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寻本真|洗尽铅华始见金,褪去浮华归本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7 18: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16:13
【摘 要】本课在 教学设计 中,确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习活动中,应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引领并参与学生的朗读、感悟、积累等语文实践活动,充分生成教材,努力拓展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还有效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课堂;学生观;自主;实践;愉悦
有幸聆听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苏教版第十二册教材《灰椋鸟》一课,只觉得情智充盈,诗意流淌,学生发展扎实而轻松。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之前的学习,总结《灰椋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简单的语言说一下课文第一段的意思是什么?
二、设疑导读“归林时的情景”
1.当跟随作者一起迎来灰椋鸟归来的时刻时,你联想到了什么?
2.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4小节,并用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A.读一读,划出你喜欢的句子,思考喜欢这句的理由?
B.小组内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相互交流感受,小组成员认真听,并评价他读说得如何,作适当补充。
C.全班交流,读一读喜欢的句子。说说你从哪些关键词句中所读出的感受?
3.感情朗读,引导诵记。
通过指名声情并茂的朗读,再从整体把握全段。按看到的、听到的,小群活动、大部队运动的线索,引导背诵。
三、用学习“归林时情景”语段的办法,学习“归林后”的情景
自主思考—小组交流—集体回报—感情朗读。看多媒体课件,说说由“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联想到了哪些词句。此情此景,会让作者情不自禁地欢呼些什么?
四、合作表演,在创造性表述中内化课文主要内容
1.课前大家搜集了关于灰椋鸟的一些资料,拿出来交流一下。
2.学生根据教师播放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而热烈的场面,根据自己熟悉的程度和喜欢的内容,跨小组自由结合,组成小小解说团,给多媒体画面配音,看谁是最优秀的解说员。
五、灰椋鸟为什么会有如此和谐的天堂一样的乐园呢?读一读课文最一节,想一想,说一说
联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拓展:作者就是一个献身事业的大自然的保护者。播放多媒体课件《一个真实的故事》,再现本文作者徐秀娟热爱动物,为寻找一只走失的丹顶鹤而不幸牺牲的故事。
此时此刻,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呢?小组讨论、交流后在全班说说。
写一写:设计一条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并作交流,看谁是最优秀的广告设计师。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孙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确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引领并参与学生的朗读、感悟、积累等语文实践活动,充分生成教材,努力拓展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尊重主体,激发兴趣
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学到知识”。“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设计中能尊重儿童独特的生活体验,积极引导儿童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思想。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并读一读”、“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由结合成解说小组”、说图画情景时“可以是书上的语句,也可以是自创的词或句”。让学生意识学习的主体是自己,这样创造的活力就会不可遏止地在学生身上涌动,课堂上就会形成不同思想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启发想象,引导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上的秘方。”本设计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大胆而有效的想象,并启发其进行了富于创意的思考与语文实践。
A.想象灰椋鸟在归林时会怎样“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怎样诉说一天的见闻和收获?
B.由“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你联想到了怎能样的事物、情景和词句?
C.设计一条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如此种种,学生的思绪得到了放飞,创新的学习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培养,有效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课堂。
二、改变学法,注重实践
学习活动中,应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能通过“读、想、议”等方式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评议的时间,接触文本前说说想知道的问题,用学习第四小节的方法学习第五节,主动进行朗读评价,积极进行想象,自主写作公益广告并交流等等,真正体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意旨。
三、搜集信息,开放课堂
教学中,教者一方面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榜样,把从网上下载的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的多媒体课件播放给学生们欣赏,拓展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关于灰椋鸟生活习性的资料,并进行交流共享,有效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学生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四、文以载道,引领审美
“文以载道”,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本课在教学中,教者除了引导学生品读欣赏文章中优美的词句、迷人的胜境,还通过读句子与作者情感的交融与共鸣,看《一个真实的故事》触摸作者为保护环境不惜献出年轻生命的灵魂,如春风轻抚儿童幼小的心灵,唤起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共生”情愫,春风化雨般地让学生受到了美学熏陶……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夏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