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7 11: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23:12
这是一篇中途遭遇“难产”的文章,这种“难产”源自思想的贫瘠与匮乏,因为对于死亡这个命题,我的脑海中还没有比较完备系统的认识。在我们的正统教育中,客观上也存在着“死亡教育”的缺位,所以这种认识的欠缺并非我这个个案。可以说,我们大部分人一直以来对死亡还没有一个基本而完整的认识,至今还没有学会如何面对死亡。哲学家尼采说: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于是我认为很有必要把自己零碎的观念梳理一下,形成文字,用作对读者的忠告或参考,让大家意识到,在仅有一世的人生中,需要珍视的一些东西。
我曾对“人生”这一范畴发表一些看法,但是实际上“人生为什么而活”“人生应是奋斗的”这些论点并非至关重要。在我看来,唯有死亡是最重要,最需要正视的,因为只有懂得了死,才能真正懂得生。空论生命或者人生未免苍白,“人生的意义”并非一道数学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当我们要把握住生的时候,不妨从生的反面入手,从生之反面,也即死,或许能加深对于生的理解。不过我们从未体悟死,我们都还活着,好好地活着,所以我们无法准确地捕捉到死的本质,也因而无法准确地捕捉到生的本质。我一直觉得人生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理由,比如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吗……你问我有必要追问死和生吗?在我看来就是有必要。
死亡是什么
其实死亡是很熟悉的,熟悉到几乎可以随意轻视。这种轻视造就了习以为常,也确实是这样,只不过习以为常的,并非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世界上每天都有死亡,我们却没有沉浸于死亡带来的哀伤中。并非我们学会了遗忘,而是因为大多数死亡与己无关。
但是不要,请不要轻视死亡,因为毕竟对于我们来说,死亡是一个沉重而哀伤的话题,死亡不仅最终会降临到我们自己身上,而且会或早或晚降临到我们深爱的亲人朋友身上。尽管死亡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出现一次,但却是真真切切地给生命添上一个句号。这个句号,意味着永不再来的终结……
死是普遍的,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人死去。
死是自然的,生老病死,谁也无法跳出这个自然法则。
死是无限的哀伤,当亲人离去,心中的泪水会永久浸润。当自己垂垂暮年,病况沉重时,对于生也会有无尽的渴望。个别老年人或许会觉得生活太无聊太寂寞,或者疾病缠身后,牢*满腹念叨着要早点归于死神,可是生命是多么美好啊,一世辛劳,到最后苍然回首,恍如青春还曾在眼前。多少人想要回到过去,想要重新来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片尾曲就很真实地反映出热爱生命的人的内心:还想再活五百年!是啊,谁不想长寿?谁不愿永生?那些历朝历代的帝王,尽管执掌江山万里,却还是对尘世的荣华富贵依恋不舍,想要永久地活着。秦皇汉武,都是雄才大略的人物,可是都无法从死亡的梦魇里解脱,千方百计派人去东海寻求长生之法,最终也难逃“尘归尘土归土”的命运。一句话,死亡是生命的归宿。
正视死亡
人类是情感的动物,所以死亡让生命体验到最刻骨铭心的痛。但是不要害怕死亡,要绝对敬重死亡。孟子说:养生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呢?送死的人,若是舍身取义,值得无数人敬仰。把最宝贵的生命奉献出来,需要极其崇高的勇气。敬畏死亡,所以更要爱惜生命。
有哲人说过,历史其实是少数英雄的历史。是的,谁都记得武则天朱元璋皇太极,谁会记得历朝历代的劳苦大众?就像我曾比喻的,李逵江州劫法场,杀到兴起时连着百姓胡砍,那不幸被杀的百姓多冤屈,谁会记得呢!生命终归于死神的怀抱,于是思想深入到最后,往往陷入虚无的境地,那是不可取的。也没有必要只盯着崇高和伟大,平凡的精彩就足矣。可是死亡是一个伟大的神,是真正平等的主宰,谁都要屈服于他的权威下,谁都不能妄想在他的簿子上避开生死。
世界分分秒秒发生着死亡,生老病死,在自然的逻辑下是如此的合情合理,但是对于人类而言,因为感情的介入,使得生死变得弥足珍贵。人类的感性使他们珍视生命,理性屈从于感性,在神祗的领域,他们所以要心生敬畏。
但是总有一些措手不及的痛,让自己深陷绝望,让亲人深陷哀恸。我看到一些年轻人,在飞速狂飙的*中,把生命悬于鬼门关。看到那放纵耗费的生命,在不经意的时光里,逐渐吞噬自己。死神在一瞬间夺取很多生命,更有派遣疾病之神缓慢夺取很多生命,在这个过程中生命伴随着痛苦,逐渐枯竭、逐渐陨落。在生命不得不落下帷幕时,泪水对在世的人进行疗伤,在此后长远的人生中,心灵之殇也会不时发作,痛苦于逝去的人,逝去的爱。
情感是美好的东西,但它也是作祟者。正因为人类赋有情感,所以对于死,在沉痛之余,也不得不予以正视和敬畏。
与死神之约
当我们意识到人生在世的过程,就是把生命的约略三万天渐次耗费尽,最终归入死神的怀抱,那么浪漫主义的品格会把这种约定视作生命之旅。浪漫主义者在乎的是生命的过程,就像从早出发走到天黑,心中不必总想着天黑。既然结局已经注定,谁都无法避免,既然明了这个事实,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态度,端正对于死亡的态度。
我喜欢兰亭序,喜欢王羲之在其中的超然。内心知道“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事实,也了悟“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以在醉梦之间还能保持十足的清醒,对生死有着置之度外的豁达。就是说在对待死这件事上,他是深刻认识到死的本质内涵,进而正视死亡这个生命最后的既成事实,于是选择用超然豁达的态度去面对它。死亡给生命带来了终结,在这之前带来的是恐惧,同时死亡带给生命相关者以无尽的哀恸,所以我在前面就讲到要敬畏死亡,而在态度上,又要寻求达观。
既然我们都不想过早的与死神相约,而最终又不能避免与死神之约,那么在赴约的路上,我们必然要忘了赴约这回事,而尽心意于旅途的风景,也就是倾力于生活本身。我们要珍惜此在,珍惜生命,以求在觐见死神时,心中不会留下太多遗憾和悔恨。
另一方面,在高风险的社会和时代里,生命时常面临各种危险,于是我们依然要回到我最初提到的,要珍惜生命,珍爱自己。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安全意识。我们对死亡没有清醒地认识,同样的对安全意识也重视不够。我们并不会觉得生命可能在漫不经心中悄然逝去,人生的三万天应是一条延展开去的线,它不会冒然终止。不,它会的,“天灾人祸”四个字并非很遥远。即如新冠肺炎,夺取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一样,我们与生死的距离其实很近,很近。
没有什么是比生命更宝贵的资源了,也没有什么比生命健康幸福地活着更有意义的了。“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只有当生命懂得爱惜自己,懂得珍惜此在,幸福才不会遥远。只有当生命懂得正视死亡,懂得敬畏死亡,死亡才会在理性地支配下,变成一件可以坦然接受的事。至此,生死也将不再是一种心灵之困,而是一种天道寻常。
2020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