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25 11: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3:11
聪明有能力的君主,又是残暴的君主。
对于隋炀帝,史学界长期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可以与商纣王、秦始皇相提并论。
他在14年位期间,“统一江山”、“修通运河”、“西巡张掖”、“三游江都”、“三驾辽东”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
特别是他营建东都(今洛阳)、三游江都(今扬州)、三征高丽(今朝鲜半岛),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最终引发了隋末农民起义,导致了隋王朝的寿终正寝。
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
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
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
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
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暴君,在其统治期间,同样成就了大事业,同样也有大作为。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正确全面地评价这位帝王。
郭志坤《隋炀帝大传》一书中曾评价他是个复合型的人物,其罪可彰,其功也卓。
若论其功业,则不下于秦始皇,决非“秦二世”者流所可比拟。
对于隋炀帝短短一生来说,这样的评价是比较中肯、公正的。
利用教材,我们不难发现,隋炀帝有两大功业:
一是开通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大运河的开凿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
如此浩大的工程,利在千秋万代。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
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二是开创科举制,促进了古代选官用人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
隋炀帝杨广可谓功劳盖世!他还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
开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国、开展贸易、扬我国威、畅通丝路,也乃一代有作为的国君所为。
综观隋炀帝的功与过,隋炀帝虽“暴”但大有作为。
作为现代人,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人物,以理性的思维对待人物,我们的历史和生活将会变得更加鲜活、更加充满智慧!
扩展资料:
郑振铎:“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
胡戟:“在中国从门阀贵族*向科举官僚*转化,从门阀社会向门阀后社会转化的历史关头,宇文泰、宇文邕、杨坚、杨广、李世民、武则天六人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在*改革中走得最远的是隋炀帝和武则天。
可后面这两位在历史上却是脏水被泼得最多的。”
蒙曼:“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
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
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他是个暴君。
为了征讨高句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不顾客观条件,任性妄为,把百姓和国家都拖进了灾难中,所以叫暴君……他是昏君……在这第三时期,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也不想履行什么责任了,只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所叫昏君。”
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即隋炀帝(604年—618年在位),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龙舟选美
杨广下江南时,在龙舟选有1000名美女,让她们穿上白衣,在船前拉纤。
杨广在船上观赏时,看上了“殿脚女”吴绛仙,当即纳为嫔妃。
杨广曾靠着门帘,对身边大臣说:“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