是赶不上格里耶的。他们关心的是“他在说”或是“我在说”,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让我们找不到或弄不清是谁在说呢?我想,他的《嫉妒》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尝试,《嫉妒》描写景物真是细致而精彩,我真的感觉格里耶是个极好的描写物体的作家,如果他是一个画家的话,他也一定是一位最好的景物画家,看看这部小说的开头吧,从柱子的阴影到露台的宽廊,格里耶把细节描写放大到极致。但这种描写似乎又不是纯静物的,诸如那“无情的烈日”这样的语言,分明是一个人在投射自己的感情,但是谁呢?是作者格里耶?还是那未出现的第三者?仰或是天神?
也许是,也许全不是。
初看这本书,会看到小说现场活动的只有两个人:主妇阿 X 和弗兰克。作品的名字叫《嫉妒》,是谁在嫉妒呢?我们从他们的谈话中见不到互相嫉妒的语言,自己会嫉妒自己?我们实在看不出这种可能性。那么嫉妒者在哪里?
但如若细读文本,便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当弗兰克来做客时,餐桌上有三套餐具,没客人时,两套,阿X跟弗兰克进城期间,则剩下一套。这暗示着,文本中一定又有一个第三者。而且这个第三者始终在场,这个被刻意抹化掉而又对全文产生着影响的影子,或者说是“在场的隐匿者”让我不禁联想起张艺谋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那始终未露面的男人,可不可以设想张艺谋在不由自主的模仿格里耶呢?我想会有这个可能。我们还能在书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她打开白兰地,斟到排成一列的三只杯子里。她又把汽水兑到里面。把前两杯递出去之后,她拿起第三杯,走过去坐到空椅子里。”弗兰克和阿X都是在非洲殖拓的庄园主,阿X只是一个主妇,一种本能的认识似乎应该让我们觉得应该让这*有一个丈夫。阅读至此似乎已经明朗了,书中肯定有一个第三者,而且这个第三者是主妇阿X的丈夫。是他的丈夫在嫉妒。
但真的只是这样吗?读者如是说,评论家如实说,甚至格里耶本人最初也是如是说。
我总觉的不是这么简单,因为这个视角十分的独特,他是站在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述的,我们熟知的第三人称讲述,一般来说,这个第三者就是作者。而在这本书中,这个第三者却似乎又是带有一定主观情绪,而且他的讲述是亲身参与亲自见到每一个场面的,这和那种作者的“上帝视角”有很大的区别。这种给人的感觉又有点像某些电影里的旁观独白。格里耶不愧是一名出色的电影导演,他把电影中的某些技法充分运用到了小说里。这种视角我还在一部娄烨导演的电影《苏州河》中见到过类似的运用,但也不完全一样。不知是否有抄袭格里耶的可能。
然而让我更感到有趣的是,作者并没有肯定这个第三者就一定是他的丈夫,难道不能是其他人吗?兄弟姐妹可不可以?一个同样暗恋阿X的人可不可以?那怕是个*。或者也有可能是一个有着俄狄浦斯情结的儿子。
这一点,我觉得正是格里耶的伟大的过人之处。
他用不能为人所辨别的视角,用不能为人所明晰的“匿名在场者”,为我们在阅读之外编制了一个迷宫,他让我们从文本内容中跳跃出来,用一种专业的、技术的眼光去审视这部作品,让我们思考《嫉妒》之外的嫉妒,这几乎是正如马拉美所提出,诗歌就是让人猜得谜语一样,把一种韵味和思考无限延长,直到我们从中赏识出我们自身,我们自身的本质力量。我觉的这就有点像我们中国文学中所说的“意境”,虽然这里用词不当,意境专为抒情,但我要表达意思是那种类似意境的悠长的可以品味咀嚼的空间,那种被格里耶用在了叙事上的这种“延长了的思考和韵味”。这种相似的阅读感受我在博尔赫斯的作品中也曾遇到过,虽然格里耶和博尔赫斯在许多方面大相径庭,但他们在小说写作的手法的创新这一点上来说,无疑是一致的,都属于“作家中的作家”。尤其是他在小说叙述方面所作的创新和尽可能的尝试,令人过目难忘。
格里耶不是一个通俗大众化的作家,他显然没有和他同门同派,又有很多相似点的杜拉斯那么走红(他们的相似体现在:同为新小说的领军人物,同为左岸派的代表性导演,而使他们作品成名电影的导演又同为阿伦·雷乃),所以当我听说了他的作品《橡皮》在法国只卖了几百本,而在中国却卖出了15万册的巨额销售量,就该笑还是困惑了。但就我所知,格里耶和杜拉斯的作品是在西方没有这么多的读者群的,他们向来是只属于少数人的作家。在法国的《读书》杂志上有这么一段他的谈话,请允许我把它摘抄下来,作家描述说:“往往有人走近我,吃惊地小声问道:‘您就是阿兰·罗伯—格里耶?’我说:‘是的。’接着我问道:‘您读过我的书?’他们都用一种害的声调说‘没有’,然后又低声说:‘不过见到您我是多么高兴。’人们都是这个样子。”没错,格里耶虽然有名,但读他小说的人,或者能读懂他小说的人其实并不多。但这个情况在中国似乎出现的一些不同,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在阳光下读格里耶,这种情况令人既感动也很困惑,他们真的读懂了格里耶了吗?
中国有一个特定的小资群体,或者标榜自己的小资情结的人。他们是很是迷恋格里耶们的。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1998年格里耶到海南访问时,当他知道很多人知道他,也知道杜拉斯和布托·西蒙时,格里耶所露出的惊讶的表情。当然被人喜欢不是错,应该是一种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情,但我看到这里总觉得这其中有这么样那么样的言语不出的不对之处。也许是我不喜欢这些所谓的小资读者那种不重视格里耶们“写作的技巧”,而只是一味的迷恋格里耶们作品那种“时代”与“时髦”的特质的原因吧。因为我的直感是他们喜欢的不是文学,而是因为格里耶们是来自法国,浪漫的法兰西,物质化生活高度发达的法兰西。设想一下,喝着咖啡,手里捧着杜拉斯与格里耶,是一幅怎样法国式的精致生活?
我觉得这才是我喜欢的阿兰·罗伯·格里耶。一个不媚俗的作家,一个貌似现实主义,但却后现代的令人惊奇的作家。一个每一部作品都会给人带来的新奇感受和冲击的作家。他是在把写作当成一种建筑,建筑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他是在用作品来进行一种试验,试验小说的各种叙述的可能性。他用自己的文本把“新小说” 的“新”字作了最好的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