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从国学大师词话,看治学三重境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5 18: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09:16
《人间词话》:从国学大师词话,看治学三重境界
当代著名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曾经说过,自己能够一生潜心研究古典诗词,得益于幼时阅读《人间词话》。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对《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有我与无我”也进行了深刻的讨论。
备受推崇的《人间词话》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文学批评著作,他博古通今,解读名句。他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运用独特的解读视角,将西方美学和传统文化相融合,构建以境界为核心的新型教育理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开篇就提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对境界的认识有一个从理论认识到逐渐深化的过程。
王国维出生于浙江海宁,七岁入私塾,走的是传统教育模式---—科举之路。但因受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新学”影响,遂决定奔赴上海东文学社学习哲学、文学、英文和日文。后得学社创始人罗振玉资助赴日本求学,接触到西方美学思想,尤其受德国哲学家康德、尼采、叔本华等的影响。
王国维的词话之所以受到文学大家的推崇,就是因为他首创以西方理念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粹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教育最本真的是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的能力。
他摒弃传统教育的功利目的------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倡导教育的本身是获取独立的价值,让受教育者获取完全之知识。
学习知识解惑的过程就是发展智力的过程,那么获取知识就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的磨练,这也是治学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句词的本意是描写一位孤独的妇人,日思夜盼,希望远方的游子早日回归家乡。原句描写的是心境。
而王国维的解读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也就是如果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达到志存高远的境界,那么就要慎独。
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的本意是流落异乡,漂泊在外的游子,因为思念家里的心上人,整个人都不好了,很憔悴。
王国维的新解是人的一生要有目标,并且锚定目标,矢志不渝,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求学精神。
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是辛弃疾《青玉案》中的诗句,他在元宵节这一夜,走上热闹的街头,形形色色的女子,千姿百态,却都无法入他的眼。忽然之间,他发现了自己倾慕的女子,站在有灯光的栅栏旁边。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王国维这里解释为一个成为大学问家的人,必定是经历了人生至暗的孤独时刻,也经历了锲而不舍的追求,终于达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
王国维先生用理性智慧,倡导提升精神境界,独创有特色的教育价值观体系,无愧为一代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