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发脾气不对,讲道理又不听”,教育孩子需要记住这三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5 14: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3:19
01.
在现代 社会 ,随着公众对孩子的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育儿 知识的普及,家长也明白,对孩子大吼、发脾气是一种不对的行为
所以在孩子犯错后,他们照着书上说的,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
一开始,孩子还能耐心的待在原地,听大人们讲道理,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家长发现自己讲的道理,孩子总是左耳进右耳出,甚至跑到一边去。
这可愁坏了多数家长:打不得,讲道理又不听,那孩子要是犯了错不听话该怎么办啊?
我们要知道,教育不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而是体会的过程,只有明白了这一点,对于教育孩子,家长们就不必发愁。
02.
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疑问:刚开始还好好的,可后来为什么和孩子讲道理不管用了?
家长认为,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化孩子,就能让孩子听我的话。
但是我们不能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问题。
卢梭曾在书中写到:教育孩子三个最无用的方法:讲道理,发脾气,强行煽情。
然而,现在也恰恰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身体力行地做这三件事。
在我对他们讲出上面那句话时,他们总是表示困惑:
这样教育孩子有错吗?
教育孩子的本意没错,但是不能拿大道理来压孩子,用自己的想法去干涉孩子的思维,这样的举动,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实质性的教育,反而会让孩子难以接受。
有网友说,每逢过年串门走亲戚,自己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在酒桌上,接着醉醺醺的酒劲,拉着你,以 社会 过来人的身份跟你讲一堆大道理的长辈。
他们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的口吻,替自己做出选择。
并且,每个习惯讲大道理的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懂得比你多,你应该这样做…”
他们认为孩子是什么都不懂得,需要自己的 社会 经验和思想来进行指导。
但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即使是成年人,也并不喜欢别人说教、讲大道理。
03.
那么,教育孩子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用“行动”代替说教。
那么,又该如何去做呢?
1. 给孩子宣泄情绪的机会
有孩子的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总会无端地哭闹,没有什么原因。
有时候,孩子哭闹仅仅是他在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并非做错了事。
而在此时,家长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孩子的心情,而不是不明就里的胡乱讲一通大道理。
心理学家指出:倾诉是缓解压力最有效的办法,我们的作用,判断到底孩子需要一个建议,还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2. 不评判对错,只分析事实
为什么家长会觉得越跟孩子“讲道理”越难管?
其实是因为很多家长在发生事情后,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知道自己哪错了吗?”
虽然是问句,但是家长已经在心里认定是自己孩子做错了事,因此,孩子听了,也默认家长站到了自己对立面。
有研究指出,在与孩子沟通中,理所应当的评判对错是大忌。
孩子行为的对错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评判,而不是来自于家长的判断。
家长,只需要做到帮助孩子理清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剩下的事情,教给孩子自己。
3. 用行动代替“说教”
网上有位妈妈,在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时,妈妈给开始孩子刷牙了。
但是孩子并不配合妈妈的举动。为此两人总会争执,最后以孩子大哭,妈妈生气而结束。
有一天,妈妈拿着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娃娃,跟孩子说:“娃娃很久没刷牙了,现在他的牙都坏了,而且还疼得厉害,你能帮他刷牙吗?
孩子很爽快的答应了,在帮助娃娃之后,妈妈鼓励孩子:
“娃娃真棒,在宝宝面前表现得这么好,宝宝别提多开心了,又对孩子说,你愿不愿意好好刷牙,让妈妈开心呢“。
没想到孩子满心欢喜的答应了,从此以后两人再也没有因为刷牙而争吵。
研究证明:从讲道理到接受道理,看起来只是换了个动词的区别,但是若是能这二者之间有完美的过度,还是要看家长是如何做的。
将道理藏在生动有趣的情境里,往往比直接讲出来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并且让他亲身感受。
只有通过“言传身教”,孩子才能成长的更为优秀。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只是起到陪伴作用,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
我们能做的,就是成为孩子的光,让他们在摸索这个世界时,能够帮助他们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