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名人如何看待荣辱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0:1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08:52
孔子“君子观”与现代荣辱观的确立
远 海
(神秘的巴黎圣母院)
一个社会应当建立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以什么样的道德标准衡量一个人的行为,应当以什么样的道德标杆树立时代楷模,凝练时代精神?这样的问题,是神圣的问题;思考这样的问题,更是圣人的事业。
在春秋战国之交,奴隶制瓦解,直接导致维系奴隶制度的价值体系分崩离析,“礼崩乐坏”,社会秩序一片混乱。有圣人作,孔子以其圣哲的责任感,努力追寻民族道德标准,营建民族价值体系,虽自觉反动于潮流而势单力薄,但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些价值原则以“君子”和“小人”的形象矗立于世人之前,让人一望而知何去何从,何辱何荣。这些价值原则从语源上看,虽则采自没落的时代,然而却指导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达两千多年,而且现在仍旧发挥重要作用,诚所谓“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可见这些价值标准并非可以以时代先后、制度基础、阶级分层等等可以解释得了的,是中华民族之最一般的道德根基,是构建中华礼仪之邦的核心意识。试看: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学而)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这些“君子”、“小人”对峙,语言凝练、含义深远的语言,不仅已经融化在汉语言文字之中,而且已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元原则。然而这些标准高而又高,君子之人少之又少。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些标准律君子则可,律百姓则失之过严。
今天,时代又进入了大转折、大发展的关键时刻。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紊乱的景象一如春秋战国期间的“百家争鸣”,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价值体系受到了广泛的怀疑。衣食足而知荣辱,人民群众对于享受精神文明成果的要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作为执政者而非学者,更作为一般的民众,急需要有新的道德标准指导人们的行为,统一社会的意志。几年来,我们倡导“三好”、“五好”、“五讲四美三热爱”,倡导做“四有”新人,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全民族认同的价值标准。***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公民的道德价值体系和建设行动计划,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南。
今年*期间,胡总*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受到各界广泛重视。它们是: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这种重视似乎不是往常的跟风、应景,显而易见的是对道德价值体系的呼唤。在教育界,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课堂、进头脑”,荣辱问题已从娃娃抓起,进了学校,这是根本之举。而更进一步的是,“八荣八耻”的荣辱观还要进机关、进部队、进工厂、进农村,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要提倡以“八荣八耻”律己律人,让人们广泛知道以何为荣、以何为耻,知道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尤其是领导干部更需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把它作为熔铸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垂范,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荣辱意识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08:53
看待很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08:53
重农抑商
重文轻武
君子小人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08:54
知足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