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诗歌中的隐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5 14:3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3:16

    隐喻(metaphor)本来是修辞学的一个术语,就像“拟人”、“夸张”、“反讽”一样。自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尤其是由于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发表,“隐喻”由修辞学溢出,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热门词语。时至今日,随着“隐喻”研究进入语言教学、计算机理论、文学批评和其他领域,该词语所涉及到的话题热度仍在延续中。

    作为修辞学概念,隐喻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指“‘用同一个事物来表达另一个事物’,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转换”(孙毅,293 认知隐喻学---*跨域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月)。而在当代认知语言研究中,隐喻的所指被尽可能放大,并赋予了新的外延,成为“两个不同概念域(concep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关系,即从简单概念向复杂概念语义特征投射。”(刘宇红 124)

    就文学论,诗歌是语言之精华,极具艺术性;而诗歌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跨越普通词汇之所指,通过词与词的碰撞,形成不断叠加的意象,把读者引向雄浑的、妩媚的、阴暗的、绝望的,抑或,豁然开朗的境界,勾起读者对早期岁月的回顾、对现实生活的领悟,或体验到崇高抑或悲壮的情怀。

      诗歌不是散文,不直接告诉读者意在表达什么;诗人往往以词语为台阶,以意象传递隐喻,不自觉地在隐喻的源域和靶域之间设置或明或暗的可比性和相似性,加深诗歌的艺术性。不理解诗歌的这种设置,就可能会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满足于对具体意象的瞬间领悟,从而忽视词语背后的真实意图,失去在思想层面与作者对话的可能性。

      对于诗歌来讲,隐喻的源喻是意象,即表现某种形象的词语,靶域则是具有与源喻特征相似或相仿的另一个概念。 隐喻表达的内容不属于客观世界,而属于图式世界,因此如果要理解隐喻,就不应该把包含隐喻的词语与客观世界的形象绝对对应起来,而是从语言的所指出发,结合瞬间经由大脑产生的图式,在语言符号激发的意象的基础上构成新的联想。 传统语义学认为,词的意义取决于词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与客观世界一致时,其词义是“真的”,否则就不具备“真”值。然而,就隐喻的理解来看,词语与客观世界之间往往并不存在“真的”关系。比如,汉语中对两个人之间关系的断裂可以描述为“他俩现在分手了”。在“手”的理解上,没有谁会把它看做是“真的”客观世界中的手,因为,这里的“分手”属于隐喻用法,指的是由“分手”联想的另一种景象。

      为具体说明上述说法,我们现在来读一首小诗。该诗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诗的题目是《雪夜林边》(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全诗如下: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下面是江枫的译文:

          这是谁的森林我想我清楚,

          他家就在那边村里边住;

          他不会看见我在这里停下来,

          观赏白雪覆盖住他的林木。

          我的小马,一定觉得奇怪,

          在这一年最黑的一个黑夜,

          在这树林和冰冻的湖泊之间,

          停在附近不见农舍的野外。

          他抖了一抖挽具上的铃串,

          像问,是否有了差错出现。

          此外的音响,只是轻风一阵,

          和白絮般飘飘落下的雪片。

          这树林可爱,阴暗,幽深,

          但是我还有许诺的事要完成,

          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弗罗斯特诗选》第173页)

      就这首诗的阅读来讲,在完成对诗歌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自觉地打开以自然为主题的个人图式,吸收原文蕴涵的自然意象,如“woods”,“snow”,“dark”, "horse","night",并有意识地把这些意象的隐喻挖掘出来,从而模拟出诗人创作诗歌时特有体验。 初读本诗,读者会借助文本提供的符号想象出一幅冬季的晚景。它恬淡而优雅。但是,阅读到此并不应该结束。如前所述,真正的阅读必须进入诗歌的深层结构才能完成。

      在对文本符号的解读过程中,读者的大脑必须参与到对符号意义进行赋值的过程,进入深层次理解状态,并把所读符号的表层意象上升到更高的图式层面,发现“snow”,“dark”和“sleep”本质上与我们对死亡的认知相通,从而明白,这些符号实际上并不指向它们所代表的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而隐喻着死亡。再具体到诗的细节,诗里所提到的树林主人实质上隐喻着死神,而“horse”在“马”的形象之下则隐喻着诗人的自我意识。—— 在这首诗里,诗人始终骑在马上,马是他旅途中借以前进的动力,并且,诗人还将继续策马向前。由此判断,这里的马并不是马,而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断依靠的意志。

