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23 12: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06:23
文言文中,若字有两个读音,多种词性,意义也很多。
一、读作rě,可组成“般若”( bōrě)一词,意思是智慧(佛经用语)。 二、读作ruò,作动词,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
本义:顺从。例如: 钦若昊天。
——《书·尧典》 不逢不若。——《左传·宣公三年》 引申为如同、像。
例如: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 关山度若飞。
——《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引申为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例如: 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礼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齐策》 读作ruò时,还可作代词,意思是如此,这样。
例如: 织自若。——《战国策·秦策》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梁惠王上》 引申为人称代词:你 [们] ;你 [们] 的,例如: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读作ruò时,还可以作连词,意思是假如;如果。例如: 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
——《左传·隐公十一年》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意思是至于,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读作ruò时,还可以作助词,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
相当于“貌”、“样子”。例如: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卫风·氓》。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若 ruò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
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
4. 约计:~干(gān )。~许。
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
若,文言虚词。用法很多。举例如下:
当顺讲。《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山泽山林不逢不若”。不若就是不顺。
还当及讲。《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
做称呼代词,当你讲。即汝、尔。《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
当其讲。《论衡-刺孟篇》“吐若兄之路”。若还可以当如此讲。当此讲。当这讲。等等。不再一一列举。要看“若”字是不是作主语,或宾语,或状语,和什么样的副词相配等各种具体情况来翻译。
作连词时,常常写作“若苟”、“若其”、“若使”、“若或”。
用在语首,是发语词,没任何意义。
“若干”这个词,现在还在使用。
若出自北宋·司马光《赤壁之战》: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翻译:众人敬仰、倾慕他,就象水归大海一样。
1、作动词:像。
2、作动词:及;比得上。
3、作代词:你;你们;你(们)的。
4、作代词:这样的;这。
5、作连词:至于。
6、作连词:假如;如果。
7、作连词:或;或者。
8、作副词:好像;似乎。
9、作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出。
若拼音:ruò
释义:
1、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顺从:“曾孙是若。”
7、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若水[ruò shuǐ]
古水名。即今雅砻江。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时亦称若水。
2、若当[ruò dāng]
倘若。
3、奚若[xī ruò]
奚如。何如。
4、阒若[qù ruò]
亦作“閴若”。寂静貌。
5、若荪[ruò sūn]
香草名。
有多种意思: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
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
4. 约计:~干(gān )。~许。
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若(ruò)
一、动词
1、表示顺从。
示例:天子是若,明命使赋。——《诗·大雅·烝民》(天子选他做大臣,颁布王命管施政。)
2、如同,像。
示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隘和山川像飞一般地越过。)
3、表示择菜。
若,择菜也。——《说文》(若是择菜的意思。)
4、引申为选择。
示例:《晋语》秦穆公曰:“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晋国的混乱,我们可以选择二公子重耳立为国君,来解决当务之急。)
5、同,相当 。
示例:彼与彼年相若也。——韩愈《师说》(他与他年纪差不多。)
6、及,比得上。
示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齐策》(徐公比不上你的美貌。)
7、诺,应允,后作“诺”。
示例:已若必信。——《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已经答应就要讲信用。)
8、对付,处置 。
示例: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贼人已经壮大了,怎么对付呢?)
二、代词
1、如此,这样。
示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你这样的表现和所做所为,永远得不到你想要得到的东西。)
2、你 (们);你 (们)的。
示例: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三、连词
1、假如;如果。
示例: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如果回到晋国,用什么报答我?)
2、至于,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示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3、) 或;或者
示例: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能降服万人或者一个郡的人,封为万户侯。)
扩展资料
“若”的字源演变
“若”是“喏”和“诺”的本字。若,甲骨文是象形字,像高举两臂理顺长发的女子,表示女子柔顺、顺从。有的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口”构成会义,强调女子顺从应答。
造字本义:动词,女子顺从答应。篆文误将甲、金文的长发形象写成“草”。当“若”的“顺从答应”本义消失后,再加“口”另造“喏”代替;再加“言”另造“诺”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