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建筑环境保护?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8 01: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16:58
欧洲的建筑环境保护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
由省建设厅组织,省质监总站、南京市建委、南京市质监站等单位共六人参加的工程居住环境质量监督考察团于2005年11月8日至17日对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北欧四国进行建筑环境考察学习。虽然行程匆匆,可谓走马观花,但所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所见许多建筑既没国内的“富丽堂皇”,街道也不“车水马龙”,清新的空气、节能环保的氛围、亲切和谐的居住环境等等,这一切虽然得益于先天的造化,但更得益于后天的保护,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环保——法律约束与习惯养成并重
欧洲令人羡慕的环境,是走过曲折弯路、经历了痛苦的选择之后才实现的。实际上,欧洲是最早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地区,饱尝过重工业、重污染的严重后果。如今欧洲全面抛弃污染型行业,以科学技术为支柱,花大价钱在方方面面搞环保。
为尽可能减少产品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早在90年代初,北欧颁布实施的《环境标志》中重点对绿色建材中可能出现的对环境有害的化学成分加以*。北欧的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等国于1989年就实施了统一的北欧环境标志。丹麦为了促进绿色建材的发展,推出了“健康建材”(HMB)标准,规定所出售的建材产品在使用说明书上除了标出产品质量标准外,还必须标出健康指标;瑞典也是积极推动和发展绿色建材的北欧国家,已正式实施新的建筑法规,规定用于室内的建筑材料须实行安全标签制,如地面材料厂家自觉地在产品说明书上标出产品在4周和26周时,室内有机化合物空气浓度指导限值等。另外,铅装玻璃,即玻璃嵌入铅制金属框架而成的构件,在标准中是禁止使用的。铅是能积聚于土壤和水生物中的有毒物质,可进入植物,积聚于生物链中。
挪威、瑞典等国家还通过调整征收汽油、柴油、润滑油、化肥、杀虫剂、废弃物处置、二氧化碳排放等环境税,促进人们消费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并重视无污染能源的利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很多人家都有汽车,但他们更多的还是选择骑自行车。据介绍,丹麦有530万人口,却有1000万辆自行车。哥本哈根号称“环保之都”,城区有350多公里的自行车专用路,法规上规定不能占用,2000多辆自行车摆在150多个固定场所,供人们免费使用。
考察中,我们比较注意观察欧洲城市维护生态、注重环保的一些具体细节。城市中穿城而过的河流,河水清澈见底,河面无漂浮物,也见不到污水乱排放,河岸两边环境整治有序、绿化配套。马路上很难发现后面冒黑烟的车辆,也听不到高分贝的喇叭声等噪音。放在街边的垃圾箱上标明垃圾分类投放,市民自觉地将生活垃圾分拣后投放。大街小巷很少见到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乱丢垃圾现象。公共场所和宾馆、酒店到处贴着禁烟标志,吸烟范围受到严格的*。
节能——资源的高效利用
北欧诸国自然条件十分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也不高,人均拥有的资源比我国要多得多。但是在城市建设和公民消费中却惜资源如金,从不“大手大脚”。一些现代公共建筑的空间处理,建筑用材都是从使用宜人出发,不讲排场。我们参观了几个星级旅馆,大多为多层建筑,内部陈设却简洁高效,现代实用,外观显示古老沧桑,建筑房间内的天棚混凝土表面不粉刷,直接上涂料。厕所内毛巾架和取暖器合二为一。从大堂到客房,尺度经济适宜,显示出空间的高效率。垂直交通的电梯有些为半吨梯,而客房中基本上不设一次性用品。另一方面,尽量开发利用绿色资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一些建筑本身就设置了太阳能利用系统。太阳能吸热板与帐篷结构相结合,建筑造型摩登而有特色。从这些我们都深感他们对资源利用的经济高效。
由于北欧天气寒冷,有时夏天的气温也不过十几度,采暖是一年四季都需要的。个人住宅则普遍采用地下水采暖。从井里抽上水,经过一个加热泵,加热到约50摄氏度-60摄氏度,就既可用于采暖,又可用于热水供应。采取这种系统供热,再结合当地的气候进行*,便可达到投资少、运营费用低、保护环境的效果。在北欧地区,这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考察中我们还注意到欧洲高舒适度、低能耗建筑的外表朴实无华,但内部构造非常精致,尤其在墙体结构、门窗玻璃、采暖方式等方面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从外观上看,小区的房子多采用深色涂料和建材,这可以在白天尽量多地吸收太阳能;从方位上看,这些房子多面南背北,门窗多朝南、西方向,以让阳光更多地进入室内,而且建筑结构上多把这些门窗设计为落地门窗;在墙体建材上,主要使用了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以使建筑吸收的太阳能容易保存在墙内,不至于迅速流失,果然,虽然是冬天,摸上去外墙还是温热的,房屋就是这样白天通过窗户由太阳来加热,夜间则通过隔热材料和砖墙来加热。
