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常识猜题技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25 20: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00:39
1. 省考常识如何猜题
省考常识如何猜题 1.关于行测的数*算和常识部分有没有什么猜答案的技巧
公*行测题猜题技巧,比如:
1. 数*算
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选项有升降,不看最大最小,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或是正确的选项。
3)选项中若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2. 常识判断
1)比较异同,找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2)绝对排除法
常识判断,一些法律题中某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可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
[公*行测备考或参考国考行测复习资料整理掌握行测各类题的答题思路及解法]
2.好心人帮帮我吧,告诉我公*能不能猜题
你猜题,对自己不负责任啊,浪费时间、精力、物力,关于答题速度,给你下面这些建议一、常识判断常识判断是国家公*行测的必考题型之一,要求考生具备相对较广的知识范围。
2013年常识判断部分与往年相比题量减少了5道,为20道;考点涉及科技、人文、经济、*和国情社情等多个方面。预计2014年常识判断部分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1.重视平时积累。常识判断的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虽然题目设计灵活多样,但最终不会脱离基础理论知识这根主线,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稳扎稳打,才能胜券在握。
2.关注时事热点。常识判断的题目往往具有很强的时代感,除基本知识外,增加了对时政热点的考查,特别是近几年党和*的重要会议,都成为了常识判断部分的重要考查对象。
这要求考生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外,还要密切关注时政热点。二、数量关系近年来,国家公*行测数量关系部分主要考查数*算这一题型,考试大纲中提及的数字推理这一题型并未出现。
预计2014年国家公*行测数量关系这一部分也将主要考查数*算这一题型。数*算的复习要从数学思维、计算技巧、题型演练和模拟提高四个方面入手。
了解六大数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并深刻理解相应的解题方法;熟悉各种计算技巧,逐步提高解题速度;了解传统题型,掌握每种题型的常用解题方法和步骤,在此基础上深入掌握综合题型;常做模拟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三、判断推理1.图形推理近年来,国家公*行测加大了对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题量显著增加,由5道增加为10道;题型创新发展,不仅有传统型图形推理,还有分类型图形推理。
预计2014年国家公*行测图形推理整体上将延续以往风格。图形推理的备考重点在于全面了解并熟练掌握数量型图形推理、位置型图形推理、特征型图形推理、组合型图形推理和空间型图形推理的解题要点,掌握图形推理的分析方法,灵活运用特征分析法、求同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位置分析法,从整体上把握图形推理的解题思路。
2.逻辑判断相对于判断推理部分的其他题型,逻辑判断对考生提出了较高要求,是考点的难点所在。近年来,逻辑判断的题量稳定在10道,包括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大部分。
预计2014年国家公*行测逻辑判断部分题量和题型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逻辑判断的备考重点要放在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上。
对于可能性推理要从6大题型各自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入手进行深入的学习,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常考的逻辑基本知识,有效应对考试中的必然性推理题目。对于智力推理在知道方法的基础上要多做真题和模拟题,以达到熟练运用。
3.定义判断国家公*行测定义判断部分所给的定义一般较长,有时还会进行分类,从而涉及多个定义,这就相应的增加了考查的难度。定义判断复习要了解定义判断解题基础,掌握常见的要点类型,在确定定义要点时能够找准、找全,熟练运用解题方法,快速找到或总结归纳出要点,准确解题。
建议考生将备考重点放在研究真题,勤做练习上。4.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国家公*行测判断推理部分的必考题型之一,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词语之间关系的理解、比较和分析能力。
近几年来,此部分的题量在5~10道之间徘徊,呈交替变化趋势。类比推理备考重点在于词项间关系的掌握,尽可能多地了解词项间的各种关系,那么即使出现了关系的组合,也能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四、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三种题型,重点考查考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和高效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预计2014年国家公*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量和题型变化不大。
