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有缘人, ' 度 ' 是什么意思 ?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7 01: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19:28
先回应及问答者 001:甚么是聚生呢?甚么是悲愿呢?有说佛教难明,看到「度」的解释,真有同感呢! 我以为「度」即「渡」,有引领之意了。你听过佛教中人说「彼岸」了。同登彼岸,即达 nirvana之意;也是佛家的目的。但凭个人之力,是远不及有佛的引领呢。「缘」是缘份,凡事说缘份,也是信佛者的口语呢! 2011-01-04 14:54:06 补充: 及看了答者 2 的说法,更觉难明! 结论是:佛教之深奥,是因为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宗教吧!但不能普及,又有甚么意思呢? 意思是留下争拗之余地,给识者茶余饭后作话题吗?
度,佛陀教我们修行六波罗蜜,不知道你是否指这六度呢? 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也就是佛法所说的「六度」。修行这六度,正好对治人性的悭贪、?犯、瞋恚、懈怠、散乱及愚痴。 六度波罗蜜以「布施」为首,可见极受重视;佛法讲慈悲,慈者与乐,悲者拔苦,而布施正是与人快乐,拔人痛苦的最有效方法。布施时,施与受双方都得到快乐,是自利又利他的无上法门。 布施感引富裕,能令去贫得福。更可以克服人性的悭贪毛病,使人一改悭贪习气,由时常想;人家能给我什么?转而时常想;我能给人家什么? 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度人困厄,无畏施度人脱离恐怖,法施指导人明理,解释疑难。 「持戒」是守戒律,防非止恶,约束自己不要行差踏错,造罪作恶。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依,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世人求长寿、财富、名誉、健康、受人恭敬。只要严持五戒,就以不杀生而爱护生命;获长寿。不偷盗而能布施;获得财富。不妄语而能诚实待人;获得名誉。不邪淫而待人有礼;获得恭敬。不饮酒及吸食有麻醉剂, *** 的食品,就能获得平安和健康。持五戒来生定可得人、天福报。 「戒是无上菩提本!」因为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有了慧证悟无上菩提。 『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涅槃后,以戒为师。』 「忍辱」能积阴德,令业障消灭,增加福报。若不能忍受,节制脾气、情绪、*,影响身心健康,一念瞋恚心起,引烦恼障门开。 简易的调心修法,能在短期内养成宽宏大量,及恕人美德,方法就是 *** 默想;一切众生与我有缘;随喜他们功德,原谅所有罪恶,只要时常静思默想,心胸气量自然宽大,待人更慈悲仁爱,态度更柔和,亦不会太多计较。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精进」努力求精纯进步。成功要靠努力,一个人松懈怠惰、好逸恶劳,只想享有成果,不耕耘而妄想收获,那有不播种而有收成呢? 精进是长期的努力,细水长流,不要以「一曝十寒」的方式。佛陀弟子二十亿耳,求道急欲证果,废寝忘餐地修行,但不如愿,便反悔要还俗,佛告诉他;修行之道,不要太着急,也不要松懈,必须恰到好处,方才容易悟道,就如琴弦,紧,会折断,弦松,音色就不美一样。 修道要精进,不屈不挠,但同时要善调饮食、睡眠、生活、起居、身体、情绪等,这样才容易悟道证果。二十亿耳听从佛陀教导,依方法修行,不松不紧、很快就证道。要成功达到理想,需配合各方面因素,条件,加以奋勇努力。 「禅定」静虑思惟。把妄念停息,惑尽情空时,真境现前,就能悟见自性。 人最易胡思乱想,意马心猿,贪瞋忧喜未得宁静。心散乱是动,动就会造业受报,以至流转生死受苦。如果不想备受众苦,就要妄心不动,要妄心不动,就得要修习禅定。 禅定能使人心力集中,定心一境,从而产生高度智慧,对治散乱之心。因为禅定是一种心智的锻?,通过这种锻?。可以消除妄念、执著、无知、分别心,与此同时有份庄严、宁静、光明、自由的境界,充满身心,令人喜悦。 佛教的义理说明;众生有生死轮回,般若波罗蜜是解脱方法。「般若」智慧,不同一般所说的聪明智慧,是如实知见一切事物本性的真智妙慧。修习般若,能证悟真理。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是六度的眼目,其他五度离开般若,如人有足而无目,很难到达彼岸的。勤修六度,生命将显得更有意义,多姿多采,充满光辉灿烂的人生。
红尘非故乡,无一安乐土,佛度有缘人,踏上归家路; 「度」是上法船,登觉岸... 朋友:最后一班船,上法船未啊!
. 苦海非海----无常故苦!! 渡舟非舟----自证而渡!! 菩萨[慈悲喜舍]作法施. 众生藉以自渡
离无明! 菩萨常在六道里(包括我们人间),当做度人的舟筏,将沉沦于苦海的六道众生,度脱到不生不死的彼岸。 . 2011-01-05 14:15:40 补充: 相关知识 : 众生
有二义
一系外相众生
另一为自性众生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自度即是渡人
故渡亦有二义 : 一者 : 脱离贪嗔痴。二者离苦得乐(登彼岸) .
