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0: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8:41
中国是华夏民族,自古以来是讲究礼仪之邦的国度,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灌输与统治。
那么华夏民族的礼仪源自什么时候,通过"华夏民族"这四个字可知中国自夏周朝代就已经出现,已经注重礼仪方面的事情。
一、作揖行礼讲究方式作揖是华夏民族礼仪中的一种,据史料记载,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的区别,作揖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这样手势面向他人做出。
不可做反,反了就是骂对方。在正式场合作中,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在国内古装影视题材中,作揖这个动作是两人见面时经常做出的一种礼节性动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古装影视中,越是朝代的久远,作揖的动作幅度越大,动作越标准。
在影视剧《三国演义》中,两人对拜作揖的镜头实在是太多了,徐庶与刘备在离别的场景中,徐庶作揖时已经躬成90度,而刘备作为回礼也是同样深躬而拜别。
这说明作揖在早期的朝代中是很神圣、庄严的一个礼节,那时的人们受孔子的儒家思想深入骨髓,忠、义、孝处在同等的地位.
在那个时代很少有小人的思想谋利,谋略都是坦荡荡的大谋而崇敬,而不是阴险狡诈的小人作利。所以儒家思想到如今也是值得大众来借鉴学习的。
还有一种说法,作揖的由来是因为凶恶的动物"年"。
在远古时候,这个非常凶残的动物一到冬天出来寻找食物的时候会伤害农户、良田,人经常被吃掉。偶然的一次,人们发现"年"惧怕火苗,于是大家在家中点起火堆已驱赶它。
等到天明后,邻居们发现都相安无事,于是纷纷作揖表示祝贺,表达一种良好的祈福。此后,便有了过完年后串门之间互相作揖的习俗。
二、古代女子德育的传教古代女子见面行礼的方式被叫作请安。请安的动作在古装影视题材中也是可以经常看见的。
请安为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身体往下蹲,口中说出"给谁请安",通常用于下对上或平辈。
在影视剧《红楼梦》中,大部分都是女性角色,不管是千金小姐之间,还是丫鬟和小姐之间的见面礼节都是请安来开始。
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思想贯穿在整个华夏民族当中,女子的礼节上是含蓄的。更不会向西方有的国家见面行亲吻礼,男女授受不亲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意识形态。
到如今,中国也没有表达见面行亲吻礼这个礼节形式。古代女子的德育一定是遵从三从四德,相夫教子。
《女儿经》是儒家专门针对女子道德教育进行编撰的文化典籍,其中蕴含丰富且颇具借鉴价值的女子德育思想。
这种德育思想一直延续到*初年,是当时*女子学校必修的女课。女子要讲究修身立德,修养指的是一个人在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通过言语举止表现出的外在形象。
它是衡量一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肉眼参考标准。比如坐要端正,走路要如履薄冰一样。出嫁后为人母更要谨慎行事,切不可与夫家争执。
对女子修养培养的方法是母亲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不断反复对女儿教育,女儿自己也特别注重自己的道德行为。
《女儿经》对女子修养的教育从为人女持续到为人妻、为人母,甚至到老死都还恪守着道德准则,不做失礼的事。
勤俭持家、不能和公婆争执,不可嫌弃婆家贫穷,要给夫家生孩子传宗接代等,这在未出嫁母亲经常教导的方面。
其实现如今的社会,对一个已婚女士的家庭形象评判就是看其是否做到勤俭持家。
节俭思想而言,虽说其提出时由于当时封建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匮乏、人们消费能力低,女子不得不做到缝缝补补的节俭行为。
但倘若物质极大丰富、消费能力急剧提高,我们是否就可以毫无顾忌的铺张浪费?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自然界的给予是有限的,自己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没人不为自己的未来着想。因此,勤劳节俭仍然是当下要提倡的优良道德。
《女儿经》虽然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思想中带有很多封建色彩,但是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还是值得借鉴学习。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事物都要辩证的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