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4 09: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09:39
(1) (形声.从心,艮( 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恨,怨也.——《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唐· 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恨命(恨恨地;拼命);恨恨(气 忿的样子);恨穷发极(愤恨到极点而发怒);恨五骂六(投骰子时的叫骂声);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2) 遗憾;后悔 [regret]
臣死不恨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汉书·王嘉传》
公子恨之复返.——《史记·魏公子列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是为恨.——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又如:悔恨;怨恨;恨咤(遗憾嗟叹);;恨悔(悔恨);恨怅(遗憾惆怅)
(3) 违逆;不听从.[disobey]
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战国策》
恨:遗憾。
恨 hèn
动词义:
1、形声字。从心艮(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恨,怨也。——《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唐·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唐·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2、遗憾;后悔。
臣死不恨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汉书·王嘉传》
公子恨之复返。——《史记·魏公子列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是为恨。——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3、违逆;不听从。通“很”。
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战国策》
怨:
①怨恨。《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②埋怨;责备。《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
③怨恨。《齐桓晋文之事》:“构怨于诸侯。”
【怨谤】表示不满的*、指责。
【怨女】尚未婚配的大龄女子。
【怨望】怨恨。
恨:
①不满意;遗憾。《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伶官传序》:“此三者,吾遗恨也。”
②怨恨;仇恨。《柳毅传》:“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秋声赋》:“念谁为这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文言文中“憾”“怨”和“恨”的区别:憾,恨,怨。“憾”和“恨”是同义词,都表示遗憾。先秦一般用“憾”,汉以后多用“恨”。“怨”和“恨”不是同义词。在古书中“怨”表示仇视、怀恨,“恨”不表示仇视、仇恨。只有“怨恨”二字连用时才有仇恨意思。
“恨”在古文中的意思有:不满意,遗憾;怨恨,仇恨。
1、不满意;遗憾。
(1)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辍copy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有一次)他停下耕作走到田埂上,惆怅恼恨了很久
(2)宋代欧阳修《伶官传序》:“此三者,吾遗恨也。”这三件事,是百我的遗憾。
2、怨恨;仇恨。
(1)唐代李朝威《柳毅传》:“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然而,怨恨铭心刻骨,还有什么能愧疚的躲避?
(2)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念谁度为这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想想谁是这伤害,又为什么要怨恨那秋声呢。
扩展资料
1、憾,恨,怨辨析:
“憾”和“恨”是同义词,都表示遗憾。先秦一般用“憾”,汉以后用“恨”。
“怨”和“恨”不是同义词。在问古书中“怨”表示仇视、怀恨,“恨”不表示仇视、仇恨。只有“怨恨”二字连用时才答有仇恨意思。
2、“恨”今义:
(1)怨,仇视:怨恨。愤恨。仇恨。痛恨。
(2)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恨事。悔恨。遗恨。抱恨终天。
1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怨恨
2 此三者,吾遗恨也。 遗憾
3 生人做死别,恨恨那可论。 怨恨
4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怨恨
5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 遗恨
1 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儿子为了父亲而死,没有什么还遗憾的,请不要再说了
2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向路上的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怨恨早上阳光的暗淡
1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人 少数民族
2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湖不归? 为什么
3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为什么
4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怎么
1人民,在心里想,用嘴巴说, 想好了就自然要说出来,怎么能堵塞呢?
2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