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20 02: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6 04:43
(关于过年和过年贴春联的传说版本很多,这是在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
很久很久以前,遥远的大山深处居住着一只凶猛的野兽,名叫“年”(也叫“夕”)。它硕大无比,比现在的大象还大几倍,比老虎还凶几十倍,长着尖尖的角,锋利的牙齿,十分可怕。
年平时生活在大山的深处,可一到岁末,就会跑到村庄里,吞食牲畜,伤人性命。所以,每到岁末这一天,人们如临大敌,家家户户收拾东西,扶老携幼,逃出村庄,生怕遭到“年”的伤害。
又是一年的岁末到了,大家像往常那样收拾东西准备逃跑。这时,从村子的东边走来一位老人,只见他白头发,白眉毛,白胡子,身穿白衣服。
白发老人对大家说:“乡亲们,你们别慌。我有办法对付年,只要我在村子里住上一晚,一定能把年赶走。你们就别逃了。
大家见他年纪很大,好像风一吹就要倒了,谁也不信。如以前一样,大家都撇下家,逃出村庄。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一户人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红纸大门怒视了一会儿,突然狂叫着扑过去。眼看就要到门口了,院子里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贴红纸的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竟然大惊失色,仓皇而逃。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村民才恍然大悟,想起了白发老人的许诺。
他们很快注意到了贴着红纸的大门,听到院里有竹子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年”(夕)兽的办法。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岁末的这一天,也就是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家家贴红对联、燃放鞭炮,晚上灯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拜年。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
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
而且从此以后门上贴的红纸红纸也逐渐变成了现在春联,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扩展了内涵,不仅是避邪驱灾,而且还寄托了百姓们对生活的祈福和美好祝愿。
扩展资料:
守岁,中国民间风俗,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熬年守岁-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