      此外,诗的第三阙中大量使用了/s/音,该音隐喻着不安和危险,因为按照西方人的理解,/s/音是蛇的声音,而蛇是魔鬼撒旦的化身。

    上面分析的这些隐喻隐含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在理解上述隐喻的基础上,读者如果能再进一步进行挖掘,就能发现本诗的主题了。本诗的主题是:以诗人在冬季的傍晚,在树林中的停顿和思考为表象,隐喻着在人生的道路上,诗人遭遇了暂时的困惑(一年中最黑暗的一个夜晚),内心产生了种种疑惑,不知道是否应该为物质世界的*停下脚步,还是应该为个人的使命继续“上下而求索”。经过一番思考,诗人最后明确了选择,即“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3:16

    隐喻(metaphor)本来是修辞学的一个术语,就像“拟人”、“夸张”、“反讽”一样。自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尤其是由于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发表,“隐喻”由修辞学溢出,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热门词语。时至今日,随着“隐喻”研究进入语言教学、计算机理论、文学批评和其他领域,该词语所涉及到的话题热度仍在延续中。

    作为修辞学概念,隐喻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指“‘用同一个事物来表达另一个事物’,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转换”(孙毅,293 认知隐喻学---*跨域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月)。而在当代认知语言研究中,隐喻的所指被尽可能放大,并赋予了新的外延,成为“两个不同概念域(concep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关系,即从简单概念向复杂概念语义特征投射。”(刘宇红 124)

    就文学论,诗歌是语言之精华,极具艺术性;而诗歌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跨越普通词汇之所指,通过词与词的碰撞,形成不断叠加的意象,把读者引向雄浑的、妩媚的、阴暗的、绝望的,抑或,豁然开朗的境界,勾起读者对早期岁月的回顾、对现实生活的领悟,或体验到崇高抑或悲壮的情怀。

      诗歌不是散文,不直接告诉读者意在表达什么;诗人往往以词语为台阶,以意象传递隐喻,不自觉地在隐喻的源域和靶域之间设置或明或暗的可比性和相似性,加深诗歌的艺术性。不理解诗歌的这种设置,就可能会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满足于对具体意象的瞬间领悟,从而忽视词语背后的真实意图,失去在思想层面与作者对话的可能性。

      对于诗歌来讲,隐喻的源喻是意象,即表现某种形象的词语,靶域则是具有与源喻特征相似或相仿的另一个概念。 隐喻表达的内容不属于客观世界,而属于图式世界,因此如果要理解隐喻,就不应该把包含隐喻的词语与客观世界的形象绝对对应起来,而是从语言的所指出发,结合瞬间经由大脑产生的图式,在语言符号激发的意象的基础上构成新的联想。 传统语义学认为,词的意义取决于词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与客观世界一致时,其词义是“真的”,否则就不具备“真”值。然而,就隐喻的理解来看,词语与客观世界之间往往并不存在“真的”关系。比如,汉语中对两个人之间关系的断裂可以描述为“他俩现在分手了”。在“手”的理解上,没有谁会把它看做是“真的”客观世界中的手,因为,这里的“分手”属于隐喻用法,指的是由“分手”联想的另一种景象。

      为具体说明上述说法,我们现在来读一首小诗。该诗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诗的题目是《雪夜林边》(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全诗如下: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下面是江枫的译文:

          这是谁的森林我想我清楚,

          他家就在那边村里边住;

          他不会看见我在这里停下来,

          观赏白雪覆盖住他的林木。

          我的小马,一定觉得奇怪,

          在这一年最黑的一个黑夜,

          在这树林和冰冻的湖泊之间,

          停在附近不见农舍的野外。

          他抖了一抖挽具上的铃串,

          像问,是否有了差错出现。

          此外的音响,只是轻风一阵,

          和白絮般飘飘落下的雪片。

          这树林可爱,阴暗,幽深,

          但是我还有许诺的事要完成,

          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弗罗斯特诗选》第173页)