1.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多积累一些常见词语,打牢基础知识体系。
另外,要想答好逻辑填空题目,不仅仅需要打牢基本的语文功底,还需要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事理分析能力。2.要注重提高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要学会抓材料关键。
抓住关键,就能对题干中的某些信息产生敏感,形成条件反射,快速找到破题点,得出正确答案。3.多方关注以增加见识、培养语感。
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很多试题体裁以议论文为主,新闻调查、时评、杂文等材料居多。考生备考时,可多关注主流媒体网站,拓宽知识面,增强语感。
五、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国家公*行测的稳定题型,其信息量大、数据多、平均作答时间短的特点使之成行测考试中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1.掌握基本概念。
可以先从概念的定义、公式入手并结合例题熟悉概念的使用,逐步培养快速列式的能力。2.培养速算能力。
认真研读权威教材的速算技巧,根据个人能力和习惯熟练掌握几种适合自己的技巧,以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快速解题,并通过练习巩固提高,这将在考试中迅速提高资料分析得分率。采纳下吧。
3.如何猜对常识判断奇葩题
第一,与众不同法。
如果选不正确的,那么在四个选项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该选项一般为正确答案。如果选正确的,先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先排除该项,然后在其他三个选项间再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与另外两个不同,则这个与另外两个选项不同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例1】关于欧洲 *** 债务危机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元升值 B.欧元区经济低迷C.巨额财政赤字 D.财政*与货币*的不协调解析:纵观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A选项是正面信息,其余选项均为负面信息,因而选择A选项。【例2】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再贴现率 B.降低央行基准利率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D.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解析:四个选项中C是个税起征点,其余三项均为率,说明实行该*的主体不同,C排除,在剩余三个选项中,A、B项均为降低,只有D为提高,故选D.第二,自相矛盾法。
观察四个选项,并对选项进行横向比较。如果出现两个选项的说法自相矛盾,则可以将其他选项排除,答案锁定在这两个自相矛盾的选项。
同时,被排除的选项则可以用来辅助解题。【例】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被称为海上航行安全的“预报员”.下列对海鸥获得“预报员”称号的解释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如果海鸥贴近海面飞行,那么未来的天气将是晴好的B.海鸥常落在浅滩、岩石或暗礁周围,航海者可据此判断附近是否有暗礁C.海鸥有沿港口出入飞行的习性,迷失方向时可观察海鸥的飞行方向寻找港口D.如果海鸥离开水面高高飞翔,成群结队地从海边飞向大海远处,则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解析:通过观察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项和D项都是要飞向大海,A项是天气好,而D项是暴风雨即将来临,明显有矛盾。
所以排除B项和C项。另外根据常理推断,暴风雨来临时海上的危险要高于海边陆地,海鸥应当在靠岸的地方躲避暴风雨,D选项的说法明显有违常理,所以不符合事实。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第三,绝对相对法。
在常识判断的选项中,特别是涉及一些法律题目的时候,有一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
【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社区矫正不适用于犯罪分子B.给予外国*财物可能构成犯罪C.行贿人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应当减免处罚D.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应判处死刑解析:A项“不适用”、C项“应当”与D项“不应当”的说法都太绝对,所以说法错误。而B选项“可能”说法不绝对,因而当选。
【例2】下列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定的会议形式分为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办公会议B.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都有权实施行政处罚C.行政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此,由行政机关承担全部举证责任D.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解析:B项的“各级…都”,C项的“全部”,都是太绝对的选项,一般为错误选项,因而可以排除。对于A项和D项就需要有基本的常识了。
