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7 22:1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2:42
01孩子为何对“努力就行了”有免疫力?
“一次失败不代表什么,只要找到解决方法,去突破进步就好。”家长认为用鼓励的语言安慰孩子,会比责骂的效果好得多,事实上,这并不是绝对的。
这句话看似是宽慰,作用却不大,可能越“鼓励”越失败。努力是个宽泛的词,而孩子要提高成绩,考上好学校是实际要做的事。
当一个人遭遇瓶颈时,宽泛的鼓励效果不大。家长总说用努力激励孩子,但只是他们增添更多的负担和烦恼。
其实,“努力”这种鼓励本身没有错。有时我们想要冲破逆境,也会对自己说些鼓励的话,这个词确实是有效果的。
为何孩子对父母的“努力就行了”有免疫力呢?这大多是因为,如今的父母教育孩子,不仅要投入大笔费用,还花费许多心思。
要顾及孩子的感受,不能过分责骂,可鼓励的话语用多了,或是用得不对,孩子也会觉得不对。
02“努力型”家长常犯的错误
场景一:
小曼从6岁就开始学大提琴,妈妈希望她能把大提琴坚持学下去,以后考音乐学院。对小曼来说,虽然基础打得好,天赋也不错,可后天还是需要很坚持,才能取得成绩。
她身体瘦弱,拉大提琴很费力气,每天都要运动,才能有力气拉琴,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非常不易。
一次考级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力气拉琴导致考级失败。
父母得知结果后,宽慰了小曼:“这次考不过没关系,这又不是高考,只要下次通过就可以了”。
这种情况下家长告诉孩子“努力就行”,并不是对结果没有期待,他们只是不想孩子受到打击而一蹶不振。
他们说“只要下次考过就行”,还是对孩子的成绩有期望。
家长的鼓励并不纯粹,无形之中会给孩子增加压力。
孩子会怀疑,也许自己本来就考不过。心里的不确定性变多,加上感受到父母的压力,杂念变多,若下一次考试还是失败,受到的打击也越来越大。
场景二:
小华在奥数班的成绩被别人超过了,回到家很不开心。父母为了安抚孩子,带孩子去游乐园玩,希望他能忘掉这些不愉快。
孩子此时还沉浸在成绩中,对游玩的事也不太感兴趣。父母以为孩子忘性大,只要给他们好玩的、好吃的,就能立马开心。
孩子如果成绩优秀,就容易把考试中的错误放大,让他们马上恢复平常心,其实并不容易。
家长既要孩子成为优秀的学生,又让他们不要轻易被失败*,觉得安慰几句,就能让他们马上从失意中走出来,这是理想化的状态,实际上忽略了孩子的想法。
孩子明明对成绩很在意,父母却劝说他们不要那么在乎,这在孩子看来,是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03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鼓励才能起到该有的作用
上面两种情况,孩子之所以觉得父母说的“努力就行”没用,实质是在特定事件中,父母没有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努力”这种鼓励就变成了套话一样的存在。
其实,孩子受到挫折、感到无助的时候,不需要那种不走心的鼓励,只有直击他们内心的需求,才能真正有帮助。
一方面,孩子遇到困难,首先情绪上会受到影响,会沮丧、不开心。这时不需要对他们强调失败不要紧,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尽量让他们开心就行。
另一方面,家长害怕孩子不能从失败中走出来,会刻意地告诉他们失败不要紧。孩子情绪低落,父母也跟着不敢吭声,生怕他们不开心。
事实上,孩子不需要父母的同情,他们更需要认可,与其说“努力就好”,还不如说“你一定可以的”这样的话。
家长对孩子不能完全感同身受,这可以理解,孩子也未必理解父母养家、作为大人的辛苦。
只是,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还是要走点心,不要总用老话劝导孩子,了解孩子的核心需求,才能让孩子摆脱负面的情绪。
04父母如何解决孩子的“核心需求”?
一.教会孩子正确面对成败,接受不完美的结果
能够用天赋轻易达到目标的人永远是少数,大部分人都需要后天非常努力,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努力需要坚持,如果中途放弃或方法不当,都可能引发失误,这时候就可能面临失败的结果。
可人不是机器,总会有难以坚持的时候,也会有一时达不到的目标,这是很正常的事。成功或失败都是结果,大家都要试着去接受它。
孩子处在学习阶段,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考大学,大人常说“高考定终身”,因此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只有一次机会,不容许失败。
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孩子会害怕失败,而一旦失败,不容易再站起来。
不管是哪种考试,家长不要给孩子灌输“考试定终身”这样的想法,让孩子主动学习,为自己而努力,多给孩子关心和爱,让他们有勇气和能力承受生活给的任何一种结果。
二.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自信不可或缺
很多孩子成绩好,大家都觉得他本来就聪明,因此很受他人羡慕。实质上,“聪明”、“天赋”这类因素都是不可控制的,属于“固定性思维”。
心理学家韦克做过研究:越是被“固定性思维”*的孩子,越不能承受失败的结果。
他们习惯被大家夸奖“聪明”,一旦失败,这种人设可能会崩,他们不敢承受这样的后果。
要让孩子从这种固定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可以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让孩子觉得自己成绩好,是长期的学习坚持,还有擅长发挥自己优势作用的结果。
这样就算失败,也有重新来过的勇气,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有自信。
三.教会孩子认清情绪,接受负面情绪的合理性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开心、沮丧、嫉妒、愤怒,这些都是合理存在的。父母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情绪的作用,不要因为有嫉妒、愤怒的情绪,就讨厌自己。
最重要的是,要接受负面情绪的合理性,学会用正面情绪对抗负能量,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又懂得调节自己的人。
孩子遇到困难,不是一句简单的“努力就行”就能解决问题。父母要关心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才能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更有信心地面对这个世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2:42
(1)告诉孩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你要告诉孩子,对别人的评价大可不必在意。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2:43
每位家长中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功,盼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比如说这次高考,希望自己高考的孩子能够顺利通过,考上大学,而且是比较理想的大学。但事与愿违时,作为父母,当然有落魄感,心中不快,孩子的失败,作为孩子的父母亲不能就此恼羞成怒,奚落孩子,切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激励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有勇气再站起来,迎接第二次人生的挑战。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2:44
举例子说明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后垂头丧气才是弱者的表现。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2:44
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她分析失败的原因,少埋怨,多鼓励,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如果可以的话,就把他叫出来散散心,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眼界宽了,心就会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