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0: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6 10:38
文件在硬盘中存放不一定有规律,使用时间较长,经反复存入、删除文件的磁盘,文件分布更“乱”;计算机在存储文件是将文件存放在空闲的扇区中,遇到大文件,一个扇区无法写入全部内容时,可能分别存放在相隔甚远的扇区中,但计算机在将文件写入存储器时,会建立一个文件分配表,记录或改写最后一次写入的时间、文件名、文件大小、路径、存放的扇区位置等相关信息,作为磁盘记录内容的索引,在查阅时就可以将此分配表按时间、按文件名或按类型等方式显示出来,方便查找; 如果做一次磁盘整理,就可以直观的看到硬盘内各扇区的使用情况(不同颜色代表是否使用),整理时,计算机尽量将同一文件存放到相邻扇区,将零碎空间调整到后面;但这个调整也不是按固定模式顺序,比如按文件名或按时间顺序调整,如果整理前最后一个写入的文件,一部分写入了前面的扇区,整理时,可能就将该文件的其他扇区上的部分,一并调整到前面了,不过此时,文件分配表的记录内容已做了相应调整,等到该文件删除,空位又留给其他文件内容了。 可以先修改计算机日期,比如改为1901年,然后在C盘建立一个名字为1的空的EXCEL表格文件,观察该文件保存时所花时间,一般来说,C盘中系统文件都较多,且建立日期不会早于1901年,这样,该文件保存时在磁盘中的位置无论按时间、按名字、按类型、按大小排序记录,那它都应排在前面,即要插入原来已保存的大多数文件前面,这样就需要将原有的不少文件“移动位置”,起码将它们从原来位置上“剪切下来”,再重新保存一次,保存到新位置;比较一下重新保存一个稍大的文件所需要的时间,就可推测到保存该文件时,其他文件保存位置是否有改变发生,如果没有发生,那么新文件就是随机保存在磁盘中的一个空位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