我们都知道犯罪的人是不能报考公务员的,而公务员被判处刑罚就可以说明公务员犯罪了,因而会被给予开除处分。所以D选项说法正确。
要知道,常识判断作为行测考试的题型,本质上还是在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考生不要被常识判断的专业知识外表所迷惑,一定要静下心来,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常识,选出正确选项。
考试吧相信考生如果能将这三个方法熟练掌握,一定能使常识判断部分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数。
4.省考的常识判断部分怎么复习
从2005年开始,常识判断的考点呈现出两种变化趋势。第一,考查的知识逐渐脱离“常识”的范畴,开始考一些比较偏、怪的知识点;第二,法律常识题目的比重逐渐加大,打破了以往各种知识均有考查的均衡情况。在这两点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常识判断的题目难度开始增大。2007、2008两年可以说是常识判断“走火入魔”的年份,全部25题都是法律常识,这给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公平。有些题目即便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点也过于冷僻,难以把握。在这一阶段,常识判断的题目开始向专业的法律考试靠拢,不仅频频出现司法考试、法律硕士联考的原题,也加大了案例型题目的考查力度。
正当绝大多数人都对法律常识感到头疼甚而深恶痛绝时,2009年国家公*的常识判断题目终于回归了理性,不再考单一的法律常识,而是包含了法律、*、经济、文化、历史、自然、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法律题目仅仅占7道,依然主要集中在*、行*、民法、刑法这四大部门法当中。时事热点成为新的考点,奥运会、汶川地震、神舟七号飞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金融危机……国际国内发生过的重要大事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今年的考试大纲中,常识判断又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不再单独强调以法律常识为主,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在2009年考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公平性。同时也在备考上,指明了应有的方向:
一、重在积累。除了法律常识以外,其他内容很难系统复习,因此考生需要的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工作,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盲目的大量练习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还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分清轻重。法律题目所占的比重在去年的考试中已经严重缩水,今年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因此考生已经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背诵法条或是记忆很专业的法律知识,对四大部门法有简单了解即可,同时颁布时间比较近的一些热门法律需要格外加以注意。
三、把握时事。国际上和国内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时事,是考生应该关注的对象,尤其是2008年11月以来的时事,比如医疗卫生改革、日本政权变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等最近一年内发生的重要大事。
四、真题为纲。考过的题目有可能重复,考过的考点有可能不变,即所谓“考题就是考过的题,考点就是考过的点”。最佳的复习材料仍然是往年考过的真题,也就是我们一向所提倡的“从真题中来,到真题中去”,通过真题的训练把握命题者的出题脉路和常见考法。
综上所述,对于常识判断,考生最应该具备的就是一颗平常心态,既不贪功近利,也要未雨绸缪,注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能出题的小细节,积累为主,真题为辅,不断扩充知识面才能从应对常识判断。
华图网校提供相关配套网络名师课程,全部名师讲解,帮你迅速掌握解题技巧,你可以点击下面的图标进入华图网校首页了解,谢谢。
5.公*考场猜答案有哪些要诀
一、数字推理 全奇必是奇:数列给出的项如果全是奇数,答案必是奇数;全偶必是偶:数列给出的项如果全是偶数,答案必是偶数。
奇偶奇偶间隔走:数列给出的项如果是奇数和偶数间隔,答案必须符合此规律。从怪原则:选项中有0、1等多数为正确选项。
题目中全部都是整数,选项中出现分数或小数多为正确答案;同理题干全部都是小数或分数,选项中出现整数多为正确答案。 看出整体有单调性,如果题目为单调递增,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大于题干中最后一个数字的,那么一般是正确答案。
分数数列中,分母多为质数,分数多需要分子,分母拆分找规律。 二、数*算 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三、图形推理 1。
图形本身变化不大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 2。
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叠加等。 3。
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4。