此次北欧之行,使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节俭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人们不得不选择的生活方式。比较让人痛苦的时刻是洗澡,当然这也是为欧洲人的节水意识所感动的时候。有些旅馆的淋浴全都是控制水流的,按一下出几秒钟的水,须得再按才能再出水。对于我们这些使用惯了长流水、大水量的人来说,还真有些不习惯。于是,按一下,洗一下,按一下,洗一下,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水源的高度利用,怎能让人不佩服。
亲切——居住氛围的返璞归真
我们所到之处时刻能体会到一种简约克制居住环境的深层美。欧洲住宅,特别是大住宅区,也曾有过追求壮丽气派的经历。到了近几十年,在气质风格上,虽然讲究个性,但是不追求宏大华丽,提倡贴近人的尺度,自然清新的风格。在住宅建筑的造型上,越来越转向崇尚简洁朴素,尺度细腻,返璞归真。
随着城市整体绿化环境的提高,人们更多追求心理上的舒适感和近人的尺度,住宅的层数降低,密度增加。住宅区内的大绿化风光不再,这为城市中心地区空间的连续性,城市郊区居住建筑的亲切宜人提供了条件。我们所熟悉的Townhouse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式的现代化Townhouse不断地出现在欧洲各个新型的城区中。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些社区没有所谓新锐的居住理念,户型也是以100平方米为主,没有光鲜的外观造型,没有奢华的景观大道,更多的是素面朝天的社区形象和只有居住过才能体味的舒适。住宅里的每一平方米,每一处壁龛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这种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对空间起到了一种放大的效果,使人得到一种宽松,敞亮的居住体验。小区内学校、商业、娱乐、体育、交通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功能完善,成为一个完整的小社会。经济的户型和亲切的社区服务、混合居住让人们有了互相关爱的可能。
和谐——城市建设、人文历史、自然的统一
北欧之行,我们处处体会着城市建设以绿化创造宁静致远的意境。有人将绿化比作城市的绿肺,这种认识是非常深刻的。这次考察中看到了欧洲国家对绿化的关注和投入是非常大的。城市中有成片的树林,有大块的草坪,既可给市民提供休闲的场地,也改善了区域的小气候。绿化与城市水系相结合,绿树碧水,古堡廊桥,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勾勒出悠闲而宁静的画面。城市中绿化与公交有轨电车相结合的做法也十分可取,电车没有尾气污染,而轨道与绿化可以在道路*存,美观方便。城市绿化不拘一格,小块绿地配以情景雕塑、艺术雕塑和喷泉,点缀着城市的大小广场,使城市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又生机勃勃。欧洲城市绿化除皇家园林追求规整的构图、宏伟的气势,一般均不做刻意的雕琢,自然大方,也可以说是返璞归真吧。城市绿化的细部处理也十分讲究,如树池的处理十分合理,树下的植草不易成活,但铺以石块,不使泥土裸露,保持了环境的清洁。欧洲各国还非常重视国土绿化,从高速公路两旁来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山上绿树成荫,碧草似毯,看不到裸露的土地,空气清新,环境美观。如果说欧洲良好的气候、优美的环境是上帝的青睐,还不如说是欧洲各国*和国民长期重视绿化和环保的结果。
欧洲城市建设中融入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也令我们感动。大多数的欧洲城市都有悠久的历史,先人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如我们此行中的哥本哈根、奥斯陆、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公众对于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保护是十分重视的。*重视规划,制定法规,提出各种保护办法,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当然,建筑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有其新陈代谢的规律。在旧城改造中,有些古老的建筑不符合新功能的要求了,而建筑本身也没有完整保存的价值,如果将建筑拆了重建,将影响整个街区的风貌,他们采取保留传统建筑的外墙而将内部拆了重建的方法,既满足了现代的使用功能要求,又留住了街区的风貌。我们在街头就看到了用钢架固定的单片传统建筑外墙面,而里面重新建造新的内容。对于文物级的古老建筑,那是保护的重中之重,既便是断墙残壁,也是不能动它的。当我们看到现代简洁古朴的建筑形象与印证着历史记忆的古老传统建筑自由地对话,是那么协调、融洽、和谐,我们被深深打动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