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德国的交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26 00: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17:24
来德国这么时间了,发现了德国的交通与国内有一些不同,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探讨。
先说公交车。
在柏林每次乘公交车,我都对他们的公交车的设计由衷的佩服。
德国的公交车设计的很人性化。
乘客一般从前门上车,需要向司机出示自己的有效车票或者当场购票。一般来说,大部分的乘客都买了月票或者半年票,学生都有学生卡,学生在注册时已经购买了学期票,乘车时只需要出示就可以。
当场买票的乘客比较少,所以德国的公交车上,司机就是售票员,售票员就是司机,完全一个人搞定,节省了人力,效率也比较高。
当然我们从国内的实际情况看,这样做行不通,一方面国内的车票机制没有这么健全,都是上哪趟车买哪趟票,人这么多,司机如果卖票,那么就顾不上开车了。另一方面,公交车上有售票员,可以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否则不知有多少人要下岗。
刚才说一般乘客从前门上车,还有一些抱小孩,推婴儿车,拿行李,身体有残疾的人就可以从中门上车。这时候德国人的人性化设计就体现出来了,车停好之后,感觉是释放了一定的气体支撑力,车子整个下沉了一些,同时车身向路边倾斜,这样车门的高度就几乎与路边人行道的高度相同,这些乘客可以比较方便的上下。
在中门的地上还有一片合起来的板,如果万一残疾乘客的轮椅上不来,可以打开这块板延伸到地上,这样坡度就很小,残疾乘客完全可以自己坐轮椅上车。
对中门的一块没有座位,是专门给乘客停放轮椅或婴儿车的地方,而且有比较低的扶手,这些乘客很方便的抓住,比较安全。
车子前面的显示屏上会显示每站到站的名称,同时也会有语音报站,这样对乘客比较明了一些。
欧洲的公交车上还有一个装置是国内没有的,就是车内每根扶手上,都有一个红色或者绿色的按钮,当到站前,需要下车的乘客就按一下按钮,司机就知道有人这站需要下车,否则站点没有人的话,车就不会停,接着开下去,中门残疾人扶手的按钮设计的比较低,方便残疾乘客使用。
印象中上海的公交车上,都是售票员阿姨每站到站前,发着嗓子大喊“有人下车伐”,得到肯定或否定回答后,就又要向司机师傅喊一声“有”或者“末”,耗费不少体力,估计初到上海的外地朋友或者外国朋友肯定听不懂,一定要坐过站的。
德国的轨道交通比较完善,有地铁(U-Bahn)、城市轻轨(S-Bahn),还有各式火车线路,ICE、IC、RE等等,这些是按照火车的行驶速度分的。
德国除过东部的一些城市,大部分城市都有地铁。而且各个交通站点的换乘十分方便。德国的轨道交通,包括火车,外面都没有检票员的,也没有阻拦,可以随意进出车站和上下车。
只是在火车上,偶尔有查票员查票。大部分人都是会自觉买票,被查出没有买票的,现在德国铁道部门规定,一次罚款40欧。
在鲁尔区的时候,城市比较紧密,从一个城市到相邻城市,只要一二十分钟,由于大部分德国城市火车站就在市中心附近,所以非常的方便。有很多同学就是住在Essen或Dortmund,而来Bochum上课的。
柏林有9条地铁,15条轻轨,还有28条有轨电车,纵横交错的轨道交通,将面积广大柏林又缩的很小,出行十分方便。
而且基本上每个站都是几条轨道交通的交错,不出站,上下几个台阶,或者旁边走两步,就是另一条轨道线,换乘十分便利。比起上海,从人民广场一号线换乘二号线,身体稍差的老人都无法坚持的步行距离来说,确实是方便多了。
说这些,是想在介绍德国交通的同时,内心期盼着我国在交通设施的人性化和交通路线的便利化方面,能看到差距,取长补短,做的更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