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9:49
1) 从“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的关系角度思考:①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②人生的价值决定着职业的选择;③职业的选择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实现;④“ 实现人生价值”比“挣钱”更重要;⑤良好的职业选择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
(2)从“爱才(惜才)与屈才”的关系角度思考:①尊重人才,为青年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②心有凌云志,何惧基层苦;③是人才,到哪里都不会“屈才”;④脚踏实地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⑤放下名校包袱,从基层开始历练;
(3)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角度思考:①营造良好环境,促进青年成才;②基层天地广阔,是青年成才的好去处;③到基层磨炼,方能担当大任;④基层需要青年才俊,也能锤炼才能;⑤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本次作文紧扣当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采用新材料+情境化+任务驱动的命题形式,将关注目光投向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与学生发展切实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观”这一话题,选取富有哲理又凸显时代特色的两则材料,设置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给出了“写发言稿”的具体任务指令,指向当下高考所重视的实际应用。作文题瞄准社会热点,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注重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体现了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落实。作文题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具体材料,第二部分为写作任务指令。审题时要两者兼顾,仔细审读。试题提供了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是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第二材料是当代许多大学生想当网红的事。前者指出青年在择业时既要考虑到自身的成长,更要以人类的幸福为目标,强调择业时只有努力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过得完美,强调职业的高尚情怀和奉献精神;第二则材料联系社会热点,给出当下不少大学生渴望成为网红的现象,突出了许多大学生不愿吃苦就想成功的思想。写作时应对两则材料进行辩证分析。我们在敬仰马克思伟大择业观的时候,不能生硬地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人类的思想者,但一定要有奉献精神;运用第二则材料时也不要极力批判网红,想当网红没有错,错的是材料中的不良思想,对这种一味追求付出少、收入多的思想要加以批判。不能只看到网红的光鲜,更要看到网红背后的“精耕细作”。写作时应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核心,联系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结合实际谈做法,可按议论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法则展开,也可以采用驳论法,注意两则材料都要有涉及,辩证地看待。同时关注立意的格局与深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9:49
1) 从“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的关系角度思考:①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②人生的价值决定着职业的选择;③职业的选择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实现;④“ 实现人生价值”比“挣钱”更重要;⑤良好的职业选择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
(2)从“爱才(惜才)与屈才”的关系角度思考:①尊重人才,为青年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②心有凌云志,何惧基层苦;③是人才,到哪里都不会“屈才”;④脚踏实地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⑤放下名校包袱,从基层开始历练;
(3)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角度思考:①营造良好环境,促进青年成才;②基层天地广阔,是青年成才的好去处;③到基层磨炼,方能担当大任;④基层需要青年才俊,也能锤炼才能;⑤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本次作文紧扣当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采用新材料+情境化+任务驱动的命题形式,将关注目光投向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与学生发展切实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观”这一话题,选取富有哲理又凸显时代特色的两则材料,设置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给出了“写发言稿”的具体任务指令,指向当下高考所重视的实际应用。作文题瞄准社会热点,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注重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体现了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落实。作文题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具体材料,第二部分为写作任务指令。审题时要两者兼顾,仔细审读。试题提供了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是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第二材料是当代许多大学生想当网红的事。前者指出青年在择业时既要考虑到自身的成长,更要以人类的幸福为目标,强调择业时只有努力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过得完美,强调职业的高尚情怀和奉献精神;第二则材料联系社会热点,给出当下不少大学生渴望成为网红的现象,突出了许多大学生不愿吃苦就想成功的思想。写作时应对两则材料进行辩证分析。我们在敬仰马克思伟大择业观的时候,不能生硬地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人类的思想者,但一定要有奉献精神;运用第二则材料时也不要极力批判网红,想当网红没有错,错的是材料中的不良思想,对这种一味追求付出少、收入多的思想要加以批判。不能只看到网红的光鲜,更要看到网红背后的“精耕细作”。写作时应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核心,联系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结合实际谈做法,可按议论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法则展开,也可以采用驳论法,注意两则材料都要有涉及,辩证地看待。同时关注立意的格局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