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6 01: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8 01:15
文言虚词“以”作介词有表原因的用法,作连词时也有表因果关系的用法,辨别方法是:
一. "以"作介词时,"以"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一个介词词组(也有叫作"介词结构"或"介宾短语”。如
“而吾~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且~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意】“以”作介词时,有修饰或*作用,介宾短语后可加“而”,如~捕蛇(而)独存,~一壁之故(而)逆强秦之欢。
(二) "以"作连词
"以"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可以是词和词,词组和词组;也可以是句子和句子."以"作连词,在用法上和"而"有许多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下面仅举例说明“以”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的情况,表示原因,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或“由于”。例:
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注意】“以”做连词,没有修饰和*作用,只起关联作用,且因果配套使用,即有因必有果,可以加“所以”或“之所以”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之所以)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你所提的问题学术界并无一个简易的区分方法. 介词“以”和连词“以”的辨别:“以”作介词,它后面总要跟名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来修饰动词谓语.“以”作连词,它总要有被连接的两个部分,而这两部分中后一部分是谓词性成分 古代汉语:介词以和连词以的区别 介词“以”是由动词虚化来的.动词“以”基本义为“用”,引申可据上下文灵活译为“使用、凭借、任用、认为”等.例如: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论语·八佾) 子曰:“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公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连词“以”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及其词组,也可以连接分句.所连接的前后成分有多种意义关系. 1)手段和目的关系 “以”字前项是手段,后项是目的,可译为“来”“用来”. 例如: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五年2)原因和结果关系 有前因后果和前果后因两种情况,“以”可译为“以致”“因为”等. 例如: 象有齿以焚其身.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3)连贯关系 “以”字前后的动作行为一先一后,或者前项是后项的方式、状态. 例如: 余折以御.我折断它继续驾车.(左传·鞌之战(左传·襄公二十四年)4)并列关系 “以”字前后成分分不出先后,“以”相当于连词“而”. 例如: 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射:猜谜语.(荀子·解蔽)5)偏正关系 “以”字前项用作状语修饰后项.“以”或不译,或可译为“地”“着”等. 例如: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如果天假我年,或五年,或十年,沉潜于大《易》之中,那么我庶几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 作介词的“以”和作连词的“以”之区别 “以”字本来是一个动词,甲骨文“以”字是一个侧立的人形,在手臂下部勾勒有一个圆团,像手执物状,表示“贡纳”、“进献”之意,也表示较抽象的行为动作,相当于“用”.《说文》:“以,用也.”“以”作动词根据上下文还可灵活译为“使用、凭借、任用、认为”等.例如: ①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论语·八佾》 ②子曰:“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论语·子路》 ③公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后来,在演化过程中渐渐虚化而多充当介词、连词等使用. “以”作连词,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及其词组,也可以连接分句.所连接的前后成分有多种意义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 ④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⑤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左传·僖公五年》 4.表示因果关系,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前因后果和前果后因两种情况,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以致”.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⑤吾以捕蛇独存. ——柳宗元《捕蛇者说》 ⑥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⑦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⑧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袁枚《祭妹文》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②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以”作介词,与其后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一般充当句子的状语,有多种关系.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用)凭……身份.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 凭……身份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史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
一、because of
英 [biˈkɔz ɔv] 美 [bɪˈkɔz ʌv]
释义:因为,由于;基于
例句:The game was postponed because of rain.
因下雨,比赛延期了。
二、thanks to
英 [θæŋks tu:] 美 [θæŋks tu]
释义:幸亏, 多亏, 由于
例句:Thanks to your advice, he did the right thing.
由于你的忠告,他做对了。
三、as a result of
英 [æz ei riˈzʌlt ɔv] 美 [æz e rɪˈzʌlt ʌv]
释义:因;由于…的结果;起因
例句:Her hair started falling out as a result of radiation treatment.
