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中“鲶鱼效应”的教学原理】鲶鱼效应包含了怎样的管理原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5 16: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4:53
什么是鲶鱼效应呢?鲶鱼效应是手段或措施,用来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激励效应,是激活员工队伍的方法之一,属于管理学范畴。
鲶鱼,一种生性好动的鱼类,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别的地方。然而自从有渔夫将它用作保证长途运输沙丁鱼成活的工具后,鲶鱼的作用便日益受到重视。 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即使面临危险往往也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地安逸于现有的日子。 渔夫就聪明地运用鲶鱼好动的作用来保证沙丁鱼能够活着。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在这个过程中,渔夫也获得了最大的利益。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为什么能够把“鲶鱼效应”纳入到教学理论中呢?实际上,它与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教学方*等理论都有很多契合之处。它在管理学中体现出来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与教育学主客体的关系非常接近。此外,它也是在利用心理个性差异来产生积极结果的,这与教育心理学上所说的因材施教大同小异。可见,用教育理论来支撑它是完全可以的。
“鲶鱼效应”是素质教育过程中经常不自觉在起巨大作用的一种竞争意识。国家教委在1997年就提出要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的教育方针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以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反映在我们语文学科的建设,则可以看得出语文学科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并不能完全贯彻这一方针。究其原因,一方面原因是教师对教材、学情的把握不好,更多的原因还是学生主体享乐、安逸,特别是多媒体信息平台在百姓生活中已经完全建立起来,学生几乎可以在语文课还没讲时,就已经将教材所能涉猎的知识了解了,甚至于他们所了解的教材外延要比我们语文教师了解的多得多,这样,一节两节课之后,自然乏味了。因此,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要想促进学生各方面的主动发展,没有“鲶鱼效应”的帮助是不行的。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教育的主导者,要改变教育思想,“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论是文学名著的阅读,还是对前沿性文学现象的把握,我们只要是发现学生在某个方面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时,就可以引导他们把这种见解分享给大家,但很多教师把这种情况给扼杀了。实际上,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关注过这种现象,他认为表达的冲动是人类,特别是心智不成熟的少年儿童最本能的冲动之一,教师阻止或漠视学生的这种冲动,势必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抵触或漠然的顺从。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小学、初中教育已经在很大程度遏制了这种本能冲动,他们从一个字只有这么一个读音,到一篇文章只有这么一个中心思想开始,慢慢的习惯了语文课的原始教学模式。于是到了高中阶段,他们早已习以为常了。那么,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扭曲心理,恢复学生的这种人类最本能的冲动,“鲶鱼效应”则是适时必须出现的了。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一个很明确的课题:“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杜威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而这些,也完全表明“鲶鱼效应”是有着完全意义的教育学基础的。
“杜威归纳了教育教学的五个步骤: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和应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解决问题,并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其他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课堂、书本都成了学生自我创造,主动探索,直接获取知识的参照物;教师成了助手,不再把他认为是重要的知识强制地灌输给学生,因此可以少教”。这简直就是“鲶鱼效应”的教育学解说了。“渔夫”让“鱼儿”活下来,并不是自己在不停的做着什么,而是让另一些鱼儿在自觉的起作用,最后达到他的目的的。很多成功的老教师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让学生自主的、自发的、自由的去理解语文,老师再做适时、适量、适当的点拨。才是语文课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把握好“鲶鱼”和“沙丁鱼”的心理,是使“池塘”活起来的关键。这种把握实际上就是如何运用好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这种参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也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采取与之适合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这里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主要指的是学生心理的个性差异,“鲶鱼”的心理与“沙丁鱼”的不同,一个喜动不喜静,一个喜静不喜动,本来这并没有什么,但是这种不同的心理却决定了他们的各自命运——沙丁鱼的静极不思动,会使其窒息死亡。同样的,学生的过于内向、不善言谈等方面也会导致他们最终不能很好的与社会融合,不能很主动的适应社会。所以应对无法激发出文学性特质的学生加大力度,让他们在语文课上张开嘴,已达到激发他们语言性特质的目的,学以致用。
从我国现在的教育模式看,小学、初中的教育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一个就是打压学生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心理,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可实际上,这种“素质教育”是违背学生自身发展意愿的,是教师素质在学生身上(特别是在小学生身上)的投影,真正的“素质”应该是“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先天生理特点”。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必然导致他们的素质也不相同,中小学教师的所谓“素质教育”的强制改变,让学生们从小就茫然无所适从,到了高中,也就出现了一些心理畸形,比如,性格内向的一言不发,性格外向的口无遮拦,性格多变的喜怒无常,性格古怪的甚至心理阴暗,这些性格主使着学生的思想,因此在高中阶段,随着学生心理的成熟,而渐渐内敛,就会明显的呈现出“喜静不喜动”的特点。
为此,我们要知道我们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是一群心理扭曲的学生了,只有在适合的条件下,让一些学生做“鲶鱼”,让他们把压在内心许多年的想法和盘托出,首先激发出某些学生的鲶鱼特质,让他们感到“鲶鱼”是发展自我的一个载体,给班级里其他学生以心理暗示和刺激,再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才可以让学生们从心理上得到改正,最终改变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