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尊王夷攘”的“夷”是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30 00:1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9:48
应该是D!
尊王攘夷:
1.谓尊崇王室,排斥夷狄。春秋时代,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国家,称其他少数民族为"夷狄"。当时,周天子的地位已日趋衰微,但名义上仍然是诸侯的共主。齐晋等大国为了争取诸侯的领导权,在其主持会盟期间,都以"尊王室"、"攘夷狄"相号召。汉以后这种正统思想经过敷陈阐发,在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当汉民族建立的政权受到异族侵略时,统治阶级就以"尊王攘夷"作为动员臣民拥护王室、团结御敌的口号。《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宋朱熹集注:"二公皆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
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专著。周平王东迁雒邑以后,周天子权威大大减弱,诸侯国内的篡权政变和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戎狄蛮夷等边境少数民族趁机入侵,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华夏文明面临空前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齐桓公、晋文公等中原诸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讨伐入侵的少数民族和楚国等受蛮夷影响较重的诸侯国,这种*被《春秋》学家称为“尊王攘夷”,能够实践这一*的诸侯就成为“霸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9:49
C 北方少数民族
“尊王攘夷”,尊:尊崇。攘,排斥、抵御。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9:49
选D。
齐桓公时代,对中原产生威胁的主要是西北、华北和中南的民族。西北、华北的戎、狄,向中原地区进犯。而南方的楚国,当时正在向黄河流域扩张,基本上很多姓姬的诸侯国都被楚国吞并了。为此,齐桓公率领中原诸侯伐楚,也正因为如此,在齐桓公以后的晋文公以至晋国历代君主都和楚国大战了N次,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城濮之战与鄢陵之战。而在齐桓公时期,东南的吴越还未兴起。所以选最后一项即选D。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9:50
是C
理由:1.当时的称谓。南方少数民族称“蛮”;北方少数民族称“夷”;西方少数民族称“戎”。
2.看齐国的地理位置。齐国在今山东地区,在当时能对齐国造成威胁的只有北方的少数民族。因为齐国的东面是渤海,西面、南面是晋国,因为齐桓公在晋国尚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9:51
D 泛指各少数民族
“攘夷”,即对游牧于北方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
所以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