渡聚生之意 是佛陀和菩萨的悲愿 让一切众生早日觉悟往生 但亦要睇你跟佛菩萨有冇呢个缘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19:28
先回应及问答者 001:甚么是聚生呢?甚么是悲愿呢?有说佛教难明,看到「度」的解释,真有同感呢! 我以为「度」即「渡」,有引领之意了。你听过佛教中人说「彼岸」了。同登彼岸,即达 nirvana之意;也是佛家的目的。但凭个人之力,是远不及有佛的引领呢。「缘」是缘份,凡事说缘份,也是信佛者的口语呢! 2011-01-04 14:54:06 补充: 及看了答者 2 的说法,更觉难明! 结论是:佛教之深奥,是因为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宗教吧!但不能普及,又有甚么意思呢? 意思是留下争拗之余地,给识者茶余饭后作话题吗?
度,佛陀教我们修行六波罗蜜,不知道你是否指这六度呢? 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也就是佛法所说的「六度」。修行这六度,正好对治人性的悭贪、?犯、瞋恚、懈怠、散乱及愚痴。 六度波罗蜜以「布施」为首,可见极受重视;佛法讲慈悲,慈者与乐,悲者拔苦,而布施正是与人快乐,拔人痛苦的最有效方法。布施时,施与受双方都得到快乐,是自利又利他的无上法门。 布施感引富裕,能令去贫得福。更可以克服人性的悭贪毛病,使人一改悭贪习气,由时常想;人家能给我什么?转而时常想;我能给人家什么? 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度人困厄,无畏施度人脱离恐怖,法施指导人明理,解释疑难。 「持戒」是守戒律,防非止恶,约束自己不要行差踏错,造罪作恶。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依,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世人求长寿、财富、名誉、健康、受人恭敬。只要严持五戒,就以不杀生而爱护生命;获长寿。不偷盗而能布施;获得财富。不妄语而能诚实待人;获得名誉。不邪淫而待人有礼;获得恭敬。不饮酒及吸食有麻醉剂, *** 的食品,就能获得平安和健康。持五戒来生定可得人、天福报。 「戒是无上菩提本!」因为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有了慧证悟无上菩提。 『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涅槃后,以戒为师。』 「忍辱」能积阴德,令业障消灭,增加福报。若不能忍受,节制脾气、情绪、*,影响身心健康,一念瞋恚心起,引烦恼障门开。 简易的调心修法,能在短期内养成宽宏大量,及恕人美德,方法就是 *** 默想;一切众生与我有缘;随喜他们功德,原谅所有罪恶,只要时常静思默想,心胸气量自然宽大,待人更慈悲仁爱,态度更柔和,亦不会太多计较。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精进」努力求精纯进步。成功要靠努力,一个人松懈怠惰、好逸恶劳,只想享有成果,不耕耘而妄想收获,那有不播种而有收成呢? 精进是长期的努力,细水长流,不要以「一曝十寒」的方式。佛陀弟子二十亿耳,求道急欲证果,废寝忘餐地修行,但不如愿,便反悔要还俗,佛告诉他;修行之道,不要太着急,也不要松懈,必须恰到好处,方才容易悟道,就如琴弦,紧,会折断,弦松,音色就不美一样。 修道要精进,不屈不挠,但同时要善调饮食、睡眠、生活、起居、身体、情绪等,这样才容易悟道证果。二十亿耳听从佛陀教导,依方法修行,不松不紧、很快就证道。要成功达到理想,需配合各方面因素,条件,加以奋勇努力。 「禅定」静虑思惟。把妄念停息,惑尽情空时,真境现前,就能悟见自性。 人最易胡思乱想,意马心猿,贪瞋忧喜未得宁静。心散乱是动,动就会造业受报,以至流转生死受苦。如果不想备受众苦,就要妄心不动,要妄心不动,就得要修习禅定。 禅定能使人心力集中,定心一境,从而产生高度智慧,对治散乱之心。因为禅定是一种心智的锻?,通过这种锻?。可以消除妄念、执著、无知、分别心,与此同时有份庄严、宁静、光明、自由的境界,充满身心,令人喜悦。 佛教的义理说明;众生有生死轮回,般若波罗蜜是解脱方法。「般若」智慧,不同一般所说的聪明智慧,是如实知见一切事物本性的真智妙慧。修习般若,能证悟真理。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是六度的眼目,其他五度离开般若,如人有足而无目,很难到达彼岸的。勤修六度,生命将显得更有意义,多姿多采,充满光辉灿烂的人生。
红尘非故乡,无一安乐土,佛度有缘人,踏上归家路; 「度」是上法船,登觉岸... 朋友:最后一班船,上法船未啊!
. 苦海非海----无常故苦!! 渡舟非舟----自证而渡!! 菩萨[慈悲喜舍]作法施. 众生藉以自渡
离无明! 菩萨常在六道里(包括我们人间),当做度人的舟筏,将沉沦于苦海的六道众生,度脱到不生不死的彼岸。 . 2011-01-05 14:15:40 补充: 相关知识 : 众生
有二义
一系外相众生
另一为自性众生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自度即是渡人
故渡亦有二义 : 一者 : 脱离贪嗔痴。二者离苦得乐(登彼岸) .
渡聚生之意 是佛陀和菩萨的悲愿 让一切众生早日觉悟往生 但亦要睇你跟佛菩萨有冇呢个缘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