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欠星爷一张电影票”背后的强盗营销思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5 04: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8 11:43
有一段时间非常流行一句话叫“欠星爷一张电影票”,这句话快被网友推成网络流行语,本来这是一句非常普通的语言,但是因为欠的对象不同,而把这句话炒成了一种流行语,让人人都来参与和传递,人传人通过网络人际的二次再二次传播,“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带动了许多人的跟风,因为就是这个“欠”字无形点燃了许多人内心的共鸣,让人自发性的强迫自己加入进来,“欠”无形变成了自己的一种势必要完成的心愿,不完成貌似对不起谁或者对不起内心的那颗良知,“欠”开启了人内心情感上的感性思维,就是因为“欠”的对象的含金量非常高,触动了自己喜爱、崇敬的心情,因为对他的尊敬、崇拜所以一定要去完成,不但带热了观众去电影院购票的热情,还带热了电影票的营销。所以为何星爷的票房如此之高,跟网友的“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口语传播是分不开的,如果像星爷这样高品质的影片,用这么一句话来带动传播是情理之中,为何网友能自发的说出“欠星爷一张电影票”,这足以证明了星爷在众人心目中的极高地位和电影实力。
“欠星爷一张电影票”不是对谁都有资格说这样一句话的,平常人不可能平白无故欠谁的电影票,说这句话的同时一定是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喜爱。现在因为星爷的《美人鱼》,让网友带热了这句话,那么下一次又会用在谁的身上呢?这句话会不会被人擅加利用做营销呢?这是笔者一直比较关心的,因为我们一旦一种炒作成功的“形式”,人们看到其背后的商机后,都会模仿、推行和擅加利用,因为其背后蕴藏了绑定强迫接受的营销价值。
我们一起仔细研究一下这句话,在我们生活的日常什么情况下才能说出“欠谁一张电影票”这么一句话。不外乎这两种情况:第一,别人请你看电影,你要礼尚往来,下次就轮到你请,自然会跟对方说欠他一张电影票;第二,曾经许诺对方赠送电影票或者请他看电影,由于没有兑现,突然想起也会说这么一句话;但是这里的“欠”都是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事,都是因为自己的无意过失引起的,被“欠”的对方一定是跟自己有人际关系因素的,如果不存在人际关系,不会平白无故去说“欠”。所以这种“欠”会激发人的心理暗示,就是告诉自己答应的事,就要信守承诺,一定要去兑现,切勿敷衍了事,避免给人轻浮的印象。
平常人都不太喜欢被某人说“欠谁的”,欠了必定要还,如果不还,被人说多了,会让自己既羞愧没面子又很惭愧,一般说“欠谁”都会让人心理反感,就是暗示自己做人没到位,要去补偿。通常这句话都不会堂而皇之的说出口,我们日常说的“欠谁的”都只会在吵架的时候出现。
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谁欠谁的”,不是一种口头语言,而是一种行为语言,不会经常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因为这本来是一种充满爱心的相互帮助的行为,如果一定强调“谁欠谁的”就显得斤斤计较,正能量的事情变得负能量,严重歪曲了帮助他人的真正意义。所以一般正常人只要自己意识到“欠谁的”,根本不需要通过语言上的表述,都会自发的通过行动去偿还。
说明这个“欠”本能就带有行为上的引导,没有人喜欢“欠”别人的,这是非常普遍的共识,所以一般说“欠谁”就会无意识绑架他人的思维,作为被绑架方根本不知情,也不会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引导,因为当事人会觉得这本身就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可想而知,一旦这个“欠谁的”被说出来了,本来这种事不用说都会自己去做的事情,现在都如此高调激昂的传播,那就越刺激了群众的敏感神经,强化了要行动去做的决心,当把这句话放在电影营销上,不知不觉就会由它的心理暗示转化为实际的行为导向。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人越多,转化的价值就更大。
所以,星爷的《美人鱼》能卖出超30亿的高票房,除了其本人的号召力以外,还跟粉丝炒作的“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分不开,它在原本要做的基础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人际无限传播无限扩散,带动的影响力功不可没,因为这句话本身就蕴藏了强盗营销思维,绑架了民众“因欠要偿还”的合理合情逻辑,润物细无声。
一句“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看似很普通,但如果懂得怎么用,其背后转化的商业价值也是无可掂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