空间型图形推理注意合理利用橡皮、小刀等工具模拟题干。 四、逻辑填空 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五、片段阅读 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六、判断推理 1。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 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 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 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5。 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
6。 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
7。 排除弱化项、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往往是答案。
6.公*前面5道常识题如何做啊 一点头绪都没有
方法/步骤1:
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到常识到底考什么。严格来说,常识主要测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多方面。寥寥几句话概括,我们却要辛苦学习好一阵子。
常识范围广、内容多、知识点杂,且属于那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题目,要说快速解题方法,除了万能排除法经常用到,也没有特别靠谱的方法能让我们直接定位到正确答案。所以,要想在常识这一块拿到好分数,每天坚持积累就非常重要。
具体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通过看书或者听课直接积累知识。比如古代历史、中国地理等,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好掌握的,当然,不求全,尽可能多掌握一些就好。二是通过做题间接积累。平常多做常识题,速度当然要有,但在分析解析时不能看了就过了,一道题所涉及的知识必须全掌握,包括错误选。
有些小伙伴常常抱怨,我做了好多题,可就是提不高。原因就在于也许这些题你只是简单的做过而已。
方法/步骤2:
常识判断当中也会考到最近的一些时事动态,这就需要大家多关注一些社会现象,思考一下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多考虑解决类似问题的对策。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们可以借助外力充实我们、提升我们。可以多去看看《人民日报》《南方周刊》,关注国内外大事件、时事*、*会议等,就可以慢慢将知识的积累量提升上来,且如此也能够让你有更多的积累去应对申论考试。
当然,我们在看书、做题的时候,没有必要刻意去要求自己瞬间记住,就当十万个为什么来看,零敲碎打的记住一些就行。要的是广度,而不是深度,看得越多,遇到考点的概率就越大。考试都是选择题,有一个选项能有点印象就有可能排除一个错误选项。同时考前一天也应该集中突击看看,把能找到的常识资料都浏览一遍。
方法/步骤3:
以下是我以前整理的常识资料,你可以先看看:
1,科普常识:
最近几年,常识判断中有两类考点所占的分量非常大,也就是生活常识和科普常识,一般都要占到1/4,甚至1/3。在很多文科生那里,这些分的命运跟数*算一样,压根就是被抛弃的。其实生活常识只考“怎么办”,科普常识才侧重“为什么”,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知识。比如下面两个题,前一个就是考生活常识,后一个考科普常识。祝你早日上岸!
7.公*中的常识题怎么复习
买一本行政能力测验的书看一遍,然后把历年的真题做一遍。
虽说很多题目需要平时多积累,但是通过题海战术,短时间的训练也可以使你的答题速度有大幅的提高,另外有很多逻辑题也需要不断地做来来提炼相应的答题思路。
补充:
买一本申论的书,通常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的书都是一套一套的。上面各种范文都有。
公文也不会13种都考到的,顶多考到报告之类,大概知道格式就行。
一般就是看一篇材料,第一题让你概括材料反映的问题,第二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什么措施,第三题就是写一篇论文。准备申论可以多看看半月谈,学会总结那些官文的框框,通常都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的~
8.怎样安排省考行测的答题顺序
你好。
您问的是答题顺序. 之所以讲究顺序,是为了提高得分。所以详细讲一下具体情况。
公务员行测模块的试卷顺序是:1常识。2计算。
3言语理解。4 逻辑判断 5 资料分析。
一般称为五大模块。 大概给你说一下,这些题的分值。
言语理解占分最多。一般在35分左右。
数学计算占分较少,15-20分。 但是! 请注意公务员的计分方法。
并不是说一题固定多少分。而是采用加权形式,就是说一个题目如果很多人都错了,而你做对了,你会得很多分,而一道题很多人都对了,你做错了,那就扣很多分。
按照这个方法来计算分数,往年得数学计算与资料分析题目往往一道题超过一分,甚至达到1.5分,而言语理解一般保持在0.6分/题。常识0.4/题(平均值)。
结合试卷顺序和分值来看,我建议:1先答自己擅长的 (提高信心。2资料分析千万不要放在最后一块答。
(因为资料分析五篇资料,会有一到两篇非常简单,但是由于资料分析往往在试卷最后一个模块,很多人来不及做,丢分严重)3.常识题不要花太多时间,顺序自行安排(因为常识涵盖方面太广,谁都不敢说自己擅长常识块,大家都不会!) 4.逻辑判断最好放在言语理解块后面答,思路更清晰。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事可以问我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