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5:48
<p>历法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方法。</p> <p>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阳历亦即太阳历,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现时国际通用的公历(西历)即为太阳历的一种,亦简称为阳历;阴历亦称月亮历,或称太阴历,其历月是一个朔望月,历年为12个朔望月,其大月30天,小月29天,*历即为阴历的一种;阴阳历的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历月为朔望月,因为12个朔望月与回归年相差太大,所以阴阳历中设置闰月,所以这种历法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中国的农历就是阴阳历的一种。</p> <p>历法中包含的其他时间元素(单位)尚有:</p> 节气世纪年代<p> </p> <p> </p> <p>中国传统历法,是中国各地仍然使用的各种历法,汉族地区使用的农历又称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阳定年周期。以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为每月的开始,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可能为30日或29日,12个月为一年。将太阳年划分为24个节气,第1、3、……23等奇数为“节”,第2、4、……24为“气”,或“中气”。由于太阳年周期和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不一致,约隔每两至三年增加一个月,没有中气的月后面,如2004年夏历二月后的一个月只有一个节“清明”,没有气,所以设为闰月,是为闰二月。每年的闰月位置都不固定。</p> <p> </p> <p>干支历也是一种中国传统历法。农历以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而干支历则以立春为一年之始。农历以新月出现那天为一月之始,而干支历则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十二节气为一月之始。</p> <p> </p> <p> </p> <p> </p> <p>农历又称夏历,是现今依旧广泛使用的中国传统历法,在古代一般称“黄历”或“皇历”,近代以来又称为夏历、阴历、旧历等[1]。事实上,夏历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历;夏历也不是农历(真正指导农时的应为二十四节气);夏历亦不是旧历,而是现今依然广泛使用的历法,因此很多人主张为夏历正名。</p> <p>夏历是一种阴阳历,而不是太阴历,夏历的月是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的,而夏历的岁是以回归年为基准确定的。当前,夏历是依据既定的规则,完全依照天文数据计算得来的,因此夏历本质上也是一种天文历。</p> <p>中国现存最早的历书是《夏小正》,以后历法不断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制定太初历时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历法规则,之后又经历过多次修改。目前,中国、韩国与朝鲜使用的农历的版本并不一致,因此中国农历日期和韩国农历日期也不完全一致(例如2012年中国闰四月而韩国闰三月,端午节亦相差一天)。日本古时使用中国历法,从1685年开始自行编制历法,一直到明治五年(1872年),次年废除天保历,改用欧洲的格里历(即现行公历)。</p> <p>在中国汉族以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台湾、朝鲜、韩国、越南以及海外华人社区,夏历广泛应用于生日标记、各种民俗活动等方面。夏历节日,比如“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的节庆活动,通常被视为中华文化的象征。</p> <p>夏历和格里历(现行公历)、*历一样,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历法之一。相对于欧洲的格里历和西亚的*教历而言,夏历几乎没有任何宗教或统治者个人意志干涉的成分,是完全中立的历法</p> <p> </p> <p> </p> <p> </p> <p>中国的藏族有自己的藏历,基本和夏历一致,只是干支纪年天干用阴阳金水木火土,地支直接用生肖,所以2004年是藏历阳木猴年。纪月和中国农历不一致的地方是以望日,即月圆之日固定在每月15日,月初不一定是朔日,而且一个月乙太阴日定日子,必须每个月30天,所以和太阳日有区别,中间会有缺日或重日,如某月没有初二或有两天都是14日等,和中国农历可能相差一两天,闰月的设置也不一致,所以藏历新年有时和夏历重合,有时差一天或差一月。</p> <p> </p> <p>中国的傣族有自己的历法,基本和夏历相似,但以公元639年春分开始纪年,每年第一个月为六月,相当农历三月,闰月固定在九月(即每年的第四月后),也采用干支纪年、生肖和节气,傣历一月为立冬月,但新年定为清明后第7天,即为“泼水节”,庆祝活动持续达3-5天。</p> <p> </p> <p>中国其他民族有自己的节日,如苗族四月八,壮族三月三,白族三月街等,都是以夏历为依据。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盂兰盆节、中秋节等都是以夏历为依据。</p> <p>以前朝鲜、日本、越南都使用夏历,在进入现代逐渐都改为世界使用较为广泛的西历,但许多民间节日都依照夏历推算,尤其是占卜算命,在上述各国仍然使用夏历。</p> <p> </p> <p>中国古代历法的种类</p> <p> </p> <p> 有名称可考的包括已颁行的和未颁行的中国古代历法,据汪曰桢《历代长术考》、朱文鑫《历法通志》、毋茍先生《中国历法制度沿革史》三*载,有115种。</p> <p> </p> <p> </p> <p>1黄帝历31正光历61正元历 91知微历2颛顼历32兴和历62观象历 92乙未元历3夏历33大同历63宣明历 93五星再聚历4殷历34九宫行答历64崇元历 94会元历5周历35七曜律历65万分历 95统天历6鲁历36天保历66永昌历 96开禧历7历术甲子历37北周历67正象历 97西征戊午元历8太初历38灵宪历68调元历 98淳祐历9三统历39天和历69中正历 99会天历10四分历40刘孝孙历70齐政历 100万元历11七曜术41甲寅元历71明元历 101成天历12乾象历42孟宾历72钦天历 102本天历13黄初历43大象历 73应天历 103授时历14太和历 44开皇历 74乾元历 104宝鉴历15景初历45七曜新术 75至道历 105回回历16泰始历46张胄玄历 76辽大明历 106大统历17刘智历 47皇极历 77仪天历107圣寿万年历18乾度历48大业历 78乾兴历108黄钟历19通历49戊寅元历 79崇天历 109西域历20永和历50符天历 80明天历110新法历21三纪甲子历51麟德历 81奉元历111晓庵历22玄始历52经纬历 82十二气历112顺治历23永初历 53光宅历 83观天历113时宪历24三宣元历54神龙历 84占天历114癸卯元历25既往七曜历55九执历 85纪元历115天历26元嘉历56大衍历 86大明历 27建元历57千岁历 87大明历 28大明历58七曜历 88统元历 29景明历59至德历 89乾道历 30神龟历60五纪历 90淳熙历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