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隐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5 14: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3:16
隐喻(metaphor)本来是修辞学的一个术语,就像“拟人”、“夸张”、“反讽”一样。自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尤其是由于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发表,“隐喻”由修辞学溢出,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热门词语。时至今日,随着“隐喻”研究进入语言教学、计算机理论、文学批评和其他领域,该词语所涉及到的话题热度仍在延续中。
作为修辞学概念,隐喻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指“‘用同一个事物来表达另一个事物’,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转换”(孙毅,293 认知隐喻学---*跨域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月)。而在当代认知语言研究中,隐喻的所指被尽可能放大,并赋予了新的外延,成为“两个不同概念域(concep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关系,即从简单概念向复杂概念语义特征投射。”(刘宇红 124)
就文学论,诗歌是语言之精华,极具艺术性;而诗歌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跨越普通词汇之所指,通过词与词的碰撞,形成不断叠加的意象,把读者引向雄浑的、妩媚的、阴暗的、绝望的,抑或,豁然开朗的境界,勾起读者对早期岁月的回顾、对现实生活的领悟,或体验到崇高抑或悲壮的情怀。
诗歌不是散文,不直接告诉读者意在表达什么;诗人往往以词语为台阶,以意象传递隐喻,不自觉地在隐喻的源域和靶域之间设置或明或暗的可比性和相似性,加深诗歌的艺术性。不理解诗歌的这种设置,就可能会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满足于对具体意象的瞬间领悟,从而忽视词语背后的真实意图,失去在思想层面与作者对话的可能性。
对于诗歌来讲,隐喻的源喻是意象,即表现某种形象的词语,靶域则是具有与源喻特征相似或相仿的另一个概念。 隐喻表达的内容不属于客观世界,而属于图式世界,因此如果要理解隐喻,就不应该把包含隐喻的词语与客观世界的形象绝对对应起来,而是从语言的所指出发,结合瞬间经由大脑产生的图式,在语言符号激发的意象的基础上构成新的联想。 传统语义学认为,词的意义取决于词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与客观世界一致时,其词义是“真的”,否则就不具备“真”值。然而,就隐喻的理解来看,词语与客观世界之间往往并不存在“真的”关系。比如,汉语中对两个人之间关系的断裂可以描述为“他俩现在分手了”。在“手”的理解上,没有谁会把它看做是“真的”客观世界中的手,因为,这里的“分手”属于隐喻用法,指的是由“分手”联想的另一种景象。
为具体说明上述说法,我们现在来读一首小诗。该诗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诗的题目是《雪夜林边》(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全诗如下: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下面是江枫的译文:
这是谁的森林我想我清楚,
他家就在那边村里边住;
他不会看见我在这里停下来,
观赏白雪覆盖住他的林木。
我的小马,一定觉得奇怪,
在这一年最黑的一个黑夜,
在这树林和冰冻的湖泊之间,
停在附近不见农舍的野外。
他抖了一抖挽具上的铃串,
像问,是否有了差错出现。
此外的音响,只是轻风一阵,
和白絮般飘飘落下的雪片。
这树林可爱,阴暗,幽深,
但是我还有许诺的事要完成,
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弗罗斯特诗选》第173页)
就这首诗的阅读来讲,在完成对诗歌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自觉地打开以自然为主题的个人图式,吸收原文蕴涵的自然意象,如“woods”,“snow”,“dark”, "horse","night",并有意识地把这些意象的隐喻挖掘出来,从而模拟出诗人创作诗歌时特有体验。 初读本诗,读者会借助文本提供的符号想象出一幅冬季的晚景。它恬淡而优雅。但是,阅读到此并不应该结束。如前所述,真正的阅读必须进入诗歌的深层结构才能完成。
在对文本符号的解读过程中,读者的大脑必须参与到对符号意义进行赋值的过程,进入深层次理解状态,并把所读符号的表层意象上升到更高的图式层面,发现“snow”,“dark”和“sleep”本质上与我们对死亡的认知相通,从而明白,这些符号实际上并不指向它们所代表的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而隐喻着死亡。再具体到诗的细节,诗里所提到的树林主人实质上隐喻着死神,而“horse”在“马”的形象之下则隐喻着诗人的自我意识。—— 在这首诗里,诗人始终骑在马上,马是他旅途中借以前进的动力,并且,诗人还将继续策马向前。由此判断,这里的马并不是马,而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断依靠的意志。
此外,诗的第三阙中大量使用了/s/音,该音隐喻着不安和危险,因为按照西方人的理解,/s/音是蛇的声音,而蛇是魔鬼撒旦的化身。
上面分析的这些隐喻隐含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在理解上述隐喻的基础上,读者如果能再进一步进行挖掘,就能发现本诗的主题了。本诗的主题是:以诗人在冬季的傍晚,在树林中的停顿和思考为表象,隐喻着在人生的道路上,诗人遭遇了暂时的困惑(一年中最黑暗的一个夜晚),内心产生了种种疑惑,不知道是否应该为物质世界的*停下脚步,还是应该为个人的使命继续“上下而求索”。经过一番思考,诗人最后明确了选择,即“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3:16
