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2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1:17
重要他人一词首先于1953年美国学者米德(Mead,G.H.)在《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中暗示,后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Mills,C.W.)对其加以发展,并首先明确提出概念。它是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人格形成以及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对自己具有重要影响的人。“重要他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长辈,或者是兄弟姐妹,也可能是我们的老师,抑或萍水相逢的路人。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会受四个重要他人的影响,他们分别是幼年时期的父母、童年时期的老师、少年时期的同伴以及成年时期的恋人。
每个人的生命中一定会遇到几个重要他人,回想起人生每一个关键的转角,都少不了重要他人的存在。他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或许扮演着导师的角色,也或许是一个领路人,总而言之,他们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或许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重要他人之所以会对你的人生产生影响。一方面是因为你在乎重要他人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们的言行可能会改变你的想法和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要他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1:17
心理学中的“讨好型人格”,真的是无药可救吗?各位,要解决这个问题,咱首先得来解释一下,啥叫讨好型人格。在小编看来,所谓讨好型人格,不过是一个自我否定的伪概念。在生活中有些人会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为别人“添麻烦”,在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时总会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别人的帮助与恩惠。
这样的人,如果大吵一架,无论对错都会在事后反思自己,是不是我的话太重了?是不是我会错意了?是不是我太较真了?没错,主语永远是自己,永远认为是自己做的不足够好。但是,讨好型人格真的是病,需要治愈么?当我们以“讨好型人格”的标签来注解自己的时候,我们首先开始反思这是不是不对的,甚至考虑这是不是一种“病态”,开始寻医问药寻求解决之道,看了那么多鸡汤,买本《心理学原理》想从根本“治愈”自己这令自己讨厌的人格。
可这,难道不是对别人的另一种讨好吗,因为别人说我这样是错的,我就要赶紧改改。可我,为什么不能坚持一下自己呢?难道,我真的错了吗?大家都错了吗?事实上,在心理学中,根本没有“讨好型人格”这样一个概念。这是一个生造出来的概念。有些时候我们讨好别人,获得和谐的关系,是发自内心的想要这样,因为我们需要来自他人的支持,需要他人的喜爱,需要融入一个群体之中,那就去“讨好”。
各位,或许有时候,我们渴望表达,想要诉说,无论有没有听众,能不能获得赞同,对山、对水、对情怀畅言,只要我们喜欢我们就无所顾忌,那就去“讨厌”。无论你是“讨好型人格”亦或是“讨厌型人格”,只要没有伤害到别人并且能从中获得快乐,都是值得被夸赞和推崇的。综上所述,心理学中压根就没有“讨好型人格”这么一说,自然也就谈不上是否无药可救这么一说了。或者说,这样的人压根就不需要治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1:18
没有说是谁提出的,没人能确定。“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意思是在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过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1:19
我觉得讨好型人格并不是非要治愈的。在没有伤害到他人的情况下,都可以保持,因为在这个社会中,总有某个时候需要"讨好"别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1:19
不是,确实是很改变,因为讨好型人格大多是从小时候就形成了,伴随自己的成长,这种人格需要慢慢改变,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原则,从身边人做起。