由于放疗,她开始掉头发。
四、on account of
英 [ɔn əˈkaunt ɔv] 美 [ɑn əˈkaʊnt ʌv]
释义:adv.由于‘’基于
例句:The flight was postponed on account of bad weather.
因为天气恶劣,飞行延期了。
五、e to
英 [dju: tu:] 美 [ tu]
释义:由于;因为
例句:They arrived late e to a motorway hold-up.
他们因高速公路交通堵塞迟到了。
“因”的意义和用法归纳
《说文解字》:“因,就也,从口大。”会意字,以口、大取“能大者,众围而就之”之意。因的本义为“依靠”“凭借”,引申有“因袭”“沿袭”“原因”等义,均为实词,现代汉语仍沿用。“因”的虚词用法是从实词义引申而来的,先秦早期便已产生。可作介词和连词。介词“因”的用法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下来,变化不大;连词“因”随着汉语词汇逐渐复音化的趋势,渐渐被“因为”“因而”“因此”等复音词所取代,但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偶或使用。
一、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处所、方向。可译为“从”“由”等。
例:因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自邱上以视,则见其始出又见其入(《尸子·广泽》)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借助的时机、条件。可译为“乘”“趁着”“趁”“顺着”等,或仍作“因”。
例: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项如列传》)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凭借、依靠、依赖的事物或条件。可译为“凭借”“依赖”“依靠”“凭(着)”等,或仍作“因”。
例: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实施的根据、前提。可译为“根据”“依据”“按照”等,或仍作“因”。
例: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因任授官(成语)
5.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或实施某一动作行为。可译为“通过”“由”等,或仍作“因”。
例: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廉颇蔺项如列传》)
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或仍作“因”。
例: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二、连词
1.连接分句,表示顺承关系,前后两事在时间或事理上前后相继,可译为“于是”“就”“因而”等。
例: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屈原列传》)
2.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或仍作“因”。
例: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因
⑴于是,就。例:①虎因喜,计之曰。②因取刃杀之。③因屏人曰。④因拔刀斫前奏案。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⑥因谗之曰。
⑵依照,根据。例:①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④因其固然。
⑶依靠,凭借。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②吏因以巧法。③我欲因之梦吴越。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⑤伺者因此觉知。⑥因河为池。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⑧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⑷趁着,趁此。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不如因善遇之。③因击沛公于坐。④因入京师。
⑸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
⑹因为。例: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后因伐木,始见此山。③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⑺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因。
⑻沿袭。例:因遗策。
⑼继续。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关于文言文虚词“以”作连词和介词表原因
一、“以”作因果连词,相当于“因为”、“由于”。
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由于蔺相如的功劳大,封他为上卿。
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各国诸侯因为魏公子贤能,拥有许多门客,(所以)十余年时间也不敢用兵危害魏国。
特征:用在因果复句表示原因的分句中。这种句子是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以”用在说明原因的分句中,相当于“因为”、“由于”。后面的分句表示此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二、“以”作因果连词,相当于“因此”、“所以”。
1、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
秦孝公用商鞅的法制,改变了民风习俗,人民因此富足,国家因此强盛。
特征:用在因果复句表示结果的分句中。这种句子是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以”用在说明结果的分句中,相当于“因此”、“所以”。前面的分句表示产生的此结果的原因。
三、“以”作介词,引介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
1、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我却由于捕蛇这事独自活了下来。(“捕蛇”指“捕蛇的事”)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况且因为一块玉壁的缘故,违背强秦的欢心,不能这样做。
特征:作介词用的“以”,与后面的名词或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组成介宾短语(有的书称介词结构、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在动词前)或补语(在动词后,假如说“不喜以物”,“不悲以己”即是)“以”起引介作用,将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引介给后面相关的动词、形容词,表示动作、行为、状态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它不是用来连接复句中的两个分句的,它只和相邻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相关,不和其他语言单位组成因果复句。
关键是要弄清连词和介词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