隐喻(metaphor)本来是修辞学的一个术语,就像“拟人”、“夸张”、“反讽”一样。自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尤其是由于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发表,“隐喻”由修辞学溢出,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热门词语。时至今日,随着“隐喻”研究进入语言教学、计算机理论、文学批评和其他领域,该词语所涉及到的话题热度仍在延续中。
作为修辞学概念,隐喻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指“‘用同一个事物来表达另一个事物’,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转换”(孙毅,293 认知隐喻学---*跨域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月)。而在当代认知语言研究中,隐喻的所指被尽可能放大,并赋予了新的外延,成为“两个不同概念域(concep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关系,即从简单概念向复杂概念语义特征投射。”(刘宇红 124)
就文学论,诗歌是语言之精华,极具艺术性;而诗歌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跨越普通词汇之所指,通过词与词的碰撞,形成不断叠加的意象,把读者引向雄浑的、妩媚的、阴暗的、绝望的,抑或,豁然开朗的境界,勾起读者对早期岁月的回顾、对现实生活的领悟,或体验到崇高抑或悲壮的情怀。
诗歌不是散文,不直接告诉读者意在表达什么;诗人往往以词语为台阶,以意象传递隐喻,不自觉地在隐喻的源域和靶域之间设置或明或暗的可比性和相似性,加深诗歌的艺术性。不理解诗歌的这种设置,就可能会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满足于对具体意象的瞬间领悟,从而忽视词语背后的真实意图,失去在思想层面与作者对话的可能性。
对于诗歌来讲,隐喻的源喻是意象,即表现某种形象的词语,靶域则是具有与源喻特征相似或相仿的另一个概念。 隐喻表达的内容不属于客观世界,而属于图式世界,因此如果要理解隐喻,就不应该把包含隐喻的词语与客观世界的形象绝对对应起来,而是从语言的所指出发,结合瞬间经由大脑产生的图式,在语言符号激发的意象的基础上构成新的联想。 传统语义学认为,词的意义取决于词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与客观世界一致时,其词义是“真的”,否则就不具备“真”值。然而,就隐喻的理解来看,词语与客观世界之间往往并不存在“真的”关系。比如,汉语中对两个人之间关系的断裂可以描述为“他俩现在分手了”。在“手”的理解上,没有谁会把它看做是“真的”客观世界中的手,因为,这里的“分手”属于隐喻用法,指的是由“分手”联想的另一种景象。
为具体说明上述说法,我们现在来读一首小诗。该诗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诗的题目是《雪夜林边》(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全诗如下: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下面是江枫的译文:
这是谁的森林我想我清楚,
他家就在那边村里边住;
他不会看见我在这里停下来,
观赏白雪覆盖住他的林木。
我的小马,一定觉得奇怪,
在这一年最黑的一个黑夜,
在这树林和冰冻的湖泊之间,
停在附近不见农舍的野外。
他抖了一抖挽具上的铃串,
像问,是否有了差错出现。
此外的音响,只是轻风一阵,
和白絮般飘飘落下的雪片。
这树林可爱,阴暗,幽深,
但是我还有许诺的事要完成,
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
(《弗罗斯特诗选》第173页)
就这首诗的阅读来讲,在完成对诗歌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自觉地打开以自然为主题的个人图式,吸收原文蕴涵的自然意象,如“woods”,“snow”,“dark”, "horse","night",并有意识地把这些意象的隐喻挖掘出来,从而模拟出诗人创作诗歌时特有体验。 初读本诗,读者会借助文本提供的符号想象出一幅冬季的晚景。它恬淡而优雅。但是,阅读到此并不应该结束。如前所述,真正的阅读必须进入诗歌的深层结构才能完成。
在对文本符号的解读过程中,读者的大脑必须参与到对符号意义进行赋值的过程,进入深层次理解状态,并把所读符号的表层意象上升到更高的图式层面,发现“snow”,“dark”和“sleep”本质上与我们对死亡的认知相通,从而明白,这些符号实际上并不指向它们所代表的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而隐喻着死亡。再具体到诗的细节,诗里所提到的树林主人实质上隐喻着死神,而“horse”在“马”的形象之下则隐喻着诗人的自我意识。—— 在这首诗里,诗人始终骑在马上,马是他旅途中借以前进的动力,并且,诗人还将继续策马向前。由此判断,这里的马并不是马,而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断依靠的意志。
此外,诗的第三阙中大量使用了/s/音,该音隐喻着不安和危险,因为按照西方人的理解,/s/音是蛇的声音,而蛇是魔鬼撒旦的化身。
上面分析的这些隐喻隐含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在理解上述隐喻的基础上,读者如果能再进一步进行挖掘,就能发现本诗的主题了。本诗的主题是:以诗人在冬季的傍晚,在树林中的停顿和思考为表象,隐喻着在人生的道路上,诗人遭遇了暂时的困惑(一年中最黑暗的一个夜晚),内心产生了种种疑惑,不知道是否应该为物质世界的*停下脚步,还是应该为个人的使命继续“上下而求索”。经过一番思考,诗人最后明确了选择,即“临睡前还要再赶几里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