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2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6:31
两种格式削减的频点不好验证,是要靠试验,或者拿到编码技术*才能得知。先从技术角度浅显的解释一下,压缩的码率与衰减频点并不是直接关联的,尽管低码率的的确会失去一部分高频和低频,其滤波器是在各个频段中筛选滤波的,10KHZ以上的频率听域虽然还有10KHZ的空间,但按人耳主管听感对频率的敏感度以倍频程计的话,实际上10KHZ以上的倍频程没有多少,都是很高的音了,所以很宽的一大段高频会被看做是一个小频段,稍微滤波事实上已经大卸八块了,也就比较容易听出来了。各种有损压缩都是在有限的码率的情况下尽量保证人耳主观听感上最敏感的部分,其方法通常是将临近的取值也相近的量化信息合并或者将不敏感的过于细微的变化抖动丢弃,高频的损失通常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损失掉的,因为我们在有损压缩的时候,是可以调整采样率的,用44.1KHz的采样率就不会主动的对高频段进行全面衰减,事实上是在合并和丢弃采样值的过程中,将过高频率的震荡合并导致频率丢失的,梳装滤波器当然也是起了作用的,低码率的罐子声就是那玩意弄出来的,碎片声是样值简单化后失去自然线性所导致的失真和噪声,类似于无数个未爆音的小削波。从实际角度出发,也就是看实用性。当码率大于192KPS的情况下, MP3与WMA的音质并无太大区别,可能WMA稍占优,但很难察觉,不只是人的耳力问题,与设备的品质关系也很大,尤其是回放设备,即音箱或耳机(当然其功率放大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发声单元的品质)。但码率在160KPS以下时,WMA明显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码率越低,优势越明显。同体积的文件,WMA的音质远远高于MP3。大家看看Windows操作系统自从*了WMP以后,里面会内置几首样品音乐,XP里的两首都是64KPS的,的确音质不太好,但凑合能听,尤其用普通音箱听上去和高音质的没有太大区别,但如果同样的源文件,压缩成MP3的64KPS,那就惨不忍听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为止我见过的最屌的有损压缩也是以MP3“冠名”的,那就是MP3 Pro !作者是谁记不住了,小时候用过一个那个家伙做的特烂的播放器,能转码。那东西神了!以极低的码率做到正常码率的音质,比如32KPS的MP3 Pro,大概相当于128KPS的MP3,而且音质跟MP3一模一样,32KPS下的毛病跟普通128KPSMP3的毛病也一样!但用普通播放器播放MP3 Pro的时候,32KPS MP3 Pro和普通32KPS MP3是一样的音质。这个东西的音质虽然是不如WMA,和MP3一样,但从实际角度出发,有损压缩追求的就是音质/体积,那么MP3 Pro绝对是有损压缩之王!只可惜该技术标准没能成为主流,倒是给了WMA机会。我自从用过WMP 7以后,就一直用WMA欣赏音乐了。因为方便,CD插进去,播放器编出来。紧接着动态码率,无损压缩,全来了,更没有理由不用WMA了,连APE和FLAC都抛弃了……MS太霸道!我为逝去的MP3 Pro感到惋惜,在那段各种编码百家争鸣的年代,最强者竟然落到这个下场,和YAMAHA啥的那些个破格式一样沉沦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6:31
常见的标准wav文件,各项指标等同于标准音频CD(CDDA,44.1kHz/16bit,1411kbps,双声道线性PCM音轨),其回放品质等同于CD,是一种无损无压缩的文件。由于wav体积庞大,所以出现了后来的无损有压缩格式文件,如ape,flac,wavpack,tak等等,其原理近似于将普通文件压缩成rar文件。由于是无损压缩,回放品质也等同于源文件。通过反转回wav再进行频谱比较可以得出无损压缩格式是真正“无损”的。不过有损压损的压缩率一般在50%左右,体积还是太大,所以还有有损压缩格式,常见的mp3,wma,ogg等均属于此列。有损格式之间的互转是存在音质损伤的,无损转有损也是如此。而有损转无损在音质上一般没有影响,不会改善也不会损伤。要论音质,无损必然是最好的。各种无损格式之间,仅仅存在压缩率,编解码难度,容错率等差异。而有损格式之间音质差异是存在的。至于lz说的低频弱的问题,一般现在转码mp3用的都是lame,这种编码器是根据人类听音的生理,心理特点编写的,实际转码品质,特别是高码率文件还是比较优异的。ipod系列音色较为平淡,对于低频的量感自然不会很足。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6:32
2个都是基于人耳的掩蔽效应压缩的,并不是看这个压缩频率就能看的出的,高频被去掉也是其中1个因素,MP3的压缩特点是强化人耳敏感部分,削弱或者减少不灵敏的部分,而WMA是高低2头压缩,不压的地方当然和无损没区别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6:32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响范围在20HZ至20KHZ,MP3在压缩过程中电脑将人耳听觉范围以外的数据删除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也就是说好的MP3用耳听和CD的差别不是很大,但是通过功放等音响设备将音频数据放大多少倍以后就能感觉出不一样来了,在加上很多MP3为了达到最佳空间的节省以至于将音频信号过多的衰减,听着感觉很空,严重的还会造成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