      就这首诗的阅读来讲,在完成对诗歌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自觉地打开以自然为主题的个人图式,吸收原文蕴涵的自然意象,如“woods”,“snow”,“dark”, "horse","night",并有意识地把这些意象的隐喻挖掘出来,从而模拟出诗人创作诗歌时特有体验。 初读本诗,读者会借助文本提供的符号想象出一幅冬季的晚景。它恬淡而优雅。但是,阅读到此并不应该结束。如前所述,真正的阅读必须进入诗歌的深层结构才能完成。

      在对文本符号的解读过程中,读者的大脑必须参与到对符号意义进行赋值的过程,进入深层次理解状态,并把所读符号的表层意象上升到更高的图式层面,发现“snow”,“dark”和“sleep”本质上与我们对死亡的认知相通,从而明白,这些符号实际上并不指向它们所代表的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而隐喻着死亡。再具体到诗的细节,诗里所提到的树林主人实质上隐喻着死神,而“horse”在“马”的形象之下则隐喻着诗人的自我意识。—— 在这首诗里,诗人始终骑在马上,马是他旅途中借以前进的动力,并且,诗人还将继续策马向前。由此判断,这里的马并不是马,而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断依靠的意志。

      此外,诗的第三阙中大量使用了/s/音,该音隐喻着不安和危险,因为按照西方人的理解,/s/音是蛇的声音,而蛇是魔鬼撒旦的化身。

    上面分析的这些隐喻隐含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在理解上述隐喻的基础上,读者如果能再进一步进行挖掘,就能发现本诗的主题了。本诗的主题是:以诗人在冬季的傍晚,在树林中的停顿和思考为表象,隐喻着在人生的道路上,诗人遭遇了暂时的困惑(一年中最黑暗的一个夜晚),内心产生了种种疑惑,不知道是否应该为物质世界的*停下脚步,还是应该为个人的使命继续“上下而求索”。经过一番思考,诗人最后明确了选择,即“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亲肤绒与猫抓布,哪款面料做沙发好? 我需要 天津大学_高等数学(上下册)_蔡高厅,有这个的百度网盘吗? 蔡高厅讲的高数是哪版教材 自考高等数学工专如何学 2022情侣必备的经典感恩节祝福语 送给爱人的感恩节祝福语 感恩节给爱人祝福语 如何下载小升初数学试卷 请问各位朋友,有哪些好网站,上面有各地优秀的小升初的数学试卷? 民生信用卡什么合适 子宫异位和子宫内膜异位是不是一回事? 白雾村的主要建筑 cf为什么打起来有防护罩一样是什么来的。 就是打个人那个???有什么用?在那弄的? 直播修车是什么意思 清华教授发声指责小学习题,小学数学习题的意义究竟何在? 丰润的意思丰润的意思是什么 空军招飞复选体格体检结论合格乙与合格有什么区别 投诚金融可靠吗?贷款可靠吗? 吃什么都不要吃亏,玩什么都不能玩感情……这话对与否 不要轻易欺骗,玩什么也不玩感情,感情谁能玩得起呢? 梦见男友说话声音变了的预兆 伤什么别伤心玩什么别玩感情 玩什么东西都不如感情好玩吧? 通信企业营收稽核 梦见改变自己的预兆 稽查部是什么意思? 梦见声音变了的预兆 男朋友说他算是看清了,玩什么不能玩真感情,他的意思是对我付出真感情了吗? 求解释下列C语言代码是什么意思? pai健和稳定性什么有关 体检时心脏及血管说乙级杂音? 体育隐喻是什么意思 当年在川藏线上滚轮胎,一个月挣100万的那群人,后来去哪里了? 民法典规定在租赁合同中租赁期限不得超过几年 浅析隐喻的修辞功能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修辞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 桂林话老鬼公啥意思 隐喻和铺垫有什么作用 子宫底部内膜凹陷原因 广西老鬼是什么意思 雅马哈合资与进口有哪些不同? 民间说鬼丈夫是啥意思呢 雅马哈是合资厂商? 抖音直播间卖的狼牌轮胎是正品吗,如何辨别真伪? 深圳收字画李老板是谁 多肉珍妮状态什么意思 闲,原来是心灵的呼吸;忙,是心灵的死亡。 秦岭神树的李琵琶是靠什么发家的 多肉出色是什么意思 大家常说秒冲,秒冲是什么意思啊? 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