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鸨鸟是一种什么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5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9:25
大鸨鸟是鹤形目鸨科的大型地栖鸟类。翅长超过400毫米。嘴短,头长、基部宽大于高。翅大而圆,第3枚初级飞羽最长。无冠羽或皱领,雄鸟在喉部两侧有刚毛状的须状羽,其上身有少量的羽瓣。
雄鸟的头、颈及前胸灰色,其余*栗棕色,密布宽阔的黑色横斑。*灰白色,颏下有细长向两侧伸出的须状纤羽。雌雄鸟的两翅覆羽均为白色,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飞翔时十分明显。
*尾羽栗棕色,先端白色,具稀疏黑色横斑;尾羽的白色部分向两侧依次扩展,最外侧尾羽几乎全为纯白色,仅具黑色端斑。
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成群一起活动。广布于欧亚*,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向东到亚洲的土耳其、蒙古、俄罗斯、中国和朝鲜半岛。
扩展资料:
栖息环境
大鸨是典型的草原鸟类。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平原、干旱草原、稀树草原和半荒漠地区,也出现于河流、湖泊沿岸和邻近的干湿草地,特别是在冬季和迁徙季节。
在中国新疆的栖息地是草原和荒漠草原,并常在农田中活动;在内蒙古和黑龙江栖息在干草原、稀树草原和半荒漠地带,常在农田附近觅食,迁徙途经乌梁素海时;
常在湖泊周围牧场和远离居民点的农田中活动。在越冬地大鸨主要栖息在人烟稀少的麦田、荒草地、开阔的河漫滩、枯水期露出水面的湖滩周围和草洲一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9:26
大鸨鸟完全过着地上生活,所以又叫“地鵏”。这个名字还是地道的,但古人错认为大鸨都是雌鸟,靠与其他鸟类配种,才能繁衍后代,竟把地鵏说成是“万鸟之妻”,硬把比作人间老妓女的鸨字加到它的头上,因它体形很大,故称它为“大鸨”。这是极不公正的,其实大鸨雄鸟的体重约6千克,雌鸟仅3千克,相关一倍,另外雄鸟喉部有胡须,雌鸟没有,所以雌雄是很容易从外表鉴别的。这种由于误会造成的千古冤案真是冤枉了大鸨。
大鸨鸟是益鸟,它除素食外,还能大量捕食为害农作物的蝗虫、象鼻虫、金龟子和鳞翅目的幼虫,为农业丰收出了大力气。不爱鸣叫是大鸨鸟的一个特点,即使是繁殖季节,也从不鸣叫,保持沉默,这种沉默寡言好像是对人们给它冤枉的无言*。但它性情温顺,并不怕人,总是走到人的跟前,好像要向人诉说冤情,伸张正义。
你可能想象不到,这沉默寡言的大鸨鸟,却长得很美丽。它的体高60-70厘米,体重3-6千克。头呈灰蓝色,上体棕色而有黄褐色或黑色的斑纹,腹部则全为白色,两只翅膀为灰白色,飞羽是黑色的。它的脚长而强健有力,善于奔跑在草原沙地。或安闲地散步,寻觅野草及各种虫类充饥。它不善于飞翔,起飞前像飞机一样,先速滑一段,迎风急跑几步,然后腾空而起,在低空中缓慢而飞春末夏初,大鸨鸟筑巢孵卵,巢很简陋,不过是在草丛中的浅窝上铺点干草即成。每窝产卵2-3个,雌雄鸟共同孵卵,孵化期30天左右。雏鸟出壳便能站立,两天后就随亲鸟行走,一个月后幼鸨鸟就离开亲鸟过独立生活。金秋来临,大鸨鸟几十只结伴而飞,从东北向南迁移到华北一带,冬季时,则集中在麦田里觅食,成为麦田除虫能手。
现在有的地方捕捉幼鸟进行人工饲养,并且总结了一套饲养经验,取得了好的成效,想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大鸨会成为一种新的家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9:26
大鸨是一种大型的陆栖鸟类。它们善于奔跑,但飞行能力也很强,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飞行鸟类之一。大鸨的雄鸟和雌鸟的体形相差十分悬殊,雄鸟体形粗壮,颈长而粗,腿粗而强,脚上有3个粗大的趾,很适于奔走。雄鸟下颏的两侧还生有细长而突出的白色羽簇,状如胡须,所以被当地牧民称为羊须鸨。雌鸟体形较小,喉侧也无胡须状物,常被称为石鸨。
大鸨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草原和半荒漠地带。由于大鸨常常成群活动,古人认为它们总是集成七十只在一起的群体,所以在描述这种鸟时,用“七十”加上鸟,就组成了“鸨”字。
大鸨的婚配属于“一夫多妻”制,雄鸟和雌鸟只是在短暂的繁殖期才生活在一起,交配之后,雄鸟就另觅新欢去了,只剩下雌鸟承担孵卵、育雏等任务,这可能也是大鸨往往使人产生没有雄鸟的错觉的一个原因吧。
大鸨的雄鸟在求偶夸耀时,首先双腿微屈,伸直颈部,嘴水平向前,身体与地面保持平行,尾羽向上抬起,并有向背部折叠的趋势,从而露出白色的尾下覆羽,表示发情。一般雄鸟露出的白色羽毛越多、越白,就越受雌鸟的青睐,在争夺配偶的竞争中也就越占有优势。雄鸟的求偶舞蹈也很有意思,喉部因急速不断的吐咽动作和呼气而膨胀成悬垂的气囊,颈下裸露的皮肤变为蓝灰色,被竖起的颈下须状羽分为左、右两条。然后将头向后仰缩向背部,颈下须状羽竖起直至眼下,尾羽向背上平展呈扇状,几乎触及头部,双翅向体后下方伸展,腕关节几乎拖至地面,大而白的覆羽向上旋转而呈扇状。同时双脚有力地
走动,并围着雌鸟开始转圈,一直持续十几秒至几分钟。这时候,被雄鸟吸引的雌鸟就会积极地用嘴啄雄鸟身上的白色羽毛,尤其是*处的白色羽毛,雄鸟则更大限度地翻转其身体,尽情地舞蹈。雌鸟也兴奋地蹲下又站起,头颈快速地上下伸缩,表现出与雄鸟共舞的愿望,或者转身逃掉,以引诱雄鸟前来追赶。
大鸨在我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相当丰富的,经常可见到数十只的大群,但近年来数量已经变得相当稀少,估计目前野外总数仅有300—400只。大鸨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有:草原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使它们丧失了适宜的栖息地;农业机械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直接威胁繁殖的雌鸟、卵和幼雏;人类各项生产活动的干扰间接影响大鸨的繁殖;草原及农田附近架设的电力线以及偷猎等等。努力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使这一珍稀濒危鸟类得以恢复和发展,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大鸨雄鸟的炫耀姿态: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4%F3%F0%B1&in=14&cl=2&cm=1&sc=0&lm=-1&pn=13&r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